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院学生赴港实习培训满载而归
作者:钱国明 发布:2004-02-27 阅览:

 

 

我院0124名学生赴港实习培训,日前满载而归。

赴港实习培训由钱国明和马金平老师带队,于28日至21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24名同学表现出色,他们的责任性、自觉性、团队精神得到了工业中心指导老师的肯定,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于1976年创建,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达100余名,各类仪器、设备总价值1.8亿港元。工业中心采用“学习工厂”(即模拟工厂的各种工场)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工艺技术、生产流程,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每年,有来自香港本地多所大学的3000余学生和其它地区各类人员6000余人到工业中心接受训练或进行考察、交流。

工业中心安排我院学生的培训课程分为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和智能家居、机械加工三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有45名指导老师,其中电子工程专业组又分为表面贴片技术、绑定技术、波峰焊技术三个项目组,计算机应用和智能家居专业组分为智能家佣、电子风琴、温度测量系统三个项目组。培训课程按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各为一周。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训练阶段。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要用到多个工场(实训室)的设备,学会对一些先进设备的操作以及对一些复杂软件的应用。每个项目组最后都必须经过答辩。答辩时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在南京即可观看到在香港的答辩现场情况,这次答辩时,戴明桢副院长、计算机系沈孟涛主任和学生进行了实时的图像和声音交流。

这次培训中,我院师生在工业中心老师精心组织和安排下,还先后参观了香港科学院、永富容器(香港)有限公司、先进自动器材有限公司(ASM公司)等知名单位。大家在参观访问中,开拓了视野。

在港期间,我院师生还与香港理工大学就两校合作实施“3+1.5”计划进行了讨论,工业中心朱锦标副总监回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在香港的短短两周里,大家不但在培训中大有收获,而且对香港独特的人文环境、城市交通和工作生活方式进行了解,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大家在港期间,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热情接待和周到的安排,大家虽然远离正德,身处千里之外,但却象在家里的感觉一样。

 

我院实习师生与工业中心指导老师合影

 

我院学生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实习培训中

 

 

 

 

工业中心老师对我院学生悉心指导

 

经过两周的培训实习,我院学生全部通过了实习培训

答辩,左下为老师们及同学正在听取各项目组的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