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5日,民用航空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沿习总书记足迹,感新时代风气”大学生红色传承暨徐州城市发展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一马当先” 马庄村村委会
8月1日上午,院团委书记黄晓帆,民用航空系党支部书记虞骏卿,民航系团总支书记陈瑶以及辅导员陈瑶瑶、顾轩宇和实践小分队全体队员前往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村委会,走进村史馆与香包文化大院,领略当地风土人情,感悟香包文化遗产。队员们走进马庄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感悟新时代风气。马庄村村委会的大门横挂“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红色横幅。在村委会的广场中央,入党誓词和随风飘扬的国旗、党旗映入队员们的眼帘。
马庄文化礼堂村史馆共分“党建引领,筑强堡垒”、“文化立村,乡风文明”、“民兵建设,巩固发展”、“旅游富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荣誉荟萃,鞭策发展”这六个版图,记录了马庄村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民俗文化村”等的光辉历史。
队员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庄村的视察情景和重要讲话精神,了解了马庄村历史变迁、党建工作、民俗文化、“三治合一”治理体系等情况,深切感受了“一马当先的勇气,跃马扬鞭的速度,马不停蹄的毅力,马到成功的效率”的马庄精神。
接着,队员们来到期待已久的马庄香包文化大院,领略香包制作的精美工艺,近距离感悟香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进门,小组成员就被一股浓郁芬芳的药香味所吸引了,马庄的奶奶和阿姨们正在现场缝制香包。香包的样式精美、香味宜人,还有提神醒脑、驱蚊防虫的功效,尤其是王秀英奶奶设计的“棒针香包”,深受人们的喜爱。大家跃跃欲试,亲身体验“非遗”项目的精妙工艺,拿起针线一板一眼地跟随身旁的阿姨学起了香包的制作。剪裁、填充、缝制,亲手制作的香包虽然针脚略显笨拙,但却意义非凡。
第二站:寻访淮塔红色足迹,弘扬淮海战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缅怀先烈是为了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民航系实践小分队来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进行实地调研。
8月2日,实践小分队来到淮海战役纪念塔,通过阅读塔上碑文,实践小分队了解了淮海战役概况,对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肃然起敬。随后,实践小分队又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纪念馆从“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四部分介绍展示了淮海战役主要过程和制胜秘诀。正如陈毅将军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群众,有效实现了军民双拥。人民团结作战,才是战役胜利的关键。通过参观了解淮海战役中的种种事迹,实践小分队深入了解学习了淮海战役革命精神,对团结一心的军民们产生了深深的敬佩。通过本次寻访淮塔红色足迹,小分队深入学习并了解了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社会实践小分队也将继续弘扬淮海战役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第三站:志愿服务,温暖社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将志愿服务融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全过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民航系实践小分队在徐州市贾汪区老矿街道广场社区进行为期5天的志愿服务。团队分别进行为老党员庆祝生日、走访退伍军人、小区卫生整治、学习义诊知识等志愿服务工作,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宗旨,以高品质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区管理,全力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
此次实践使实践队员们感悟到了革命精神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力,通过红色文化感染精神,追溯过去的曲折历史。对徐州的红色文化、淮海战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树立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只有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好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既增强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也为我们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