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廷副院长作报告中)
我院
一是全院教职员工共取得700多项教科研成果,并且教科研质量逐年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从建院到2011年底,全院教职员工取得教科研成果724项,其中发表论文520篇,出版教材、编写自编教材105部,完成教科研课题88项,完成科技研发产品(项目)6项,申请专利1项。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5篇,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篇,收入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3篇,完成省级以上立项课题9项,出版省级以上规划教材3部。
二是推动了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和质量工程建设并取得较好成绩。我院先后获得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68项。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获省级特色专业称号;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获省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称号;“数字系统设计与PLD应用技术”课程获省高等学校二类精品课程称号;《CPLD/FPGA应用技术》教材获批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有省级教改立项课题7项;优秀多媒体课件5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3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35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教指委或学会课题10余项。并有一批教改研究等课题在省内各类评奖中获奖。
三是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院大部分教科研课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与此关联的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展开。其中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人”培养模式研究》、《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群构建》、《高职电子类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高职电子类学生检修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等省级教改立项课题,有效地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是提升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一批青年教师一边完成繁重教学任务,一边潜心做学问、认真搞研究,教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成长进步迅速。学院先后从中遴选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人,选派出国、出境进修提高8人,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19项,推荐2人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科研工作也有力推动了专业教师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据对近四年有关数据的统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提高30个百分点、中级职称比例提高40个百分点,双师素质比例提高近20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等下大力气抓好教学、科研工作,加强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被学院授予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五是提高了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根据学院倡导并鼓励教师的“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承接校外科技服务项目,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生产型实训基地,在完成实训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周边院校和企业开展数控技术、PLC技术、CAD软件、电气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达500余人次,为南京高平电机厂、南京乾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先后完成某航天器用薄壁球型储液罐、某军用靶机模具、冷却机连接器肩板及底板等一系列生产加工任务。我院与锐捷公司合作共建的网络实训室建成为国家高职示范校师资培训基地,累计为其他院校培养骨干教师近百人,为社会培养网络工程师200多人。我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成立以来已对外培训职业技能考评员130多人,技能鉴定、社会培训项目和人数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