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院长与年轻中层干部座谈,指出要努力实践德、孝、礼、勤
作者:唐峰 发布:2007-01-15 阅览:

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院管理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以张院长为首的四位院领导常常牵挂的一件事。元月13日下午,我院组织人事处组织召开年轻中层干部座谈会,就学院的发展与年轻干部培养问题进行座谈与交流。院长、党委书记张焕春,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明令宜,副院长、院工会主席高建华,副院长顾怡等院领导参加。

参加座谈会的年轻中层干部汇报了自己近几年来围绕学院发展,在工作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及今后工作打算等一一发了言。大家决心认真学习,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民族和学校。

参加座谈会的院领导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和意见后,赞扬了大家为学院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充分肯定了各位近年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张院长特别指出,作为教师,大家无疑是我院的骨干教师,希望大家朝着学科带头人的方向努力;作为干部,党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年轻干部不仅要业务突出,也要政治过硬,同时要格外强调社会责任感。张院长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努力做到德、孝、礼、勤四个字。

德,反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多解释为“品质”、“品行”,多指人格,人们常说:“德行第一,学识第二”。我们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正德厚生”,正人德,正物德,德能并进,服务社会,充裕民生。

孝,“孝”的构形是上“老”下“子”,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早人们就意识到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样无边无际。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乃百行之先。做人求的是个“孝”字,所有道德都从孝道产生,人有了爱心,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他人、爱国家、爱社会。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就谈不上爱别人,爱集体,爱社会,他所有的爱心也都是虚伪的,有了真正的爱才会有包容,才会有德。

礼,礼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同时也包括了道德品质的含义。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里的“礼”字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礼”字指的就是生活交往中的道德规范;第二个“礼”字指的是规章制度;第三个“礼”是指政治法律制度。礼直接塑造、培育了人,人们在礼中自觉脱离了动物界。礼不仅规范制约了人的行为、动作、言语、仪容等人的各种身体活动和外在方面,也对人的内在心理,如:情感、理解、想象、意念起着巨大作用。一个人要明礼、有礼貌、有修养,知书达礼,在家对父母孝敬,在社会对人友善。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相礼让,社会才非常和谐。

勤,勤劳勤奋要干事,别懒。勤字之要在好问好察,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辛劳是必要的前提,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全部投入进去,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效,反之,三心二意是搞不好工作的,只有勤奋,锲而不舍,才能在科学上和事业上有所成就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德、孝、礼、勤"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有重大意义。中华美德是"中华魂”、“中华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民良好道德素质;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一个良好的道德标准来维系来推动。全院广大师生员工都要按照张院长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做到德、孝、礼、勤,继承、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