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正德学院团委组建了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南京秦虹街道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该服务团由学院团委汪卫锋书记、许玲老师任指导教师,由来自全院各系专业的10名学生党员担任成员。
在7月8日至17日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中,服务团分为两小队走访了秦虹街道的集虹苑社区委员会和七里村社区委员会的各个小区,以发传单、一对一的宣讲、与社区居民讨论等形式宣传了“三个代表”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省情教育,调研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现代社区管理的研究等课题,并与社区的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切身体会到了党的领导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巨大作用,取得丰富的实践成果。
10天时间里,服务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做环保志愿者,为秦虹街道创建绿色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小分队在雨中拔草,汗水与雨水融合在一起,但为了不影响创绿,队员们都没有打伞,坚持在雨中劳动,直至把草地整理得漂漂亮亮;第一小分队在35℃的高温下,走遍了全社区39幢楼房,清理了楼道里的所有“牛皮癣”,手脏了,流汗了,但队员们没有人叫苦叫累。
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学英语。为了让社区里的小朋友们过个有意义的暑假,服务团第一小分队召集了社区里的小朋友开展了名为“快乐学英语”的夏令营,以读、听、写、演等不同的方式教小朋友英语。
看望孤寡老人和伤残军人,献爱心。七里村社区有一名五保户余德华奶奶,今年70多岁了,无儿无女,一个人住在七里村136号,服务团听说后便看望了她。在余奶奶家里,有的人忙着到路口提水、擦桌椅;有的人帮着把碗筷、脸盆收拾妥当;有的人则陪着老人家聊天,为她驱除孤单。
住在节制闸的王作成老爷爷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当年在一次转移阵地中不幸将腰部摔伤,落下残疾,服务团于15日拜访了王老先生。在王老家里,王老和服务团亲切交谈,讲述了很多当年战场上发生的故事。
开展社区调研,服务团经过走访与观察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增加社区职业工作者的人数,补充年轻力量,缓解社委会工作量;区内配套设施尽量完善,如医院、购物中心等;社委会内尽快实现无纸化办公,不要将电脑当摆设,从而减轻工作量;在社区内招聘青年志愿者(中学生、大学生等),定期为五保户、伤残军人做些有意义的事,给老人送去爱心;整治周边环境,如尽量把节制闸路边的早点摊整治得更整洁卫生。
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省团委的关注。服务团每天都将活动内容上报给省团委,使得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实践归来,服务团的队员们都表示将更加认真地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人民群众,投身到建设学校、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