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科按照党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院党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落实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全面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思想指引,与时俱进打造网络思政平台,致力于构建思想引领、发展辅导、宣传引导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优良学风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加强学风建设是优良学风的保障。学生处自启动学风督察工作以来,各系结合学院学生实际,多措并举开展学风建设、学风督察、辅导员进课堂等工作,建立学风督察机制,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建设内涵,贴近学生实际,拓宽覆盖面,不断促进优良学风氛围的营造,提高学风建设成效,助力学院搭建优良学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精准资助,大力推进资助育人,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加快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帮助学生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为宗旨,倡导“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列课程、讲座、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及网站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通过个人咨询、团体辅导、家庭咨询等形式提供心理辅导;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职业测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依法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军营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大学校,是一座锻炼人才的大熔炉。当兵的经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当代大学生应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期望。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寓管理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坚持对学生从严管理,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持续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强化学生公寓管理思想引领、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建设四项功能,抓好宿舍安全卫生、 提升学生宿舍育人等重点工作。
作者: 时间:2019-06-10 点击: 次
(三)就业指导资料 42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举办学方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目前全日制在校生6647人,教职工379人。
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及基础教育系7个系,共有33个专业。
2018届毕业生共计1554人,比2017届毕业生减少129人,就业率97.04%(2018年12月31)。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257人、经济与管理系456人、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489人、汽车工程系80人、机电工程系122人、民用航空系150人。
院离校就业率为:76.04%,初次就业率为91.31%,年终就业率为97.04%。
1.毕业生总数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2018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57人。其中,女生31人,男生226人。
2.各专业毕业生分布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2018届毕业生共分布在5个专业,其中通信技术专业18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69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41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68人,软件技术专业61人。
3.就业率和升学
截止12月底,电子与信息技术系2018届毕业生共257人,就业255人,自主创业2人,升学人数14人,待就业16人,就业率99.22%。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各专业就业率
系部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人)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 通信技术 | 18 | 16 | 88.89%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69 | 69 | 100%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41 | 41 | 100%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68 | 68 | 100% | |
软件技术 | 61 | 61 | 100% | |
小计 | 257 | 255 | 99.22% |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升学情况
学号 | 姓名 | 专业 | 考入院校 |
14140212 | 李淳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15110104 | 蔡纹纹 | 通信技术 | 金陵科技学院 |
15120101 | 韩雪静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三江学院 |
15120121 | 唐林逍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15120134 | 汤晨阳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15120209 | 王孝喆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无锡太湖学院 |
15120216 | 董逸凡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15140228 | 陈凌晖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南京晓庄学院 |
15150115 | 周挺 | 软件技术 | 南京晓庄学院 |
15150117 | 周方平 | 软件技术 | 淮阴工学院 |
15150131 | 王旭晟 | 软件技术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15150215 | 李子昊 | 软件技术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15150216 | 乔大海 | 软件技术 | 常熟理工学院 |
15150222 | 杨奥能 | 软件技术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创业学生情况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联系方式 | 创业情况 |
1 | 顾扬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18118088682 | 宿迁昊扬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2 | 邱涛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15850625321 | 沭阳县沭城阿涛小吃店 |
5.就业薪酬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2018届所有的毕业生月薪超过3000元,其中56%的毕业生月薪超过3500元,专业对口率92.2%。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单位:元)
专业 | 平均月薪(元) |
软件技术 | 3782.5 |
网络技术 | 3322.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782.8 |
通信技术 | 3693.8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3169.4 |
通过上表反馈情况来分析,计算机类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629.2元;电子类两个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431.6元,比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低了近200元。由此可见,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个平均工资水平高于电子类专业毕业生。其中最高的为软件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平均月薪为3782.5元。
从月薪收入情况分析来看,该系计算机类的毕业生在市场中较为抢手,市场薪资较高,电子类的相对相低。说明市场中对计算机类的人才,尤其是软件开发类的人才需求较旺,人才缺口也较大。
6.就业流向
6.1就业地流向: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2018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江苏省内就业,省外就业的地区为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就业地流向分布
序号 | 就业毕业生的主要城市流向 | 百分比 |
1 | 江苏省内 | 237(92.22%) |
2 | 省外 | 20(7.78%) |
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人才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深圳、浙江、江苏、福建、上海这些沿海发达地区。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学生在江苏学习就业有很大的优势,拥有实力较为雄厚的就业单位可供应届生选择,加之该系专业导师与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做了有效的就业推荐,故该系学生普遍在江苏省的主要城市就业,例如: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常州市等。
对于北京、深圳、广东、浙江、上海这些电子、IT类行业很发达的地区,虽然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该系学生生源中92%集中江苏省内,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想留在省内工作,一是因为离家近,二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
6.2就业单位流向: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大多在民营企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95%以上。例如:中电第十四研究所、中电第五十五研究所、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京信通信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建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单位流向分布
单位流向 | 人数 | 百分比(%) |
机关 | 2 | 0.83 |
事业单位 | 1 | 0.41 |
三资企业 | 1 | 0.41 |
国有企业 | 2 | 0.83 |
自主创业 | 2 | 0.83 |
民营企业 | 230 | 95.44 |
6.3就业行业流向: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共有五个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典型的宽口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涉及到电子电工学、通信信息学、计算机技术学,学生所学知识面广且深,这就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
序号 | 行业流向 | 百分比 |
1 | 从事与本专业对口工作 | 92.2% |
2 | 从事本专业外的工作(服务类、销售类) | 7% |
目前,2018届毕业生257人中有237人从事与本专业对口工作(包括升学),对口率高达92.2%。据调查发现,这些对口就业的学生中绝大多数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但仍有7%的学生从事本专业外的工作,他们中有人从事服务类、销售类工作。
6.4就业职位流向:
通过对多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分析,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相对适合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的毕业生就业的工作职位为:JAVA软件工师、.NET开发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网络维护员、网站程序员(asp,jsp 开发)、硬件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FPGA工程师、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通信设计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从教。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的职业流向分析
序号 | 职业流向 | 百分比 |
1 | 设备维护与计算机维护 | 39.53% |
2 | 程序员工程师 | 33% |
3 | 本专业类的销售管理 | 15% |
4 | 专业之外的工作 | 7% |
5 | 升学 | 5.45% |
就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的学生职业流向来看,除去深造的5.45%的学生,有近73%的学生选择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
7.用人单位评价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用人单位对带脑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的总体印象是良好的,优秀率56.42%,称职37.59%,基本称职4.09%。这一点在我们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能明显感觉到。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 | |||||
序号 | 评价内容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1 | 专业知识能力 | 41.5% | 43.5% | 12.75% | 2.25% |
2 | 思想政治素质 | 45.52% | 42.38% | 10.45% | 1.65% |
3 | 社交协调能力 | 49.63% | 39.27% | 8.26% | 2.84% |
4 | 工作认真踏实 | 68.52% | 28.36% | 1.92% | 0.2% |
5 | 胜任工作能力 | 41.5% | 45.5% | 11.5% | 1.5% |
6 | 工作积极主动 | 43.80% | 37.3% | 16.55% | 2.35% |
7 | 实际操作能力 | 32.22% | 44.28% | 15.25% | 8.15% |
8 | 开拓创新能力 | 20% | 32% | 35% | 13% |
9 | 总体表现 | 36.42% | 47.59% | 14.09 | 0 |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九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二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中有专业知识能力、胜任工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三个方面;职业素养中有专业知识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社交协调能力、工作积极主动与开拓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说明有人单位在专业技能的同时,仍更加看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18届毕业生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好评率较高,总体达到近40%,较差率也低;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学生的工作认真踏实得到最高评价率较高,而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整体不高,较差率达13%。
通过该项数据表明我院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专业技能上能够基本满足用人单位一线操作的需求,而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工作也认真踏实,说明学校推荐的用人单位(尤其是校企合作)单位比较正规,用人单位能够较好的规范管理学生。但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反映出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关于总结创新的能力薄弱。
8. 毕业生满意度
报告显示,我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90%,在对就业现状不满的学生群体中,主要原因为“发展空间不够”,其次为“收入低”
1.毕业生总数
2018届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总数为:456人。其中,女生256人,男生200人。
2.各专业毕业生分布
经济与管理系2018届毕业生共分布在5个专业。其中会计263人,市场营销94人,物流管理37人,国际经济与贸易29人,国际金融33人。
3就业率和升学
截止11月底,经济与管理系2018届毕业生共456人,就业440人,自主创业9人,升学人数29人,待就业16人,就业率96.49%。升学人数中, 19人为转本升学,10人为接本升学,升学率6.36%。
经济与管理系各专业就业率
系部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人)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经济与管理系 | 国际金融 | 33 | 33 | 100% |
会计与审计 | 263 | 253 | 96.2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9 | 28 | 96.55% | |
营销与策划 | 94 | 93 | 98.94% | |
物流管理 | 37 | 36 | 97.30% | |
小计 | 456 | 443 | 97.15% |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专转本情况分布表
学号 | 姓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 |
15330102 | 武葵岑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会计与审计 |
15330311 | 谢雨姗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
15330701 | 王慧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
15330705 | 闫怡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
15330709 | 林玉清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15330715 | 秦艺榕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 |
15330720 | 张书娴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
15330721 | 包晗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15330728 | 闫谧谧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 |
15330729 | 臧迎香 | 南通理工学院 | |
15330733 | 阮红章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 |
15330736 | 耿迪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
15350116 | 吴东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物流管理 |
15360123 | 王雪松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5370128 | 边浩楠 | 南通理工学院 | 国际金融 |
15370142 | 段长泽 | 南京晓庄学院 | |
15510104 | 陆帅 | 盐城工学院 | 营销与策划 |
15340114 | 张东泽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
15340237 | 唐毅 | 南京晓庄学院 |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专升本情况分布表
学号 | 姓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 |
14330624 | 韩紫萱 | 南京审计大学 | 会计与审计 |
14330933 | 金中平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119 | 茆曦冉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128 | 赵恩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131 | 郑乃宸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134 | 金孝暄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314 | 刘禹汎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315 | 赵田田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30332 | 王一鸣 | 南京审计大学 | |
15370113 | 余磊 | 南京审计大学 | 国际金融 |
4.自主创业
经济与管理系2018届毕业生456人,其中就业学生440人含创业9人,创业人数比例1.97%。
创业的同学中有4名学生创业领域和自己的专业相关,3名营销专业的从事批发零售行业,一名物流管理专业的从事物流运输行业。
经济与管理系创业学生情况一览表
学号 | 姓名 | 实际工作单位名称 | 单位行业 | 专业 |
13340158 | 陈嘉诚 | 苏州帅尔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营销与策划 |
14330916 | 吴晓柏 | 南京市江宁区晓宝美食馆 | 住宿和餐饮业 | 会计与审计 |
14340236 | 李柏江 | 宿迁中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营销与策划 |
14340240 | 黄锦廷 | 南京潮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营销与策划 |
15340134 | 吴长林 | 南京亚达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营销与策划 |
15340310 | 韩浩 | 南京市江宁区韩浩计算机系统服务部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营销与策划 |
15350132 | 张安宏 | 宝应县宏胜物流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物流管理 |
15370125 | 李健飞 | 泰州市雷神电竞网咖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国际金融 |
15370132 | 尹傲凡 | 连云港十安广告设计有限公司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国际金融 |
对以上创业的9位同学进行调查发现,有5位家族传承性的创业,继承了家族企业;有2位是小本买卖型,做点小本买卖;还有2位属于网络潮军型,即熟练网络,开个淘宝店。
5.就业薪酬
通过对18届毕业生的调查,经济与管理系18届就业的411名就业的毕业生的收入情况,就业半年的时间,他们的月收入平均在2980元,最高月收入为过万元;最低月收入为1500元。
其中,因为专业的差异,各专业在薪酬上也有体现,营销专业月收入相对较高,月均收入达到5000以上。会计专业相对较低,在3000元左右,其他专业在3000-5000之间不等。
6.就业流向
6.1、就业地流向:
通过对就业台账分析,除去升学29人与未就业的16名毕业生,剩下的411名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有354名在省内工作,57名在省外工作。具体如下: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流向分布
经济与管理系354名在省内工作的毕业生,南京162人,无锡25人,徐州40人,常州6人,苏州14人,南通8人,连云港22人,淮安12人,盐城15人,扬州9人,镇江4人,泰州11人,宿迁26人。具体各专业分布如下: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就业地区省内分布
6.2就业单位流向:
已经就业的411名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流向结构比较多元化,既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股份企业和个体单位具体分布见下表: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单位流向分布
单位流向 | 人数 | 百分比(%) |
机关 | 4 | 0.9 |
事业单位 | 4 | 0.9 |
三资企业 | 1 | 0.2 |
国有企业 | 8 | 1.8 |
自主创业 | 9 | 2.5 |
民营企业 | 382 | 92.9 |
已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多数集中在民营企业,所以中小型规模的企业占比重较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只占到3.9%,中小规模的企业占到了90%以上。
6.3就业行业流向:
毕业生的行业流向结构较为多元化,主要行业方向是在基层、在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等一线行业,其中生产制造业53人,批发零售73人,信息技术服务业32人,房地产建筑业10人,居民服务55人,交通运输业26人,住宿和餐饮业12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5人,具体数据分布见下表: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单位行业流向分布
6.4就业职业流向:
毕业生的职业流向结构趋于集中,大都集中于一线办事员,具体数据分布见下表: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职业流向分布
院系 | 专业 | 工作职位类别 | |||||
经济业务人员 | 金融业务人员 |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其他人员 | |||
经济与管理系 | 56 | 111 | 11 | 1 | 156 | 121 |
7. 用人单位评价
在对经济管理系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中,普遍认为该系毕业生能够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较好地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认为该系毕业生在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认为该系毕业生在工作责任心、个人品质、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8.毕业生满意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440位毕业生半年后的总体就业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为91% 。对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深感欣慰,因为就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下,再加之近两年经济发展并不乐观,我们却能有这么多学生顺利就业,并且不少进入知名企业,这实属不易,所以该系毕业生总体的就业满意度还是非常高的。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满意度水平 | 会计与审计 | 营销与策划 | 物流管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金融 |
非常满意 | 8 | 13 | 15 | 12 | 10 |
满意 | 32 | 26 | 29 | 50 | 36 |
基本满意 | 49 | 52 | 44 | 31 | 56 |
不满意 | 11 | 9 | 12 | 7 | 8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从整体的就业现状满意度调查能够看出经济与管理系18届毕业生总体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会计与审计专业:就业人数247人,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9%,较整体水平持平。
营销与策划专业:就业人数94人,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1%,较整体水平高一些。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人数37人,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8%,较整体水平略低一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人数29人,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3%,较整体水平略高一些。
国际金融专业:就业人数33人,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2%,较整体水平略低一些。
1.毕业生总数
2018届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总数为:489人。其中,女生149人,男生340人。
2.各专业毕业生分布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共分布于7个专业,工程造价专业218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113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33人,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37人,动漫制作与设计36人,广告设计与制作30人,新闻采编与制作22人。
3.就业率和升学
截止12月底,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共489人,就业456人,自主创业5人,升学人数57人,待就业24人,就业率95.09%。升学人数中, 17人为转本升学,40人为接本升学,升学率为11.6%。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各专业就业率
系部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人)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33 | 32 | 96.97% |
室内设计技术 | 113 | 100 | 88.50% | |
环境艺术设计 | 37 | 36 | 97.30% | |
工程造价 | 218 | 217 | 99.54% |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36 | 34 | 94.4%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30 | 25 | 83.33% |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22 | 21 | 95.45% | |
小计 | 489 | 465 | 95.09% |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今年共计17人顺利通过专转本考试进入本科。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专转本情况一览
专 业 | 2018年 专转本被录取人数 | 2018年 毕业生人数 | 专转本录取 百分比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3人 | 33人 | 9.09% |
室内设计技术 | 4人 | 113人 | 3.5% |
环境艺术设计 | 1人 | 37人 | 2.7% |
工程造价 | 6人 | 218人 | 2.6% |
动漫制作与设计 | 2人 | 36人 | 5.6%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1人 | 30人 | 3.3%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0人 | 22人 | 0% |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升转本情况一览
在正德所属专业 | 成功转本人数 | 专转本的院校 | 专转本的专业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3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
南京晓庄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室内设计技术 | 4人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环境设计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摄影 |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盐城师范学院 | 环境设计 | ||
环境艺术设计 | 1人 | 盐城工学院 | 环境设计 |
工程造价 | 6人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 环境科学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财务管理 | ||
淮海工学院 | 土木工程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土木工程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土木工程 |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土木工程 | ||
动漫制作与设计 | 2人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动漫 |
盐城师范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1人 | 三江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0人 |
经过对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升学分析得出:首先,各专业学生基本都选择了对口专业,但依旧存在跨学科专业的情况,南京本科学校分数较其他城市分数高20分左右,但依旧有14名学生考取了南京地区的院校,这一数据几近所有录取人数的50%。其次,该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视觉传达专业的直接对口专业,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业倾向于选择报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原因并非因为该专业适合就业,而是学生认为视觉传达的专业理论基础易于学习,将其作为报考专业回避高分数线的对口专业。再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今年也有学生参与到专转本考试中,但由于发挥失常,该专业无人被录取。
2018年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专接本的学生共计40人,其中有33人选择了南京艺术学院为专接本院校,入学专业为室内设计专业。另有7人在2017年大二阶段便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接本,这7人同样隶属于2018年升学人数的一部分,7人中有4人在室内设计专业学习,3人工程管理专业学习。
4.自主创业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2018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2%。
5.就业薪酬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学生平均月收入在2700元左右,其中最高收入可达8000元,最低收入在1200左右。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平均薪酬一览
专 业 | 2018年 毕业生人数 | 平均薪酬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33人 | 2500元 |
室内设计技术 | 113人 | 2680元 |
环境艺术设计 | 37人 | 2250元 |
工程造价 | 218人 | 3300元 |
动漫制作与设计 | 36人 | 2500元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30人 | 2630元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22人 | 3050元 |
6.就业流向
6.1就业地流向: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地流向分布
专 业 | 省内就业 | 省外就业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南京:25人 徐州:6人 盐城:1人 泰州:3人 无锡:2人 扬州: 1人 | 浙江: 3人 |
室内设计技术 | 南京:31人 徐州:8人, 盐城:2人 泰州:3人 无锡:2人 连云港:2人 扬州:1人 | 上海:3人 浙江:2人 |
环境艺术设计 | 南京:25人 扬州:2人 溧阳:1人 常州:1人 兴化:1人 | 上海:2人 北京:1人 |
工程造价 | 南京:78人 苏州:20人 徐州:27人 盐城:15人 泰州: 14人 宿迁: 29人 连云港: 19人 南通: 12人 无锡:10人 |
上海:4人 |
动漫制作与设计 | 南京:7人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南京:11人 无锡:3人 泰州:1人 苏州:1人 镇江:1人 | 广州:1人 北京:1人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南京:6人 徐州:2人 盐城:2人 苏州:1人 如皋:1人 |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学生大部分选择在省内就业,省外就业也主要分布在浙江、北京、上海和广州。经统计,只有17位学生学选择省外就业,站总学生数的3.4%。
6.2就业单位流向: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学生择业单位性质既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股份企业和个体单位具体分布见下表。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单位流向分布
单 位 性 质 专 业 | 国有企业 | 三资企业 | 民营企业 | 党政机关 及 其他事业单位 | 其他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3 人 | 2人 | 52人 | 0人 | 4人 |
室内设计技术 | 4人 | 2人 | 59人 | 1人 | 4人 |
环境艺术设计 | 0人 | 0人 | 42人 | 1人 | 0人 |
工程造价 | 15人 | 10人 | 217人 | 5人 | 30人 |
动漫制作与设计 | 0人 | 0人 | 16人 | 0人 | 0人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0人 | 0人 | 26人 | 0人 | 1人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1人 | 0人 | 14人 | 0人 | 0人 |
已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多数集中在民营企业,所以中小型规模的企业占比重较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只占到6.1%,中小规模的企业占到了90%以上。
6.3就业行业流向: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
序号 | 职业流向 | 人数 |
1 | 建筑工程 | 190 |
2 | 设计(助理设计) | 130 |
3 | 影视动画制作 | 12 |
4 | 教育培训 | 8 |
6 | 其他 | 64 |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建筑工程类岗位和设计类岗位,站该系毕业生总人数65.4%。影视动画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和小众性,使至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就业。由于艺术生的专业性,使得小部分学生从事了教育行业。
7.用人单位满意度
各大公司对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学生实习就业表现及系部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很高,认为需要进行长期合作。
8.毕业生满意度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对每个专业进行抽查取样调查,抽取样本合计192份,进行分专业问卷调查,抽样达到2018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3,全部采取不记名调查方式。依据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总体的就业满意度较高,其中超过85%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协议就业岗位表示“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满意度统计
专 业 | 抽样份数 | 2018年 毕业生人数 |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不太满意 | 很不满意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2 | 33人 | 14 | 2 | 1 | 5 | 0 |
室内设计技术 | 39 | 113人 | 20 | 13 | 5 | 1 | 0 |
环境艺术设计 | 18 | 37人 | 12 | 3 | 0 | 3 | 0 |
工程造价 | 95 | 218人 | 58 | 27 | 8 | 0 | 2 |
动漫制作与设计 | 5 | 36人 | 3 | 1 | 1 | 0 | 0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11 | 30人 | 5 | 3 | 1 | 1 | 1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2 | 22人 | 1 | 1 | 0 | 0 | 0 |
1.毕业生总数
2018汽车工程系毕业生总数为:80人。其中,女生4人,男生76人。
2.各专业毕业生分布
汽车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共分布于3个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23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1人、汽车电子技术6人。
3.就业率与升学
截止12月底,汽车工程系毕业生就业79人,有一人待就业,总就业率为98.75%。
汽车工程系各专业就业率
系部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人)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汽车工程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51 | 50 | 98.04% |
汽车电子技术 | 6 | 6 | 100% |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23 | 23 | 100% | |
小计 | 80 | 79 | 98.75% |
4.就业薪酬
目前汽车专业的就业薪酬高低不等,销售类的较高,维修保养类较低。维修保养类的平均薪酬在3000-5000之间,营销类的平均薪酬在5000-8000之间,业绩好的超过两万的也有。
5.就业流向
汽车工程系是我院典型的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的工科系,学制为2+1模式,两年学习,一年参与实习,所以在就业上专业对口相对较高一些,有46%以上的同学就业的岗位与所学专业相近或相匹配。有近54%的同学因个人、家庭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选择了其他行业。
6.毕业生满意度
汽车工程系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大部分同学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实习期间肯吃苦愿到一线工作,他们少说多干,多观察思考,为下一段就业积累经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学习,再加上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学生也会做横向比较,因此有些学生就会萌生跳槽的想法,对自己所做的单位和岗位的满意度大打折扣。
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总体较好,签定协议后能够在单位履行约定,完成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通过横向比较,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
2018届机电工程系毕业生总数为:122人。其中,女生2人,男生120人。
2.各专业毕业生分布
机电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共分布在4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38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40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42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2人。
3.就业率和升学
截止12月底,机电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共122人,就业120人,自主创业9人,升学人数1人,升学率0.8%,待就业2人,就业率96.49%。
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就业率
系部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人)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机电工程系 | 数控技术 | 38 | 37 | 97.3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1 | 40 | 97.56%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0 | 40 | 100% |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3 | 3 | 100% | |
小计 | 122 | 120 | 98.36% |
学号 | 姓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 |
15610126 | 谢非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数控技术 |
4.创业暂无
5.就业薪酬
通过对18届毕业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18届就业的 117 名就业的毕业生的收入情况,就业半年的时间,他们的月收入平均在2900元,最高月收入为6000元;最低月收入为1450元。其中,薪酬在2000元以下的有 10 人,2000元-3000元的有 27 人,3001元-4000元的有 58 人,4001元-5000元的有 20 人,最高收入6000元的有 2 人。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各专业平均薪酬分布
专 业 | 2018年 毕业生人数 | 平均薪酬 |
数控技术 | 38 | 355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1 | 3500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0 | 3800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3 | 3500 |
6.就业流向
通过对就业台账的梳理,发现机电工程系18届毕业生就业城市的流向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内,集中于南京、徐州、苏州、盐城等地,具体流向分布见下表。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地流向分布
城市流向 | 人数 | 百分比(%) |
南京 | 42 | 34.4 |
徐州 | 31 | 25.4 |
苏州 | 22 | 18 |
盐城 | 12 | 9.8 |
扬州 | 6 | 4.9 |
连云港 | 3 | 2.4 |
其他城市 | 4 | 5.1 |
合计 | 122 | 100 |
机电工程系除去1名升学和2名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剩下的本届117名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流向结构比较多元化,既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股份企业和个体单位,且后者较前者更多一些,具体分布见下表。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单位流向分布
单位流向 | 人数 | 百分比(%) |
民营企业 | 76 | 62.2 |
个体企业 | 35 | 29.9 |
三资企业 | 0 | 0 |
国有企业 | 4 | 6.1 |
事业单位 | 2 | 1.8 |
自主创业 | 0 | 0 |
科研设计单位 | 0 | 0 |
合计 | 117 | 100 |
机电工程系除去1名升学和2名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剩下的本届117名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行业流向结构较为多元化,主要行业方向是在基层、在生产制造、水电建设、管理与服务等一线行业,其中生产制造业48人,水电力工程业23人,房地产建筑业24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人,零售业11人,其他行业合计10人,具体数据分布见下表。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
行业流向 | 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百分比(%) |
生产制造业 | 48 | 39.3 |
水电力工程业 | 23 | 18.9 |
房地产建筑业 | 24 | 19.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 | 0.8 |
零售业 | 11 | 9.0 |
其他行业 | 10 | 8.2 |
合计 | 117 | 100 |
6.4就业职业流向:
机电工程系除去除去1名升学和2名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大都集中于一线的技术、操作、维修等方面的与专业相关度极大的工种,其中,技术人员38人,电工 30 人,操作工 17人,维修工12人,销售员11人,装备工8人,其他工种合计1人,详细比例见下表。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岗位流向分布
行业流向 | 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百分比(%) |
一线技术人员 | 38 | 31.1 |
电工 | 30 | 24.6 |
操作工 | 17 | 13.9 |
维修工 | 12 | 9.8 |
销售 | 11 | 9.0 |
装备工 | 8 | 6.6 |
其他 | 1 | 0.82 |
合计 | 117 | 100 |
为了进一步收集、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机电工程系毕业生总体评价、用人需求,对该系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该系教育、教学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基础材料,以适应高等教育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推进该系整体工作。该系对18届部分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共向10家典型用人单位发放问卷10份,收回9份,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调研数据显示,10家用人单位全部分布在江苏省,有9 家用人单位参与调研,其中5家单位是在南京。通过本次调查,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系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很多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对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普遍认为该系毕业生在政治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科跨度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比较好;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认为该系毕业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对该系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方面、对该系毕业生在公民道德素质及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通过对18届122位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我们看到这 122 位毕业生半年后的总体就业满意度( 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为91% 。
机电工程系毕业生满意度
专 业 | 2018年 毕业生人数 | 总体满意度 |
数控技术 | 37 | 95%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1 | 92%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0 | 87%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3 | 100% |
1.毕业生总数
2018届民用航空系毕业生总数为:150人。其中,女生58人,男生92人。
2.各专业毕业生分布
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共分布在4个专业。其中飞行技术专业6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33,空中乘务专业86人,酒店管理专业25人。
3.就业率和升学
截止12月底,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共150人,就业146人,自主创业1人,待就业4人,就业率97.33%。无升学学生。
民用航空系各专业就业率
系部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人)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机电工程系 | 飞行技术 | 6 | 3 | 50% |
航空服务 | 86 | 86 | 100% |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33 | 33 | 100% | |
酒店管理 | 25 | 24 | 96% | |
小计 | 150 | 146 | 97.33% |
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150人,其中飞行技术专业3名学生因暂未取得商业飞行执照,无法落实就业工作,酒店管理1名学生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工作,在家准备创业。
4.自主创业
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150人中有1人选择自主创业,占比0.67%。
民用航空系创业学生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联系方式 | 创业情况 |
1 | 朱建州 | 酒店管理专业 | 15351709666 | 涟水东美汽车服务部 |
5.就业薪酬
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转正后的税前月均收入为3302.38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2001-3000元(35.65%),3001-4000元(22.99%),4001元及以上(18.26%),说明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力。“三资企业”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3865.17元/月),“民营企业”次之(3415.82元/月);而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3165.56元/月。“民航运输业”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4866.00元/月),“旅游服务业、酒店行业”次之(3798.00元/月);而在“加工制造”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2528.60元/月。各专业平均月收入详见下表:
民用航空系各专业薪资情况
专业 | 单位类型 | 职业岗位 | 月收入(元) |
飞行技术 | 通航企业 | 直升机飞行员 | 7000~10000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器材公司 | 技术人员 | 2500~3500 |
航空公司 | 地面服务员 | 2500~3500 | |
航空服务 | 航空公司 | 空乘、空保、 | 5000~8000 |
机场 | 地面服务员 | 2500~3500 | |
酒店、邮轮等 | 服务员 | 2500~6000 | |
销售、技术服务企业 | 销售员、客服人员 | 2000~3000 | |
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类企业 | 客服、文员 | 2500~3500 | |
生产制造类企业 | 客服、文员 | 2000~3000 | |
教育培训、建筑、金融服务等企业 | 客服、文员 | 2500~3500 | |
酒店管理 | 酒店、餐饮、休闲类企业 | 服务人员 | 2000~4000 |
家居类企业 | 销售、客服、文员等 | 2000~3000 | |
商贸、金融、机关等企事业 | 销售、客服、文员等 | 2500~3500 |
6.就业流向
6.1就业地流向:
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江苏省内就业,省内就业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5%以上,尤其学校所在地南京,接收毕业生人数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4.23%;在苏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也超过15.09%;另外,选择到省外就业的人数占22%。
民用航空系毕业生就业地流向
就业区域 | 毕业生人数(人)及比例(%) |
江苏省 | 113(75.33%) |
外省 | 33(22%) |
航空服务类人才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杭州、江苏、上海这些沿海发达地区。
航空服务类学生在江苏顶岗实习、就业有很大的优势,拥有范围较为广阔的就业单位可供应届生选择,加之民用航空系长期以来的稳固的校企合作单位保底、专业教师与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做了有效的就业推荐,故该系学生普遍在江苏省的主要城市就业,例如: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常州市等。
服务类行业是毕业生流向最多的行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6.42%;其次文员,所占比例为18.01%;另外,销售、建筑业、技术人员以及制造业也是毕业生流向较多的行业,比例都在4%以上。
6.2就业单位流向:
民用航空系已就业毕业生的单位性质流向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流向民营企业,少部分学生进入机关和国有企业工作。
民用航空系毕业生单位流向
单位流向 | 人数 | 百分比(%) |
机关 | 2 | 1.3% |
国有企业 | 10 | 6.7% |
自主创业 | 1 | 0.6% |
民营企业 | 129 | 86% |
6.3就业行业流向:
民用航空系对照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打造民用航空类专业群,积极培育部分专业的“航空”特色,形成了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优势。该系已就业毕业生的行业流向统计数据显示,服务类行业是毕业生流向最多的行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4.32%;其次文员,所占比例为18.01%。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民用航空系毕业生行业分布
系别 | 行业 | 人数 |
民用航空系 | 工程技术人员 | 3 |
经济业务人员 | 1 | |
教学人员 | 2 | |
体育工作人员 | 1 | |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 6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67 |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 42 | |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 1 | |
其他人员 | 6 |
6.4就业岗位流向:
目前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150人中有137人从事与本专业对口工作,对口率高达91%。据调查发现,这些对口就业的学生中绝大多数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仍有4%的学生从事非专业内工作,他们中有人从事建筑类、物流类工作。
民航系毕业生职位流向分布
专业 |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
飞行技术 | 驾驶直升机、机电维修类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技术人员、地面服务员 |
空中乘务 | 空乘、空保、地面服务员、销售员、客服、文员 |
酒店管理 | 服务员、领班、主管、经理、总监 |
从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在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及团队协作等方面,多数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优秀率62.36%,称职34.46%,基本称职3.18%。详细情况见下表:
民用航空系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
序号 | 评价内容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1 | 思想政治素质 | 44.42% | 43.48% | 10.25% | 1.85% |
2 | 专业知识能力 | 42.5% | 42.5% | 13.75% | 1.25% |
3 | 工作积极主动 | 45.80% | 35.3% | 17.55% | 1.35% |
4 | 实际操作能力 | 34.22% | 42.28% | 17.25% | 6.15% |
5 | 胜任工作能力 | 40.5% | 46.5% | 10.5% | 2.5% |
6 | 工作认真踏实 | 67.52% | 30.36% | 1.90% | 0.22% |
7 | 社交协调能力 | 50.63% | 38.27% | 7.26% | 3.84% |
8 | 总体表现 | 36.42% | 47.59% | 14.09 | 0 |
8.毕业生满意度评价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毕业生共计150人,发出调查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平均回收率为97.39%,基本能反映民用航空系2018届毕业生的整体评价。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酒店专业、飞行技术专业组织工作很好,回收率高。2018届毕业生对系部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满意率较高,满意及基本满意率为94.06%,比2017年度提高了2个百分点,其中满意率为40.8%、基本满意率为51.26%、不确定比率为5.31%、不太满意1.55%、不满意1.08%;男、女生满意率分别为27.8%、50.8%,基本满意率分别为63.8%、42.1%。
我院顶层决策机构是院长办公会,每年讨论研究就业工作都在两次以上,对就业工作进行顶层谋划。院长每年两次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都要就就业工作作重点部署,要求全体教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参与就业工作。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经常召集有关部门、单位研究、部署就业工作,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分析研讨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利用每月一次的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副主任例会进行就业工作指导与培训,交流就业工作经验。
学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和日常性工作来抓,并将其纳入了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重要议程,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作为各系工作评估和领导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为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出台了就业工作的考核和先进的评选办法,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评比2018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通知》、《2018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考评细则》等,学院重视就业过程与结果统一,量化考核,并对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勇于创新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号召全院广大教职工都来关心就业工作,努力构建我院“全员参与就业,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格局。
(1)夯实职业规划基础,加强就业教育
学院重视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就业与创业教育。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状况,重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全程化,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夯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在新生入学教育和一年级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作为重要的内容,以帮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选定职业目标,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为走上工作岗位,成就事业,打下良好基础。我院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辅导工作,2010年,我院引进CareerSky在线职业规划系统,供全院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测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发掘自我潜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院已举办九届院内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连续八年参加江苏省职业规划大赛,八年共有14人获得省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其中10人获得“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称号(省民办高职院校唯一),6人获得省二等奖,4人获得省三等奖。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省职业生涯规划的评审专家的高度好评。
对二年级、三年级学生,通过不断完善多途径的就业辅导,重点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一是开展了就业指导课、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创业导师、企业高管进校园进行系列讲座等活动。就业指导课由基础教育系主抓、学生处协助、各系领导和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资源可以共享,而且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课堂纪律更加利于管理,从而提高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另外2017年6月开始邀请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南京中华财经进修学院为我院学生开展在大学生创业意识(GYB)培训,到目前已经有1000多名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了由人社局发的GYB的证书。同时为了促进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就业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建设,如无人机教室、初级会计师实训基地、会计师班教室、家装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飞机模拟舱训练中心,促进教育教学与专业实践平台共享。此外,组织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对创业社团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创业指导。
二是发动全员参与就业指导服务。任课教师从本专业发展方向、就业岗位、就业前景,为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结合专业课教学,教育学生认清专业课与就业的密切联系及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辅导员时刻关心学生的就业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提供有效帮助。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学院加强“一师一企”模式,并制定了《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一师一企”制度管理办法》,并成立“一师一企”认定、考核小组,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学年度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教师个人考核内容。以此来激励全院教师为开拓学生的就业市场。管理办法中要求每位教师主动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单位与学生对接,推荐学生去该单位实习、工作、就业。 “一师一企”工作开展以来,学生就业与专业对口率稳步提高,它带动了教师积极性,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尝试,并开创了学生就业新局面。
四是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学院常年开展第二课堂(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活动,择优申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每年下半年开展申报、立项评审工作,立项后,项目所在系(部)负责中期检查。教务处根据各立项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要求和中期检查情况,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于省级项目按《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要求,按时在指定平台提交检查表,教务处进行跟踪管理。学院制定了《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办法》,对完成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学生,允许冲抵公共选修课4个学分,对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助,激发师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同时
(2)建立特殊困难档案,开展有效帮扶活动
学院重视帮扶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认真做好帮贫助困工作。除在助学金、勤工俭学方面帮助困难毕业生外,我院重点对家庭困难且择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优先推荐就业工作。各系建立了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档案,开展有效的特殊帮扶活动,如给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做专门的辅导,通过采取多次推荐就业、个别谈话、就业心理疏导等方式积极帮助特殊困难毕业生进行就业。
学院重视就业市场的开拓,积极联系与学院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大力搭建高质量对口就业平台,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
一是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如:南京集成电路研究所、五洲制冷集团公司、总参第六十研究所、五十五所、中兴通信、西门子机电有限公司、苏宁电器、江苏宝洁有限公司、金陵药业、中电熊猫等,一方面了解我院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了解企业的需求,听取企业对我院人才培养的意见;另一方面向企业介绍我院的发展与教学改革,邀请他们来校挑选学生。2018年固定就业基地76个,新增就业基地18个。
二是创建多样化校企合作定向班。我院探索校企合作模式,近几年先后与北大青鸟中博软件学院、极度航空科技公司、苏宁电器、中升奔驰、江苏宝洁有限公司、江苏大剧院、海航航校、钟山宾馆、南京禄口机场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及定向班。我院无人机、物流、数控、汽车维修、空乘等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合作单位实习就业,有力地解决了学生专业与就业对口问题,为对口就业打通了道路。
三是不断改革招聘会组织形式,提高招聘会签约率。除举办大型的“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以外,为使招聘工作更具针对性,更加注重举行专场中小型招聘会。就业办与各系每年都联手举办30余场相关专业专场招聘会。计划今年10月份为“专场招聘月”,由各系依次举办3场高质量对口专场招聘会。
四是加快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引进了91JOB就业服务系统,提高了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多途径收集就业信息,运用多种形式及时、公开发布,实现信息发布、就业咨询、职业测评、远程招聘,建立院、系两级人才需求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使就业指导、咨询、招聘服务工作及时、准确、高效、快捷。我院与省、市人才交流中心、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领航人才市场、金职人才中心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各类校企联谊活动,及时获得人才需求信息,通过学院就业网站、招聘信息专栏及时发布。我院就业网站内容每两周更新一次,每学年收集并公布的需求岗位数达到应届毕业生人数的3倍以上。
我院每年都编印《毕业生服务手册》,内容包括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工作日程、就业工作流程、就业手续办理、求职技巧及就业常用联系方式等内容,为毕业生提供好就业资料服务。为每名毕业生发放学院毕业生推荐表,用以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每年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宣传、推销学生。通过参加兄弟院校的校园双选会、走访用人单位等形式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学院还注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不仅了解学生对学院的评价,同时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提供参考,使学院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通过对18届毕业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18届就业的毕业生收入情况,就业半年的时间,他们的月收入平均在3110.8元左右,最高月收入为20000元左右;最低月收入为1200元左右,在省内同等高校排名前十。其中汽车营销、电子通信、艺术设计与动漫制作在我院平均收入排名中占前三。
我们同时也对其进行了专业相关度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包括非常相关和基本相关)为84.03%,也就是1554位毕业生中有1305位毕业生的工作是与本专业相关(包括非常相关和基本相关)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主要体现在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工作兴趣等职业自身的因素认可度并不高,其次便是对专业相关工作的劳动力强度,以及工作时间制的不满、需要经常出差、频繁调动,如有些工作虽与专业相关,但是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而且还需要值夜班,学生认为自己适应不了这样的工作,因此会放弃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通过对18届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我们看到毕业生半年后的总体就业满意度( 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为90.27% 。对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深感欣慰,因为就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下,再加之近两年经济发展较之以往略有迟滞,我们却能有这么多学生顺利就业,并且不少进入知名企业,这实属不易,所以我院毕业生总体的就业满意度还是非常高的。
为了进一步收集、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体评价、用人需求,对该系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院教育、教学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基础材料,以适应高等教育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推进该系整体工作。我院对18届部分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
通过和企业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学生在各就业单位的总体表现都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他们政治素质高,工作中态度端正,吃苦耐劳,勤学好问,责任心强,注重团队合作,企业的满意度较高。
在对该系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能够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较好地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认为我院毕业生在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认为我院毕业生在工作责任心、个人品质、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用人单位强调,作为一名毕业生,在校期间要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要涉猎各行各业,有广阔的眼界和知识面。现在企业的用人,不仅需要专业素质高,更要实际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因此有企业提出希望我院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多方面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样有利于他们在企业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学校培养学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就业。就业率是学生质量和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也将反作用于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只有把学校的就业情况在招生时向考生宣传清楚,考生才会在报考中打消顾虑,积极报考。
我们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全省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及学科发展情况,进行招生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建立与就业体系的联动机制,适时调整每学年不同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在保证基础学科基本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向社会需求比较旺盛、就业形势良好、学科竞争力强的学科、专业扩大招生数量。
从多渠道入手,加大招生宣传,将就业成果渗透至招生宣传的方方面面。
1.要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以就业成果促进招生。就业情况是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的直接体现,就业问题往往是吸引家长和学生的关键点,就业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招生的成败。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可以为招生宣传增加砝码。
2.要抓特色、树品牌,促进招生。品牌效应在招生中的优势不言而喻。只有发挥品牌专业优势,才能够在招生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生源。在招生中加强品牌专业的宣传力度,强化特色优势,促进专业做大做强,最大程度发挥品牌效应。
3.要提高自身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靠实力吸引生源。近几年,招生形势日益艰巨。学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建设力度,创新教学管理思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源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口碑相传,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更多地被社会认可。
4.要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场咨询会、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学校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学校进行宣传。编印多种招生材料进行多方位宣传,邀请考生和家长来校参观,介绍校情,答疑解惑。
绝大多数专业设置合理,专业目标明确,培养的学生确实在为地方经济服务。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大、对就业现状满意度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瞄准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力争在现有专业群领域或专业大类领域内申报设置若干新专业,形成专业建设新的增长点。学院始终围绕市场需求来调整或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招生计划,增设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停招人才饱和的专业。我院近两年新增加五个专业,分别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固定翼机驾驶技术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并根据就业情况,停招了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的通信技术专业。学校新设置专业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实际,围绕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优势,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以达到提高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促进我院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在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指导下,我院圆满完成了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总结过去我们充满信心,展望未来我们倍感责任重大。在201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优势,努力弥补工作中的不足,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竭尽可能稳定高的就业率,提高协议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开创我院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