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院长接受扬子晚报记者专访
作者:院办 发布:2009-11-19 阅览:

昨天的扬子晚报教育资讯专版(B25版)上,刊载了该报记者对我院院长张焕春教授的专访。现全文刊发该专访。

 

民办高校创名校看好今后20
——访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焕春教授

赵凯雷 袁建阳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年轻的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十年创业、十年奋进,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教学成果、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只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从这个缩影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今年是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十周年,记者日前专程对该院院长张焕春教授进行了访问。

  十年创造正德办学奇迹

  记者(以下简称记):正德学院转眼已经十周岁了,十年能创造一个奇迹,正德做到了,作为江苏民办高校的领头羊之一,正德在这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请张院长简单介绍一下。

  张焕春院长(以下简称张):正德学院创办于1999年,当时,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坡,经过十年的建设,现在正德学院已经拥有18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校园。目前我们有在校生6500多人,设有8个系一个部,25个专业。十年已向社会输送10000多名毕业生,另外在本校通过专转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就读的学生也有3650多人。正德学院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的民办高校,获得过很多殊荣,像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有数十项之多。用评估专家组的结论来形容正德学院,就是:声誉好、风气正、机制活、人气旺、设施新、校园美。

  正德这十年的发展,是历史给了我们机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立足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厚爱学生是办学成功的秘诀

  记:正德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积累了许多自己的宝贵经验,能不能举几个主要的来与大家分享?

  张:正德学院能走到今天,除了要感谢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外,也与我们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分不开。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厚爱学生。学生是一所学校的根本。民办院校的孩子虽然数理化学得不如清华北大的好,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往往很阳光、活泼,动手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这正是我们现在社会对人才所要求的基本品质。这样的学生,如果能善待他们,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潜能,教他们更好地做人做事,他们将来的前途也都是不可估量的。就拿专转本这件事来说,正德学院每届有近30%的学生考上本科,学校所做的也就是为他们在业余时间进行几个月的辅导。这正好说明他们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这些孩子是值得我们爱的。只要我们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体,贴近学生心灵,他们就会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你,回报社会,学校才可以真正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我觉得要办好一所学校,还要懂得用好教师。正德学院有一点是值得称道的,就是用人不拘一格,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部队院校,还是企业、行业,只要有才华,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我们就坚决地使用,而且重用。这让正德学院这十年中积累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保证了学院的教学质量。其三是实行人性化管理,只有创造和谐的校园管理环境,才能让大家齐心协力地投身教育。

  民办高校发展前景长期看好

  记: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有人看好,有人不乐观,张院长对于这一点如何看?您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将来有信心吗?

  张:信心是肯定有的,世界上很多名牌大学就是私立的。但这取决于两点,一个是政府的政策,二是办学者的功利性如何。第一点上面也提到了,主要是看政府在公办民办问题上能否一碗水端平,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注意公民办统筹、协调发展,同时能否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院校的投入,哪怕在部分项目上进行投入,比如优秀课程、品牌专业、实训基地等,这些支持对民办院校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第二点是办学者的自律问题,当然也需要法规的完善。办学者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追求暴利,违背教育事业公益性原则,这是肯定的。但投资办学者的利益也应考虑。目前,大部分办学者创立民办职业院校是一种投资性行为,完全捐资办学的很少。所以法律上应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一方面应禁止其营利,另一方面也应允许民办职业院校作为法人通过经营赢利,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能做到这些,民办高职院校在未来20年是有可能诞生一流名校的。

  让更多懂教育的人来加入民办高校

  记:我们都知道,张院长来正德学院之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长,这十年来,您成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并且用自己原来在公办大学的办学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民办高校办学的成功模式,培养了大批人才。一路走来您一定有很多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吗?

  张:其实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不管是谁来办学,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一要了解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目标。二要了解受教育的对象。三要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民办高职教育目前与公办高职教育比,还有不少劣势,但运行机制上则有很多优势,更能在人才培养上发挥其长处。作为办学者,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当然,如果是懂教育的人来办学,就更容易把事做好。最后我还想对我的学生们说一句:知识和能力是多元的,不要因为数理化不好而自卑,发挥你的长处,刻苦学好一门高职技术,才能脚踏实地,回报社会。

  三大问题困扰民办高校发展

  记:正德这十年,正好是中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辉煌,尽管历经坎坷,仍不断发展、壮大。您能对中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这十多年的发展作个简单回顾吗?

  张:你说得对,正德学院创办之初正好赶上了中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开始阶段。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转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支持下,独立设置的民办高职院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目前江苏的民办普通高职院校已经达到20多所,在校生十多万人。这个规模大大加强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实力。但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与公办高职院校的竞争,这些学校大多由原来的中专中职升格而来,他们有国家的拨款,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政策的扶持,因此民办高职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其次是来自民办二级学院,即现在的独立学院的冲击,虽然现在有些学院已经转制成功,但由于这类院校在创办之初很多是依附于母体公办院校,直接定位本科院校,享用的都是国家资源,因此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不过,对于生命力顽强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大多用自身的努力挺过来了,并且还出现了一批很有特色的院校。这是民办高校的骄傲,也是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一个良好证明。

  记: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您觉得未来民办高职院校发展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张:第一是教育投入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多数民办高校主要靠学费支撑学校的办学,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以学养学的道路,因此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应鼓励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以多种投入方式,独立举办或共同举办民办院校。对投资者以合理的回报,增加资金投入渠道,确保办学经费充足。另外政府可以建立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制度,或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直接或间接的资助民办学校等。

  第二是生源的问题。实际上,随着人口拐点的出现,未来15年我国18岁至22岁的大学适龄青年将逐年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大学适龄青年仅为2008年的58%。在业内专家看来,生源的逐渐减少将使得民办高校未来的招生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的法则也必然会造成新一轮的洗牌。生源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按照我国教育政策法规规定,民办学校享有招生自主权,但是在民办高职院校行使招生自主权时,政府对民办学校招生管理又使招生自主受到诸多限制。社会上重普轻职普优职劣的观念与我国现行的招生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一本、二本、三本学生后,留下的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无形中助长了人们对职校生的歧视。国家应考虑在普通高校的一些学科中留出一定的招生指标给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减免学费等方式吸引一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生源下降导致的招生困难和生存困难今年其实已经在一些省市上演,这迫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质量建设。谁更有特色,谁更有品牌,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第三是教育定位的问题。一个国家要强盛,全民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技术工人是要有头脑的,没有高素质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能走向世界。就拿汽车维修来说,大家体会很深,到维修店维修,毛病找不准就换部件,有时换部件也没有换正确,还有冒牌,这和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均有关系。但这些工作让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来做,他不一定做得来。这就是教育定位的问题。高职院校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内涵发展,必须清醒认识自己拥有的办学实力,教育资源、已有和潜在的优势,找准自己适应社会需求能够扮演角色。必须以培养具有较强职业实践能力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并按照这个定位,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逐步形成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同时又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这种高层次是在中等层次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相继升格为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数量萎缩,生源质量不稳,中职教育需要政府及社会大力扶持、发展。另外,高职与本科后教育不能衔接,长期以来并未建立与完善高职与本科后教育的衔接体系。大部分高职学院将专科、本科教育作为学生的终极教育,这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违背。因此,应考虑建立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