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元月10日《扬子晚报》刊发了该报记者访我院张焕春院长的专稿,现转发如下:
大学校长面对面
培养学生情商应对竞争
——访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焕春
近年来,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难招到高中毕业生中的尖子考生,由于录取的学生多为考分在400分左右的考生,给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都带来了挑战。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创新理念,增强学生应对竞争的实力并使学校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正德学院张焕春院长在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民办院校学生的情商教育相比专业知识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像重视智商一样 努力培养学生情商
当今社会,情商的开发与培育越发被人们所重视。张院长表示,他所指的情商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待人接物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每年评选最优和最差的教师时,把教师与他人的交流情况作为评选标准之一,这是一种对沟通能力的考察。对大学生特别是民办专科学校的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需要培育和提高情商指数。人的智商差别是客观的,但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公办本科院校还是民办专科院校的学生,在智商方面并无根本差异。民办院校学生确实在学习素质方面有一定的欠缺,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造成这种事实的症结,主要不在于智商差异,而在于学习行为习惯、自制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情商差异。院校的管理人员如果忽略学生在情商方面的因素,仅仅一味地要求学生仍按照应试的老一套走,会很无奈地陷入死胡同。如何真正在适应这一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固有的能力,才是目前民办院校最重要的管理理念。
张院长告诉记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管理层次的人就是要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而不能简单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张院长强调说,他希望学校能够在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情商方面真正下功夫,想办法,并创新理念,创新思路。情商高的人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智商的不足。这个社会需要术业有专攻的人才,正德学院是民办工科为主的院校,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训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良好的基石。据悉,正德学院此前也曾有过学习成绩过差几乎要被学校劝退的学生,而进入社会之后,与人交流沟通情况良好,在工作应变方面甚至比当初其他成绩远好于他的同学更胜一筹。
情商培育的前提:课程创新,设备跟进
张院长告诉记者说,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设立了众多的公共选修课,包括书法、音乐、摄影、民乐、社交礼仪等;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机器人比赛等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正舞堂”的街舞表演和“晓东”书画社的公益活动为学校赢得不少声誉。通过这些渠道鼓励学生多方面地培养自己的兴趣,锻炼提高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张院长表示,之前自己一直希望能够在校内办一个民乐团,由一部分艺术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现在已经初步在实施了。最近学校购置了一套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开设了校园电视台,所有节目均为学生自编自导。目前学院数控专业学生人数最多,有600多人。为加强该专业学生对动手能力,除和南航的38台数控机床实现资源共享外,学院又斥资近100万购置了8台数控机床。
说到大学课程,张院长语出惊人。他觉得现在大学里面的体育课完全可以取消,真正重要的是要加强体育设施场馆如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等户外设施的建设,千方百计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另外,他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公共外语课可因专业而异,区别对待。高职高专院校学制短,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外语统一教学费时又费力,并且效果也不怎么尽如人意。相反,中小学则应该加强外语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自学外语的能力。
情商培育的关键:提升师资素质
张院长坦言,一个学校的管理者着实艰难,自己的管理理念总是要通过教师来实现,因此要确保管理的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切实地跟上。
目前正德学院的师资队伍已从建校初期的兼职为主过渡到以专职为主的阶段;教师引进已从本科学历为主,进入以硕士为主体的阶段。学院还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德教育,要求青年教师学会做人做事,德业并进。学院还安排教师参加适合自己岗位特点的培训和进修,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灵活的机制,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实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06年院里召开了首届师资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设立教科研基金,重奖省及省以上的获奖者。鼓励教师在学术上和实习、实训工作上冒尖。每年组织教师申报课题,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张院长介绍说,现在学院已经可以自己评聘讲师,同时为推动学院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学院还制定了院内教授、副教授的评审制度,学院也鼓励教师去省里
本报记者 袁建阳 实习生 于慧敏
背景链接:
正德学院,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会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共同投资,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起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学生。学院校址位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内。
正德学院校区占地500亩,至今建设投资约3.0亿元,学院建有现代化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基地。目前全院设有7个学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信息管理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外语系及社会科学系。学校有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的校园网,各类课程广泛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院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在校内申请转专业;实行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方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请辅修第二专业和跨系选读课程;允许学生保留学籍,有效注册期限为6年;每年都有30%左右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过选拔考试“专转本”,进入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深造。
学院建立奖学金制度,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团干部及某方面有突出成绩和具有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与奖励。对于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学校也设立专项基金,给与资助,或由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学校予以贴息;同时,学校也多方面支持在校学生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