新闻中心
信息管理系组织学习《学生工作干部必读》
作者:胡艳 发布:2006-03-23 阅览:

信息管理系组织学习《学生工作干部必读》 增强抓好学风建设的自觉性

 

321日上午,信息管理系组织全体辅导员学习《学生工作干部必读》(以下简称《必读》)。大家一致认识到,随着学院建设的发展,学生工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继学院《管理制度选编》后,去年8月学生处又编篡了《必读》。它和《学生手册》一样,是我院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和依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平,努力使我系学生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会上严泽荣副主任就贯彻《必读》抓好学风建设为题,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读》和《学生手册》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和制度保证;二是坚持“四个结合”努力使学风建设有新的面貌。

严泽荣副主任首先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必读》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归纳为六个方面,这就是《必读》把思想工作进行细化;把日常工作进行程序化;把特殊情况处理作了规范化;把各项业务工作条理化;为适应学院发展对校外居住的学生走读作了新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岗位职责。

严主任还就贯彻《必读》和《学生手册》,努力抓好学风建设讲了“四个结合”。这就是,思想工作和执行规章有效结合;培养目标与生源状况有效结合;硬环境与软环境有效结合;课堂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他指出搞好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在思想工作中积极宣传规章制度,在执行规章时以思想工作先行,把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对此在《必读》中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对每个不同阶段的思想工作提出了要求。在坚持培养目标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同阶段的生源情况。从根本上说,不能把成绩差些的同学当成“差生”来看待,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硬环境与软环境的有效结合,也可以看作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效结合。硬环境即物质因素,软环境即精神因素。硬环境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软环境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播种的是一个快乐的人文环境,那你收获的就是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反之,如果你播种的是个消极的人文环境,那你收获的同样是一个消极的学习环境。软环境和我们辅导员的关系,就好比是气候与树木的关系。气候风调雨顺,则树木长得根深叶茂,树木长得根深叶茂,则气候会更加适合其生长,由此进入良性循环。我们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好,往往会滋生一些不良习惯,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软环境建设项目。要把学风建设好,辅导员就要认真对待和学生的关系。有时能听到有的学生说,是为了辅导员来上课,这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课堂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课堂文化是指附于课堂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它主要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以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为内容。课堂文化的特点是“易感染”性,一个不学习,会影响到一群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其实也是课堂文化在心理学、生理学、生态学中的反映。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少数同学的不良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大家对《学生工作干部必读》和严泽荣副主任的讲话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学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风建设与学生工作干部密不可分。大家决心认真贯彻《必读》和《学生手册》,以主人翁姿态,甘当配角为建设优良学风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