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扎实推进学院的建设工作
——在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全院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陈 旭
(
各位老师、同志们:
2009年,学院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迎来了建院十周年,这一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了办学10年来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办学经验,也深刻地分析了学院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并为学院的发展提出了近期要抓好的三个方面工作。今天,在这里我代表学院的领导班子,就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向全体教职工作一汇报,并部署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另外,就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谈几点意见。
第一部分 工作总结与工作部署
一、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的主要工作情况
上个学期,在张院长的领导下,经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方面工作有序进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1.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持续稳步地向前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上个学期,完成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验收申报工作,新申报了“会计与审计”和“数控技术”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新申报了“信息技术基础”和“PLC技术”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点;对5个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和课程进行了检查与验收,认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院品牌专业,“会计与审计”、“数控技术”专业为院特色专业,认定“工程图学”课程为院精品课程,“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和“室内设计”课程为院优秀课程。2009-2010学年,学院计划投入专项教学设备建设经费300万元,图书及器材维修费用100万元。至2010年1月已完成合同金额180万元,执行138万元,重点建设了钳工实训室、智能小区实训室、电子产品生产线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大学英语语音室,对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瑜伽房及运动馆、心理咨询中心、电视台等进行了改扩建,对中心机房100台电脑进行了升级换代。引进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一人。
专业建设成果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业务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反映。2009年,有两位学生的毕业设计入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其中由王高山、王俊老师指导,张明同学完成的“无线摇控足球机器人”毕业设计获二等奖;由吴顺华老师指导,宋超同学完成的“五一河生态环境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毕业设计获三等奖。100名学生参加了2009年下半年托业桥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有62名同学将获劳动人事部颁发的职业英语五级证书、30名同学将获四级证书。在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也取得了高通过率的成绩。学生科技活动也取得了较好成绩,赵磊等6位同学组成的3个竞赛组参加了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其中2组获二等奖,1组获三等奖;另外,在参加的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二等奖2个,优胜奖1个。在参加的“正保教育杯”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共有33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江苏省唯一),三等奖6人。2009年申报的7个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全部获得批准立项。
机电工程系姬旭老师荣获省第四届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与创新制作比赛二等奖,基础部杜秀清和薛佳佳老师在第一届江苏省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三等奖。赵桂良、马金平、钟家振、冯利、姬旭等5位教师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
2.招生与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2009年完成招生计划2694人。在江苏普通类录取分数线为239分,艺术类录取分数线为335分,新生报到率为88.16%,这些成绩稳居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前列。2009届学生的就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学生的年终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两项指标均超过了我院近年来的最好成绩,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为99.03%,协议就业率为86%。
3.文明宿舍建设受到好评
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后勤处和保卫处通力合作,按照省《关于开展创建高等学校文明宿舍的通知》精神,结合学院的实际,将创建文明宿舍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结合起来,开展了创建签名活动等系列活动,借创建文明宿舍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受到省验收组的好评,学院获评为文明宿舍单位。
4.院系两级管理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在2009年暑期研讨的基础上,经过上下多次的讨论, 2009年12月学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院系两级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两级管理中学院、系(部)的职责,以及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按照该意见的规定,开始着手落实系(部)主任负责制,试行系(部)内的工作绩效考核和按照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奖励等。随着两级管理工作的推进,对统筹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系(部)的各方面建设已显现出积极作用。
5.扎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整改落实工作。根据学院确定的整改落实报告,认真落实各项整改工作,2009年12月完成了回头看的检查。在整改中解决了一些关系学院发展的问题,建立了干部学习和廉政建设等长效机制,解决了几项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如达成协议与南航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学院大门口南侧教职工自行车停车棚已完成建设。学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对一些重要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如修订了《课题管理办法》、《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规程(暂行)》等,并对学院的部分工作程序进行了规范。
2009年下半年,学院在应对N1H1甲型流感的预防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校园和谐、安全稳定。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专业建设中有个别的系(部)未完成建设任务,2个重点建设专业未通过院级验收;毕业生的数据跟踪调查工作落实还不到位;两级管理中关于职能部门的职责还不够明确;学生管理方面还有疏漏,出现了一起较严重的事故。还有,在学期末阶段,出现了擅自停课、推迟上课时间、排错考场、试卷分量太轻、监考教师缺席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还需要在加强管理方面再下功夫,要在加强建设工作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精力的投入。
二、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的主要工作
2010年是学院步入新“十年”的第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建校十年来取得的宝贵的办学经验,坚持已经形成的特色和亮点,进一步推进管理改革、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积极应对社会和经济变革。
本学期各部门和各系(部)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做好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等各方面的工作,保证学院工作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要抓好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以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引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10月颁发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根据此规划将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新一轮的评估,有许多新的改革。如更注重平时的数据收集,2008年即起用了《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开始数据采集和统计;在课程建设要求中提出要有“校企紧密合作开发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出了“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和经营管理专家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的要求;在学生就业方面提出了“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和有“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等要求。从这些要求看,指标要求高,内涵深刻,要取得评估的好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建设和积累,所以我们需要及早启动相关的建设工作。这个学期,首先要启动迎评的方案研究和制定工作,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核心方面提出改革建设意见,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早起动、早建设。
2. 教学建设方面,重点还是要抓好品牌和优秀的培育工作,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本学期,选择1-2个专业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以突出体现高职教育规律、我院学生特点和行业要求为核心,大胆改革,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需要的教育。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和办学的规律,综合考虑效益、成本、教学组织有效性和有利于学生培养等因素,稳妥地做好相关的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3.积极应对政策的变化,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针对2010年江苏省高考招生的改革,认真研究好相关的政策,调整招生对策,保证“第一轮投档率与报到率”。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活动,提高就业质量;落实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做到跟踪调查率达到35%以上。
4. 统筹协调,做好学生管理、学生科技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目标要求,研究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案,带动建立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的联动机制,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导向。
5.逐步完善教师管理和培养工作机制。我们要认真总结10年来队伍建设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办好高职院校的师资要求为基准,逐步完善“内培外引”工作机制。一是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方面要有有效的措施,措施要讲实效、要管用;二是开阔眼界,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师和具有工程技术经验的教师,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6.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的改革与实践。根据2009年学院暑期研讨会取得的五点共识,在2009年下半年的实践基础上,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2010年上半年将着手研究学院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进行绩效考核的交流和实行目标管理的研讨等。
7.根据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启动学院“十二五”规划的研讨,拟定出“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对于决定学院发展的人才定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重要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这个学期,还要召开第二届党员大会和第二届工会大会。
第二部分 从抓好当前的工作任务落实入手,
稳步扎实地推进学院的改革建设
从前面的任务部署情况看,2010年上半年的工作任务是较重的,有许多是改革发展的新任务,需要我们在完成好日常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工作同时,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研讨、规划、试点实施,这些改革事关长远,既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也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来接纳,大胆地进行一些新的试点和实践。如何将这些工作推向深入,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如何进一步推进正德的改革建设,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与大家一同讨论。
一、客观认识现实,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正德经过了1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学院就民办机制和高职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办学思想和理念,积淀下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基础。这些为我们学院的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都看到,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冲击和举棋不定的变数,它们在影响着我们。这些,在去年10月11日学院建院10周年庆祝会上,张焕春院长作了很深入的分析,我们学院今后的发展难度将会更大,需要创新的东西也会更多。面对这些,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现实,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如何应对,第一位的就是我们要树立一个观念、一个意识和一种精神。
一个观念就是实事求是的观念。我们今天要解决好正德的事,就要以正德今天的现实环境、内部情况、治理关系作为基础,来寻求突破,寻求发展机遇,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正德学院是“应需而生”,且在“按需发展”,这是我们在建校10年总结中提出的切身体会。今天这个“需”发生了变化。大众的需要从能接受到高等教育,发展到了要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我的理解,这里的优质重点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是否是学生、家长、企业、社会所需要的,是否能使学生学会生存。回答不好这两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就将是失败的,不论你有多大的宏伟蓝图,多远的规划,都将成为废纸,学生不会来,家长也不会领情,企业和社会更不会认同。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需要做的是要花更多的气力在教育质量上,做好内涵建设,把“质”提升起来,形成更多的品牌和精品。
一个意识就是机遇意识。前面我们谈到了困境,在此我重点要谈的是机遇。记得在前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时,很多人看到的是“危”,也有的人看到了“机遇”,看到“机遇”的人是以发展的眼光在看问题,从面临的困境中积极地寻找机会。在这里,我谈机遇意识,就是希望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挑战中寻找发展机会,不等不靠,积极争取。
一种精神就是要有敢为人先,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正德的建立是我国教育领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产物,对我们正德来说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拼搏,要在不断的尝试、探寻中求发展。我们大家选择了正德,也就选择了改革、探索,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位在座的教职工都要接受改革的洗礼。要改革,就要有一种勇气,要敢为人先,大胆地进行改革实践,坚持将社会、企业、学生、家长的需要作为目标,这样才能为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创出一条路来,才能闯出正德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这就是我要说的一个观念、一个意识和一种精神,这些决定着我们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未来的挑战,在改革道路上怎样走。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推进改革实践
我们学院目前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成效得到了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的一定认可。但是要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办学活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还需要有新的突破,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1. 通过开放来争取资源、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等教育,必须以社会的工业、商业和文化产业为直接的对接对象,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换句话说就是工业、商业和文化产业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办学不能走象牙塔之路,要开放,要融入到大社会中去,从社会的切实需要来确定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开放要着重做好这样几点,一是加强与政府的联系,积极争取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二是加强与专业行业的联系,在专业建设上争取行业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能为学生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训和就业基地;三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学习好的办学经验和专业、课程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得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专家们的指导,加快自己的发展;四是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广泛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能让家长满意的前提。
具体如何做,还要靠大家来实践。如在专业层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我们专业委员会有行业的代表、学校的代表,今后还应当注意聘请一些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高职教育方面的专家,是否还可以考虑聘请家长等代表。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有固定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研究等制度,要有用,不能当摆设。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同样可以考虑引进社会、家长的力量,通过他们我们可以将“做人”的养成具体化,也就是说能知道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开放之后,我们将自己放到了社会中,就可以防止闭门造车,使学生、家长、社会三满意有一个好的基础。
2. 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积极实践“做学结合、快乐学习”的培养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起步是在20世纪的30年代,代表人物是黄炎培老先生,在他的职业教育理论中就提出了“做学合一”。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明确,要“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江苏省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中更进一步指出,促进“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黄炎培先生的“做学合一”和现在的“工学结合”强调的都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做”,通过“做”来培养技术能力。我们正德的办学,离不开这个基本的规律,但是如何做?怎样处理做与学的关系?如何取得好的“做”的效果?如何通过“做”来促进学?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在人才培养活动中落实好“做学合一”。对我们来说,还要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就是我们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的学生往往很阳光、活泼、动手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但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在学习兴趣等方面也比较弱,我们要将如何实现做学合一放到我们的学生实际这个背景中来,设计我们自己的培养模式。做学结合、快乐学习,也就是要对传统的教学计划模式进行改造,在学习的内容和活动安排上,尽早地让学生“做”,通过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大胆开展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等的实践,寻找适合本系、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快乐学习,就是要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有满足感,这样也就能培养出学生的信心,不使学习成为痛苦的经历,避而远之。这是一个难题,兄弟院校有一些经验,我们也有,但是不多,我们还须要花大力气去摸索,不然我们就会在品牌的竞争中被甩在后面,也就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
3. 以目标管理为主线,加快推进院系两级管理机制的完善。
从2009年开始,学院加强了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建设的力度,上学期末学院将绩效奖励的发放权放给了系里,各系在对教职工的考核基础上确定了发放的方案,学院充分尊重各系的意见,按照各系的方案执行了绩效奖励。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其核心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各系(部)、职能部门,各位教师和员工的积极性、主人翁意识,通过让大家都动起来,来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因此,工作的推进中,关键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将学生的教育和教师的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实践和探索,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形成和确立机制,一个贡献要求与成长期望相协调的目标体系,一套符合实际、突出激励的考核机制。下一步我们要在这样几个方面进一步将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以目标管理为主线,逐步理顺学院、系和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明晰各级工作目标和责任范围,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工作规范,保证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如进一步完善绩效奖励的核准工作规范,尝试建立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计划)议定措施、工作过程监督和干预机制、学年度目标考核办法等,加强对工作的全程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这其中,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议定是关键,现在我们都做得很少,通常的做法要求都是自上而下的,缺少个人和部门、系、部的意见,也就少了主动性,大家都在“被完成任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要改,要将主动性体现在目标中,有了主动性,也就有了发挥创造力、激发智慧的基础。
二是要将绩效的概念贯穿于学院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承担一项工作,就必须要有成效,没有成效的工作是对学院资源的浪费,如果在教学中出现无效的劳动,还将影响学生的成长。当然在谈绩效的时候,既要看到当前的成果,也要看到长远的收效;既要看到有形的成就,也要看到无形的公益服务;既要看到承担的工作数量,更要看到工作的质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将会涉及工资结构的调整、奖励机制的改革等等,既要大胆探索,又要稳妥改革。但有一点,就是要鼓励先进,要对为学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三是要形成学院发展一盘棋的观念。每一个系、部或部门都要有单位利益服从学院利益的意识,主动承担起学院发展的责任,要求各系(部)或部门无论是在规划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还是在考虑队伍的发展时,都要有长远的观念,有合作的意识,有投入产出概念。在这方面,学院也将进一步做好相关机制和制度的研究,寻找鼓励长远发展、共同合作的措施,增强对各系(部)发展的指导,进一步严肃和规范各类管理。
三、在传承的基础上,打造正德特色文化
一个学院的文化是这个学院的标识,是学院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正德的文化建设,首先是要总结我们已有的成就和形成的经验,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我们正德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有了自己明显的特点,确立了包括校训“正德厚生”、“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办学宗旨、“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体系。开展有“诚信考试”活动、“爱心接力”活动、“数控杯”十大好人好事评选活动、“红旗宿舍”评比活动、迎新晚会、元旦晚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外语节、曙光杯篮球赛、田径运动会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形成了着力抓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自觉成长的共识。通过这些,正德的精神、声誉和办学特色得到了彰显和强化,学生在正德文化的熏陶中健康成长。如一位家长所说:我的孩子懂事了。这句质朴的话对我们从事育人工作的是一个很高的褒奖。我们需要将这些好的做法坚持下来,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精细化,逐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标志性品牌活动,能让学生铭记在心,成为教职工耳熟能详的“家珍”。二是要紧紧围绕正德的核心文化体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进步。我们讨论下来,有一点我们大家可以认真考虑一下,就是如何在“乐”字上做文章,在前面谈到培养模式时,提到了快乐学习,为何这样提?大家应该都清楚,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上我们如果能将学习变得快乐了,我们提的“学会学习”也就好实现了。学习上的快乐仅仅是“乐”字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学院文化建设,应该还要有乐对人生、快乐生活,这是一个大题目,我们能否解好,要看我们的勇气和实践,有勇气才敢接这个题,并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才可能将这个“乐”字赋予正德的内涵和烙印。在解这个题时,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重新定位自己,从自己的改造开始,如作为学生的辅导员就要能成为生涯导师,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要学会关注小事,以小事的成就造就学生的自信,成就未来的大事。
以上是我要谈的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一起讨论。我们正德学院是“应需而生”,并在“按需发展”,在走向办强的道路上,我们要以高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要抓好每一项工作,让我们的每一项辛勤劳动结出成果,使学校的发展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向前迈进。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改革实践,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知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