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 2023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3-03-23 浏览:

目       录

职业教育不是备胎. 1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八大路径... 4

职教数字化的发生逻辑和推进策略... 7

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 10

课程思政建设要在“精准细实”上下功夫

思政融入班级管理 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要“形散而神不散”

跟着产业变化走,让校企都“有利可图”

深化职普融通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以科教融汇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

把课堂“搬”到现场去 让教学“活”起来

代表发声: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代表建言:职业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代表建言:把职业教育“秀”给社会看

多举措提高职教吸引力 助力职业教育“强起来”“活起来”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须升级管理标准

牢记“三个务必”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建“四链”融合职业教育新生态

坚持五种思维,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从分段到一体:五年制高职的发展逻辑与时代价值



职业教育不是“备胎”

——访瑞士驻华大使馆科技与教育参赞何辉

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以“适应与改变——重塑我们的教育”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于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瑞士驻华大使馆科技与教育参赞、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中国区CEO何辉在年会上围绕着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的职业教育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何辉说,瑞士的职教体系因与时俱进而受到青睐,瑞士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

瑞士职教体系的特点

何辉强调,瑞士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可以从四个关键词入手。

一是高效。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非常系统的职业培训和认证体系。在接受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之后,学生们的职场竞争力很高,因此能成功地开启职业生涯。

二是实际。在瑞士,职教体系是由企业来负责安排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学徒一周里有3至4天是在企业进行实习,只有1至2天在校学习。学徒在企业学到的是最新、最实用的职业技能。与此同时,企业会依据工作需求,招收他们认为合适的学徒,这最真切地反映了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

三是灵活。瑞士的职教体系与科研学术体系并行不悖,没有壁垒,学生可以在两个体系自由切换。学徒根据具体的工作实践可以转为大学生身份进行相关学术研究,而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职业需求转为学徒工接受职业培训。

四是共管。企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三级系统共同出资,共同管理整个职教体系。因此,学徒能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得到从抽象理论到具象实践的全面提升。

职业教育深受欢迎

对于瑞士年轻人来说,职业教育绝不是“备胎”。何辉说,在很多地方,职业教育或许只是一些上不了大学的年轻人的无奈之选,但在瑞士并非如此。特别是,瑞士的学生愿意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与这一体系的高度灵活性不无关联。先是读职校当学徒,然后转而去读硕士甚至是博士的案例也有不少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基于自己的兴趣,从学习一项技能开始进入社会,是个很好的开始。学生只要选择了学习自己喜欢的技能就意味着,他不会轻易被就业市场抛弃。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学的就是自己兴趣所在的领域,这一行业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其一生为之耕耘的沃土。不过,成为热门职业的学徒本身也要面临不小的竞争,这就需要职教体系灵活多变,让学生保有从一个行业的学徒转向学术研究或其他行业学徒的可能性。

与时俱进的教育变革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关。在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以前,一个人未来能做什么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循着“子承父业”的路线发展的,这也决定了早期职教体系的一些特点。还有,一个匠人的孩子一边在家里的店铺给父亲当学徒干活,一边也要去学校读书,于其而言就是“双轨”并行。父亲可能希望这个孩子去学校学的东西能在技术上或者经营上帮到家族企业,孩子想学的东西可能和父亲的意愿相合也有可能相悖。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本身教育体系能在职业和学术的两个轨道上不停切换。因此,教育体系的发展就应该适配这种现实需求。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种需求,才出现了学徒工背景的研究生,而大学系统也出现了应用科技大学这样的学校。

瑞士的职教体系是由企业来主导教学内容的,而企业对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趋势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企业会快速地调整教学内容,并把对调整和改革的建议及方案上报给州及联邦政府,以便国家行政部门能合理运用综合治理权力,让某一行业或体系的升级与新变革能得到其他关联体系的支持与适配。

来源:《光明日报》   2023.2.23  记者 :李盛明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八大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职业教育主动贯彻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要呢?新冠疫情像一个放大镜让人们看清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很多短板,比如,教育理念落后、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不足、拿来就能用的数字教学资源欠缺,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落后、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政校行企未能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等。职业教育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办学模式培养适合工业经济时代需要的单一技术和技能的人才,那么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必将面对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

对于在大变局之下出现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职业院校要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驱动者,并提出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四个维度:制定学校创新发展战略、实现教与学流程再造、创新研发与社会服务功能、构建校企合作创新生态系统。

那么职业教育创新如何落地实施呢?为此,提出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八大路径。

第一,推进治理制度的数字化转型。职业院校应该从学校层面制定治理制度、数字基座、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教师能力、教学改革、学生素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10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举措。

第二,推进专业与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开发专业与课程数字化转型标准、新形态数字教材与教学资源、数字化实训体系、新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以及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多渠道和方式,全面提升专业与课程的建设质量。

第三,推进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建设。为教师开发数字化培训课程和项目,打造全周期培训体系,此外还需要建构职教教师数字化能力模型,开发教师数字化能力评价标准与证书,以期重构数字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第四,推进学生数字素养与能力培养。要建构学生数字化素养框架,为学生开发包括数字素养的通识核心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类型的数字素养通识课程。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学生的数字素养评价标准与证书,为数字素养的科学评价提供权威标准与方法路径。

第五,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一方面,需要鼓励政校行企多方联动,打造职业教育合作长效机制与平台,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头部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产业趋势分析和未来能力预测,探索数字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范式,让校企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第六,推进数字基座建设。为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智能环境,需要从数字教育设施体系设计、数字教育平台、智慧校园、虚拟仿真实训室、网络学习空间等方向推动数字基座建设。

第七,推进数字化转型研究与社会服务。一是加强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和产业商业模式重构研究;二是实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三是面向在职劳动力提供数字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面向弱势群体提供数字技能公益培训,以建立终身学习的数字化教育平台。

第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内外合作网络建设、加强数字政策与战略对话,开展新理念、新战略、新标准等专题交流,以弥合数字鸿沟、共同推动全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助推中国职业教育步入世界职教舞台中央。

总而言之,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利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转型,而不是技术。职业院校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就必须转意识、转组织、转文化、转模式、转方法,整个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分层推进,全员参与,才能推动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2.27  杨欣斌/文

 

职教数字化的发生逻辑和推进策略

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结构与规模。对于与产业联系最为紧密,在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梯队培育方面扮演基础性、战略性角色的职业教育而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建设,不仅赋予其时代新使命,也使得数字化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重构适应性发展生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发生逻辑并采取有效的推进策略对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发生逻辑

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使得自身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与创新均是产业领域变革和教育领域变革共同驱动的结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也是源于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和教育领域的数字化的共同推动。

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是职业教育数字化最活跃的拉动力量。职业教育数字化旨在通过数字时代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的职业教育化,获取有助于职业教育理念更新、结构优化、功能升级、生态重构的先进性能量,以新方法论的重塑,实现技术链、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是职业教育数字化的总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时代使命。数字时代教育的核心诉求在于通过营造个性化、灵活性、包容性、终身性的教育与培训新生态,培育具备数字社会生活能力的数字公民和胜任数字化工作世界工作任务的数字劳动者。教育数字化行动战略具有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全面性与协同性,由此使得职业教育数字化成为教育数字化行动战略整体推进的要求。

职业教育数字化的推进策略

职业教育数字化的持续推进,需结合提高战略认识,更新发展观念,夯实实践策略,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深入理解数字化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中的新使命。一方面,充分认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与充分就业的潜力,尤其需要在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重新认识职业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使命;另一方面,挖掘数字化在革新职业教育现代化方法论方面的潜力,尤其是在理念和方法层面,建立基于数字化与现代化融合推进的全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树立理性发展观,将职业教育数字化落实落地。首先要立足当前数字化发展成就与挑战的全方位考察,基于新时期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需求,在国家、地区和职业院校不同层面制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可分步实施特征的数字化行动方案;其次要立足不同地区产业经济数字化方向与水平以及不同地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的差异,避免盲目跟风、贪大求全与简单复制,确保数字化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再其次要立足国家、地区、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多个层面和教学、学习、管理、服务、生活等多方面,坚持应用至上的基本原则,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制定涵盖多方面协同实现的数字化整体行动策略,避免实践开展的点状思维与孤立思维。

抓住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实践要点,实施多主体协同的推进策略。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政府需要在总体部署的基础上,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需要倾斜性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数字化工作,提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兜底性保障。要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引导行业、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数字化,营造多主体协同推进的积极格局。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首先,通过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的数字化,全方位推进教学数字化,创新教学模式,持续提升数字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加强数据治理能力,推动职业院校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管理模式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同时,促使职业院校的教育服务从单一服务向系统服务转变,从单点服务向全过程服务转变,由服务群体向服务个体转变,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再其次,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融入数字校园建设,贯彻安全、绿色理念,通过升级校园网络、数字校园建设云化部署、建设大数据系统、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创建智能化学习工厂、建设物理环境与数字环境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等,夯实职业院校数字化的“数字基座”。

对于职业教育师生而言,需要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数字化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自我激励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加强教师发展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增强教师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与动机,支持教师深入参与数字化教学改革及研究,持续提升数字时代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7  韩锡斌/文

 

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办学方向上强化“三种意识”、在组织建设上形成“三个覆盖”、在思想建设上守牢“三个阵地”、在队伍建设上做到“三个结合”,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强化“三种意识”

强化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意识。民办高职院校要做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校有机统一,把党的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学校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真正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科学研究的学术方向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

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要保证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党员干部要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在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中,切实履职尽责,从师生利益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健全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强化引领意识。党员干部要树立“走在前”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民办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围绕学校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师生的关切点抓党建,将党建品牌转化为学校和师生发展的竞争力和内驱力,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共识。

形成“三个覆盖”

覆盖教学单位。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师生、服务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要逐步走向规范化,党的组织体系要健全,要做到基层党组织“应建必建”。党总支要建在二级学院,党支部要建在专业(群)、年级,要在特色专业和重点领域成立基层党组织。采用层级管理,实现“学校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将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党建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

覆盖公寓社团。大学生公寓和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公寓和社团中建立临时党组织、开辟党员活动室、设立师生党员联络站,延伸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终端,打通了学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党建工作。

覆盖顶岗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相对集中的公司、行业、区域建立临时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加强校地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党员预备期考察和教育管理,增强党员身份意识,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守“三个阵地”

坚守课堂教学阵地。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有机融合,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强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坚守校园文化阵地。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注重把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点、成长规律和时代脉搏,围绕思想引领有高度、情感共鸣有温度、文化浸润有深度、活动感召有效度的建设目标,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红色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如盐溶于水般融入校园文化。

坚守社会实践阵地。社会是锻造优秀大学生的熔炉。要聚焦学生发展需求,强化实践育人导向,通过开展“红色寻访”理想信念教育、“绿色志愿”责任担当教育,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做到“三个结合”

党务和业务相结合。党的建设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方向盘”和“助推器”。要充分发挥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的作用,深化党建与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内部治理深度融合,推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在工作设计上,要找准切入点,打造若干围绕中心工作的党建共同体,使党建和业务联动提升;在内容安排上,要贴近学校师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使组织活力得到有效彰显;在支部设置上,要使组织建设和学校发展精准对接、一体推进。

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党员干部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政治素养、能力水平、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民办高职院校党员干部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工作能力相对较弱。民办高职院校除建立党员干部准入机制外,更要着力构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要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培优计划,增强党员干部的价值认同,明晰党员干部的成长路径,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发展体系,分层分类帮助党员干部锻炼成长。

考核和激励相结合。要建立党员干部“业绩大数据”,将政治素养、业务实绩、述职述廉等作为考核激励的重要依据。坚持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在评优评奖、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中向政治素养好、综合素质高、工作成果实、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党员干部倾斜。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2.23  谢鑫/文

 

课程思政建设要在“精准细实”上下功夫

课程思政的理念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历经7年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化,着力点日益清晰,在全国高校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课程思政建设也进入了全面跃升的新阶段,我们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新挑战,有针对性地发力,“精”“准”“细”“实”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精细具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覆盖”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要针对课程思政目标分解不清晰、体系覆盖不全面、环节落实不具体的问题,实现全目标融入培养方案、全方位进入教学体系、全环节纳入具体要求;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层层递进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育人目标上,并结合各专业和每门课的不同特点,体现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营造“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思政氛围;要精心打造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思政元素衔接,构建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将课堂教学、教材编审、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等各环节,教学日历、教案课件和实践任务书等各载体,纳入具体要求,植入思政点,增强可操作性,避免课程思政成为空谈。

准确定位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禀赋,创建“三融入”的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要针对课程思政特色不鲜明、思政素材同质化、课程融入不契合的问题,分类深挖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思政内涵,公共基础课注重融入科学精神和核心价值,专业课着重融入职业素养和使命担当,实践课侧重融入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要结合学校历史与专业定位,通过挖掘校史校友故事、特色案例、典型行业事迹等,赓续特色基因,找准蕴含的特色思政元素,使之成为课程思政素材的宝库和源头活水,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特色和鲜活性。

细节展示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创建“三名”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要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不落地、教学过程不生动、资源共享不充分的问题,摒弃课程思政教学的纸上谈兵,以名课示范促思政元素优选、以名师引领促教学方法多元、以名片彰显促思政品牌树立。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行业特色学校,拥有一批交通领域顶尖课程,思政教育中,学校立足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制造强国、乡村振兴)、重大工程(川藏铁路、雄安建设、京张高铁、北京冬奥会、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专业特征与特色,提炼行业发展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强化名师的示范引领,将名师公开课观摩、最美课堂示范、教学竞赛点评、教学方法推广等方式常态化,为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与时俱进提升教师育人能力。还可以把名师、名课,以及学校王牌专业的教学资源,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创设专门汇聚展示平台,以学校为基础辐射全社会,形成具有学校及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

实效考核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建立“三结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要针对课程思政评价不全面、育人作用不突出、育人成效不显著的问题,制定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评价办法,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相结合,建立健全“学校评课程、督导评课堂、教师评达成、学生评成效”的多元评价机制;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评审评估、评优评先、晋升晋级和教学奖励,构建“成果有奖励、项目有资助、集体有荣誉、个人有获得”的四类激励保障机制。例如,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成功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他们将思政素材融入方案和课程,作为评价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机制上,创建“课程思政典型课程(案例)评价标准”,设立多元参与主体和标准,尤其在学生评教中重点突出课程思政教育实效;形成课程思政多元评价和考核机制,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成效纳入课程评选及院部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院、校二级专项督导机制,重点对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实施专项评价;同时每年精选教学典范,发挥标杆示范作用。

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新征程上,我们应当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一以贯之,持续推进,促进高校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落细。

来源:《光明日报》  2023.2.28   高晓莹/文

 

思政融入班级管理 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辅导员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积极抓好辅导员思政教育,引导其将思政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在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

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政策机制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保障辅导员数量,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师比,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同时,关注辅导员成长,助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根据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变化建立完善的考评、晋升机制,调动辅导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学院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拔辅导员,严格把关辅导员的选拔、招聘、考核和培养,制定了辅导员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积极拓宽辅导员的发展空间,大力支持和鼓励辅导员攻读更高的学位,鼓励辅导员从事与学生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增强职业自信。动员辅导员加强学习,把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思政教育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在高校众多工作中占据比重较大,需要辅导员投入较多精力与时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引导辅导员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时,转变以往固有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开展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两项工作。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均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式巧妙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良好的管理氛围,促进了思政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管理效率及效果,同时还强化了思政教育成效。 

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教育队伍

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及其取得的成效与教育队伍、管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关系。因此,无论是学生思政教育还是面向学生的日常管理,均需要一支具备过硬综合素质的教育管理团队。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进行调查考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考评未通过、考核不达标的辅导员不得上岗。同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约束来落实相关工作。此外,学院积极吸收新鲜血液,充实教育管理团队,积极引进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教育管理人才,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优秀的管理经验来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并对优化后的教育队伍实施作风建设与思政建设,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管理优秀、理念先进的教育管理队伍,从而带动学生思政教育水平与日常管理工作质量的共同进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策引导和职业能力提升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职业荣誉感、职业自信感,强化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担当。

融入日常管理,着力提升教学成效

大学生身处多个组织与团体,小至宿舍寝室,大至班级,小的团体组合成大的集体。学生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创造和谐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将思政教育方针与指导思路融入学生具体生活,让学生认识到集体是一个“大家庭”,离不开每一名成员的付出与自我约束,成员应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学校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社团、学习小组等,推动思政教育的广泛开展。

“大思政”背景下,辅导员不仅要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职业道德高尚、价值观念科学,还要有职业规划和目标,才能真正地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领路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发挥思政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实现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14  橐云婷/文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要“形散而神不散”

和其他类型学校相比,职业院校实习教学比重较大,特别是校外实习学生较多,实习时间较长,专业类型复杂,学生分布区域、企业较为分散,学生实习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难度极大,安全隐患较多,安全风险较大。因此,职业院校学生校外实习安全管理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应高度重视,有效谋划。

首先,树立系统的安全教育观,建立长效机制。安全决定成败,生命重于泰山。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校外实习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树立系统的安全教育观,建立安全教育、管理的机制,包括人、物、环、管等要素,避免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上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为根本原因的事故发生。树立本质安全的科学观,从本质上实现安全,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通过追求人、机器和环境的安全和谐统一,使发生事故成为偶然,不发生事故成为必然,“软”“硬”兼施,消除“天灾”,避免“人祸”,做到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其次,安全教育培训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由于职业院校的特殊性,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在企业的实习时间较长,且大多在生产一线实习,学生分布面广量大,因此有必要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关口前移,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在学校完成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内容丰富,创新形式,切实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再其次,明确学生双重身份,用好校企双边资源。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较长,又是在籍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与企业的双边资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切忌“放羊式”管理,避免“盲区”与“失控”状态。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方安全职责。企业与学校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防范学生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同时,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如天。学校和企业双方都要把学生当作“自家人”,而非“两不管”,要畅通信息、加强沟通、加大力度,学校、企业、学生、家长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使学生校外实习安全管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确保长治久安,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2.21  张允志/文

 

跟着产业变化走,让校企都“有利可图”

教师下企业容易变成“走过场”,技能大师去职校授课的机会也不多。在实践中,由于产教融合涉及多个主体,相关合作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产教“融而不合”的情况依然存在。多名代表委员呼吁,尽快建立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内的多元合作机制,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真正同频共振。“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不配套,是目前我国多地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不过在实践中,由于产教融合涉及多个主体,相关合作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产教“融而不合”的情况依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呼吁,尽快建立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内的多元合作机制,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真正同频共振。

产与教、校与企存脱节现象

产教融合,企业与学校间的人才交流必不可少。不过无论是教师下企业还是大师进校园,都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据张运凯委员介绍,2019年以来高职院校招生数量明显上升,这大大增加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不少老师每周课时达到20多节”。在这种情况下,下企业很容易变成“走过场”。

此外,因为并非所有专业都与对口企业有合作关系,有的老师即使有热情,也可能无的放矢。

根据政策引导,近年来不少企业的技能大师将工作室搬进了职业院校。但由于自身工作繁忙,“大师们”去学校授课的机会并不多。另一方面,让高技能人才进校园无疑减少了他们的生产时间,站在企业的角度这并不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

了解需求才能有效供给

根据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规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实行“政府统筹”“地方为主”。“但在现实中,产教难以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在协调各方的工作上尚有不足。”江天亮代表说。

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涉及主体包括发改、工信、税务等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及职业院校。江天亮代表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目前许多地方各主体间横向沟通欠缺,“如果一所职业院校的校长无法掌握当地未来5年内产业发展规划的详细信息,自然难以提前培养相关人才。”江天亮说。

然而,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老师走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职业路径,缺乏实践经验,用技术服务企业的能力也比较弱。在张运凯委员看来,这是一直以来不少企业对产教融合少有热情的重要原因。

产教融合不深、不实,还与目前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相关。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乐指出,根据现有职称晋升规则,国家级科研项目往往比产学研合作项目更有“含金量”,这就使得不少有学识的职业学院教师不愿在产教融合中投入精力。

把立足点放在企业一边

“畅通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是破解困局的前提。” 在江天亮代表看来,只有当职业院校按当地产业规划开设专业,根据产业布局对不同专业进行有差别的投入时,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才算走上了方向一致的轨道。

把产教融合的立足点放在行业和企业这一边,是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的呼吁。职业院校与企业间可试点“双元制”教学模式,双方共同制定授课内容、学生毕业标准,加大学生实践课程的比例。

在贾亮代表所在的阜阳市,改革正在推行。该市推出了“三转四像”办学模式,“即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

受益于这种模式,阜阳市职业院校成为市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企业落户前后,相关专业就已经在学校办了起来”。

“汽车产业升级快,但过去几年,我们的课程设置始终跟着行业变化走,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几乎达到100%。”贾亮代表不无自豪地说。

来源:《工人日报》  2023.3.8   记者 罗筱晓

 

深化职普融通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将推进职普融通作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举措,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职普融通的稳定落地和高效推进,将有力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培养造就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青年学徒,步入社会后逐步成为我国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抓住职普融通的机遇,精准推进专业人才培育,卓有成效地推动了特色办学,探索出一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聚力培育职业意识 ,创新职普融通模式

职业意识是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评价、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总和。全方位的职业意识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增强学生职业认同。

一是资源共享式。整合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与中小学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让青少年在职业情境中了解职业,体验职业角色,感受职业生活。

二是课程共建式。和普通高中及中专院校联合开设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职业技能、综合实践等课程,在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文化素养。

三是交流互动式。和普通高中根据各自的师资队伍优势,建立校际教师交流制度,开展校际教学、协同申报教科研项目等教育教学交流活动,设计开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是衔接培养式。纵向贯通,畅通学生升学渠道。

五是学籍互转式。开设职普融通实验班。学生第一学期在职业高中学习。经申请并统一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合作的普通高中就读。第二学期开始,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读普高课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选择合作职业高中的专业就读。

积极推进协同发展,构建融通课程体系

中国特色学徒制强调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职业院校是发挥协同作用的主体,校企协同围绕企业技术岗位应具备的胜任能力、企业文化价值观两个维度开展学徒职业标准制定,并通过职业能力清单的方式输出。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考核评价等的设计和开发密切关联,是学徒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

推进职普课程协同发展。将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有机融合,分层分类构建融通课程。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渗透和强化职业习惯,培养职业兴趣、劳动习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应实现横向融通。

抓实“双师型”教师培养形成联合培养模式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产教融合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有效路径,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载体。

建立职普教师联合培养机制。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保证职普融通育人质量的决定因素,应充分挖掘职普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各界优质师资力量,保障职普融通课程开设。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普融通是关键。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2.24  宣慧/文

 

以科教融汇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

科教融汇,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是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贯通。就职业教育而言,就是将科技力量融入技能成才育人模式,培育具有科学技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科教融汇意味着“科学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新模式,这一创新性的表述是对职业教育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职业教育不能只是为企业提供一般性的劳动力,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培养更多能为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在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上,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所以,职业院校要主动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大胆尝试,勇毅探索,把科技、教育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科教融汇落实到职业院校具体的行动中,必须找准“科”与“教”的契合点,探索科教融汇实施路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职业教育要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育人规律,坚持类型定位,深入推进科教融汇,将科技创新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服务,在学校合作办学、育人成效、体制机制上树立科研导向,让教师“做科研”,学生“学科研”。

在办学模式上深化科教融汇。职业院校必须牢记“职业教育是距离产业最近的教育”,必须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凸显科教融汇。要在顶层设计上守正创新,积极引进企业进行多元主体共同办学,实行“厂内设校、校内设厂、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办学模式,倡导每个二级系部建设一个产业学院或教学工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一个订单班,在校内开设企业实训、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办学共同体。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将企业科技创新元素引进教学课堂,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投入企业进行转化,实现科技+教育的供需耦合。

在育人方式上深化科教融汇。新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所以,职业教育中的科教融汇不是培养科学家,不是单纯争取科研项目、科研基金,而是要让科学精神、创新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要将职业教育科研故事融入通识教育,经常性开展科普讲座,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科研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兴趣、能思考、想动手。要发挥科研团队科研育人功能,吸纳更多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科研实践活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科研机制上深化科教融汇。必须清醒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带头人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历史性难题仍然存在。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科研必须兼具技术性和学术性的双重特点,集中力量在技术性难题上进行科研攻关。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引导,借助学校专业优势和科研资源,发挥科研技术平台的支撑作用,建设以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为主要特色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要在系统培养上出方案,新进青年教师普遍学历程度高,创新思维活跃,科研动手能力扎实,拥有巨大的科研潜力。要围绕青年教师培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教师科研能力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将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团队建设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支持有效、促进有力、效果明显的科研成长方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推进科教融汇是落实“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的新要求,更是科学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将科学技术发展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必能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和产业发展,为建成创新型国家作出职业教育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17   苏海勇/文

 

把课堂“搬”到现场去 让教学“活”起来

“这台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激光技术,能够在几分钟内为复杂的环境和几何图形制作出细节丰富的三维图像……”日前,在南方测绘公司的高精地图实验室内,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校企联合组成的双导师团队正为智能网联专业的学生们讲解着高精地图采编的“开学第一课”。

该院车辆工程学院智能交通专业任课老师胥刚介绍,目前在企业现场采取校企双导师为学生授课,是湖汽职院针对高精地图现场工程师培养,正在探索校内与校外结合、线上与线下混合、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一种新模式。

“我很喜欢这种学习形式,让我们在企业的真实场景上课,零距离对话校企导师,能更清晰地认识到采编现场工程师的岗位要求,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地理信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该院学生曹佩如是说。

近年来,湖汽职院不断深入产教融合的新理念,紧密对接高精地图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中采编现场工程师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场景下的人才紧缺技术岗位,持续深化“三教”改革,学院关键办学能力不断提升。近3年,该院培养了采编现场工程师百余名,转正率达100%,转正后平均薪酬高于平均水平,学生就业率、满意率高,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极大地服务了地方关键领域的产业发展。

来源: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23.2.27  刘红业/文

 

代表建言: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过去五年“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的可喜成绩令人骄傲。更让人期待的是,今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为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应该通过体制创新和行业赋能,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张国珍:3月1日,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三张清单”》,围绕本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提出45项具体措施。今年我们将对标“三张清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统筹实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建设等,健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新范式。同时,分类制定达标建设方案和资源整合调整方案,分阶段有序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全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学校比例达到80%以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3.6   

 

代表建言:职业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职业教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对促进就业创业、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苏华委员看来,职业教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国计民生。“职教本科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苏华委员表示。

他分享了两个小故事:一名四川学生,通过职教高考考上本科,毕业后进入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工作,还获得了专利;在2022年的世界技能大赛上,一名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了世界冠军,引起大家关注。

“职业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苏华委员感慨地说,“我们要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水平,又有文凭,拥有多元的发展路径和出彩的人生。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2023.3.8 

 

代表建言:把职业教育“秀”给社会看

“当前,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接受度普遍不高。”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省委会主委王世杰认为,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接受度,最根本的是要体现不同职业的平等性。

为此,王世杰建议,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将职业教育“秀”给社会看,加大对职业技能大赛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宣传报道,让社会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给家长和社会做职教启蒙。

“将职业启蒙教育引入中学课堂,让学生对不同职业充分认识。”王世杰认为,各大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课程可在中学试点进行,让中学生认识职业的多样性,结合自己的兴趣摸索职业规划。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普职合作,将职业见习等实践机会引入中学课堂,让学生在实践课上认识和体验不同的职业岗位。”王世杰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3.10  记者 黄静

 

多举措提高职教吸引力 助力职业教育“强起来”“活起来”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更是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法治保障。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产教融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职教改革发展新任务,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各抒己见,助力职业教育真正“强起来”“活起来”。

打通职教学生升学就业通道

“要想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就要真正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发展环境和社会地位。”杨金龙希望从国有企业做起,对通过相应技能等级认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在内部晋升中给予技师、高级工毕业生享受本科、大专生同等待遇,进一步落实高级工、技师层次毕业生在学历上等同于大专、本科,并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央和国有企业等招聘中同等对待。

在工作实践中,杨金龙深刻体会到,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只有与产业对接、与企业呼应,才能有生命力。他建议国家整体统筹各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专业发展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各地产业链更加紧密对接,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也关注到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她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很多技工学校的专业由人社部设定,但当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想要升学和就业时,招录方是以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作为主要筛选依据,导致职校生缺乏对口的报考途径,容易造成普职分流焦虑。

 “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认可,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打通中职阶段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通道。”马丹建议将人社部的专业目录和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进行整合。一方面,人社部门应紧密结合市场动态,及时发布相关人才需求信息,并与教育部联席,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此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也应选取行业和企业代表为职教专业设置献计献策。通过各方相互协同,以科学的方式形成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这也有助于推动中职学校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职业启蒙、职业体验等课程,让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时对自身有清晰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专业。

 “目前学生在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只能选择一种,不利于全面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胡东方建议加速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等值化融通,比如,高职教育的学生通过考试或学分互认同样可以到高等教育的学校去读书,打通“一堵墙”,以此畅通各类技能人才学历、技能提升深造通道,从而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

让技能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通过担任专职或兼职专业课教师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

 “能工巧匠具有高超的实践操作能力,聘请他们担任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但在调研走访中,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鲍虎军发现,当前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在聘任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师时存在诸多障碍。

由于能工巧匠在任教资质、教学业绩、课题成果等方面与科班出身的教师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入校后在职称晋升评审等方面阻力较大,导致“进来的人留不久,留下的人升不了”。

对此,鲍虎军建议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学历条件、面试条件等进行相应调整,考评中突出专业实操能力、带徒能力,弱化对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的考核。

同时,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鼓励政策,让优秀的能工巧匠能充实到职业教育一线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体系中去。比如,适当降低能工巧匠入职门槛,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下放一定经费保障权与编制自主权,完善优化能工巧匠职务职称评聘制度及入职后的晋升体系等。

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苏华建议,职业院校应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人才链紧扣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同时,积极整合地方政府、科技推广部门、产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等各方资源,组建产业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联合体,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生产、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运凯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亟待增强、绩效考核评估亟待完善等问题。他建议,认真贯彻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地方为主,全面落实“政府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张运凯指出,地方政府应细化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制度,落实落细校企合作中企业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政策和附加教育费、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同时,应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成情况等作为评估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在行业企业评级和综合评价中,将企业对职业院校支持情况纳入评价指标,引导企业积极同学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

来源:《法治日报》  2023.3.14   赵晨熙/文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须升级管理标准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体系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和人才放在一起统筹部署,凸显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因”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起到原始带动作用,正确处理好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关系。之于职业教育,要做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和高质量经济社会服务供给。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线管理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提供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形成这两个有效供给,关键是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强化管理很关键,核心是建立起分类管理标准。在职业院校内,要建立起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分类管理,并据此建立标准。对于专任教师,要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为主要考量的管理体系;对于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以履行岗位职责和服务师生效能为主要考量的管理体系。当然,育人的核心力量是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要做好服务。

专任教师的首要标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当然标准建立起来后,还需要强有力的质量监控手段。目前,不少高质量职业院校都建立起了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并聘请了专职督导,可能这还不够。还需要完善具体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来考核评价专任教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来考核评价教学单位。

对专任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仅看教书育人,还要看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能力统一于职业院校教师身上,两者不可偏废。只教书育人,不参加社会服务,这样的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无异于闭门造车,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专任教师如果没有生产一线的经验,就不可能把握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所以,职业院校教师要在坚持教书育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职业院校在促进教师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上,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也就是说,专任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时要有实招、出实效。对那些认真参与社会服务且出实效的专任教师,要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励他们。教师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和实战水平,他们的课堂才更有质量、更有魅力。正如《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的,要吸引行家里手到职业院校任教。职业院校也要助力专任教师成长为行家里手、技术能手和行业骨干,乃至大国工匠,释放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的效能。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21  李元敏/文

 

牢记“三个务必”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三个务必”,牢记“国之大者”,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稳人民立场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既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更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既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受益者和惠及者,我们要尊重其主体地位,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畅通民众建言献策和评议教育的渠道,做到职业教育发展问计于民;要善于集中人民智慧,激发人民创造伟力,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投身职业教育事业,推动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汇聚起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共享。职业教育要增强价值贡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要不断满足人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让技术技能人才获得满意的工作、行业企业获得高质量人才;要全力以赴实现人民对职业教育的期盼,破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精神桎梏,平衡技术与科学的共同发展,满足人民对职业教育精神层面的内在价值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出彩人生,使职业教育成为求学者的梦想之地。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筑牢职业教育发展之基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第一要务,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一方面,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双馨的“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不动摇,不断完善校企多元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办学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二级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构建向重点工作、重点专业和骨干人员倾斜的人财物动态管理体系;健全多元治理框架,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凝聚治理合力,吸收各办学相关方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管理和监督;以“体系—制度—机制—效能—文化—善治”为治理逻辑,通过纵向的顶层、中层、基层治理框架,横向的理念、运行、评价、激励、约束“五位一体”治理机制,形成内外有效衔接、相互促进、高效运转的双循环治理新格局。

坚持需求导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群)建设。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时代之变、迅速顺应时代之需、高效回应时代之问。职业教育应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打造特色专业,做到以产业引导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服务行业发展;优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所需的特色专业;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适应性;贴近主流产业和核心技术来构建新的专业群,将专业群精准匹配到行业链和岗位群,形成“专业—产业—人才—岗位”的闭环结构;主动将产业、企业的需求融入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促进产业、企业人才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互动,为经济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能用的人才”“可靠的人才”。

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珍惜教师称号、争做“四有”好老师,坚定从事职业教育意愿,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推进“送教入企”“引匠入校”,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及全过程考核机制,鼓励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撑。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担当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推进教学革命新突破。积极应对科技革新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以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对接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根据专业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创新教材形态;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虚实结合的真实实践环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把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环境“搬”到实训室,设置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实践岗位,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虚实一体增强实践教学职业适应性。

培优赋能,引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敢于担当,以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为指引,凝练科技研发与服务方向,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打造技术创新与转化服务平台,积极助力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升级;加强科研攻关、推动创新创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职业教育智库平台,聚集资源、汇集人力助力区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科研反哺机制,发挥科研服务教学作用,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利益共享,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紧抓产教融合这个核心,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吸引行业领军型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开展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融、教材共编、基地共享、师资共聘,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全方位的要素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新内涵。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构建职教联盟共同体,发挥职教联盟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纽带作用,科学谋划联盟框架下的长效合作机制和常态项目,推动形成以高参与度为特征的职教联盟运行新态势,形成规模多样、层级递进的多元合作新局面,激发协同育人动能。

开放共享,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本着保持特色、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行业高职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在目标定位、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过程、考试认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结合国情和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国外同类院校的合作,利用合作办学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国际化、实力强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做好互派师生交流学习,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14  蒋阳飞/文

 

构建“四链”融合职业教育新生态

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新机制或者教育新生态。

首先是教育链与人才链的融合。前提是做好职普融通工作,拓宽成长成才通道,打造生命全周期、最全面、最适合、人人发展、多元成才的教育。普通教育要开设职教课,设计义务教育后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通道和融通机制,在各学段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源共享、贯通互认;更要构建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打破职业教育升学“天花板”,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升学渠道,为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提供多元选择机会,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人人成才,多元成才,终身学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其次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等对原有产业结构带来巨大冲击,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要求职业院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密切与地方主导产业的关系,通过引企入校、引企驻校、企校一体等方式,与城市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发挥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优势,在标准、课程、教材开发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以真实的员工身份,参加真实的实践工作,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熏陶,获得真实的实践知识和实践体验,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真正实现与生产“零距离”接触的目标,推动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结构的全方位衔接,实现从松散联结式校企合作向实体嵌入式产教融合转型。这是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根本和要义。

再其次是教育链与创新链的融合。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互联网全面普及、新兴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动态的市场竞争全面显现,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特别是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不断涌现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VR、无人驾驶汽车等新产品,电商、个性化定制、数字媒体、数字化设计等新模式,共享经济、AI新零售、云制造、互联网等新业态,不断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要与产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沿产业高端化路线前进,把握产业结构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服务高端等战略竞争优势,紧密依托产业演进的趋势提升自身技术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紧跟科技创新步伐,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工艺、流程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推动科技创新。以往人们很少把科学创新的使命归结到职业教育,实际上,职业院校与产业、行业、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其科研理应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可以通过科研创新加速产业升级进程、反哺产业发展。职业院校应该主动融入产业创新体系,尝试建立科研成果孵化园,并打造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政策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咨询与改造服务等,更要精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重点和“卡脖子”难题发力,主动融入创新链,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有力支撑。

最后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是其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下的产教融合,必须是“政校行企”多方融合,通过生产与教学、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师傅与教师身份、学徒与学生身份、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等多元素的深度融合,解决企业与学校割裂的桎梏、工作与学习分离的藩篱,实现职业与教育的融合、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学校制度的融合、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的融合、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认知规律的融合、企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融合,形成多元、开放、终身学习的办学环境和深厚广博的创新底蕴。

产教融合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造就复合创新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释放人才红利的“催化器”。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通过重新定位、理解和审视产教融合,打通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真正地促进“四链”融合,让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得以体现、巩固和优化,激发释放出更大的蓬勃活力,让学生拥有“人人出彩”的美好未来,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现国家工业化迭代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2.28   刘昕/文

 

坚持五种思维,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在新征程“赶考”路上,职教人要坚持五种思维,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有解思维”,用改革破题。“有解思维”就是相信凡事皆有解,再难的问题也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准确发现问题、全面认识问题、科学研判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新背景下职业教育怎么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有解思维”,事不避难,踔厉攻坚,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和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三教”协同、“三融”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趋势思维”,以创新开路。“趋势思维”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动向去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职业教育作为地方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抓好立德树人、提升层次、提高质量三件大事。一是全力推动学生德育管理新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二是着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全面构建学校治理新体系、产教融合新机制、服务发展新平台,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三是全面塑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变革人才培养策略,推进专业迭代升级,探索分层培养、弹性学分制改革,健全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评估体系,积极推进数智校园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链接思维”,促协同发展。“链接思维”就是从自我的世界里跳出来,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要有效应对和化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要跳出教育看职教、跳出教育抓职教,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技能培养与素养培育、院校办学与企业成长、社会培训与政府需求”紧密结合,在构建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新模式、共建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等方面开展大胆的探索实践,切实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推动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适应产业、服务行业、引领业态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底线思维”,守使命担当。“底线思维”就是通盘考虑各种因素,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确保职业教育领域始终是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入推进党建领航工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要把校园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巩固校园安全稳定局面。

坚持“原点思维”,葆职教本色。“原点思维”就是从事物的原点出发,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要抓好职业教育,必须通盘考虑职业教育是干什么的、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培养人,多维度、全方位地认识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从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做到把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可确定的因素统统考虑在内,正确认识与把握职业教育现状和规律,思考与解决职业教育现象和问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21  任光辉/文

 

从分段到一体:五年制高职的发展逻辑与时代价值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不畅,职业教育轨道的学生很难由中职升学到高职,从而造成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断头路”局面。为了破解这一局面,不少地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展开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以分段为特征的中高职衔接项目和以一体为特征的五年制高职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相比中高职衔接项目,五年制高职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贯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该种类型学制不仅得到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认可,而且在江苏、上海等省市日益得到广泛实践,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五年制高职夯实职教类型定位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起一个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2021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相比普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的独立性体现在其内部完整性、畅通性等方面。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未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不完整、不畅通有重要关联,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继续接受到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在中职毕业后只能走向劳动力市场。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制高职从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夯实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具有特别的存在意义。一方面,五年制高职融中高职于一体,可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接续培养;另一方面,五年制的重要作用在于稳住了中职的“基本盘”,有了中职,才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地基”,也才能更加地稳固中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五年制高职核心是一体化育人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重要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

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学形式,五年制高职在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传统的中高职衔接项目相比,五年制高职在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中高职衔接项目,往往由中职和高职各管一段,未能形成一贯制育人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的脱节。而且,传统的中高职衔接项目无法准确把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无法整体设计课程体系、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影响到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连贯性。此外,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高职往往占有更多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导致部分课程无法得到科学安排(如将大量本应在高职阶段学习的基础课程安排在中职阶段),甚至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而无法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合力。

五年制高职不是以“3+2”学制的方式进行中高职衔接,而是采用同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同一个教学地点、同一个办学主体。相比之下,五年制高职可以通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与一体化评价,真正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五年时间内的贯通培养。一体化设计强调课程结构的整体规划与安排,并推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有机衔接。一体化实施强调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逻辑,实现课程内容类型、难度和进度的自然过渡与贯通实施。一体化评价强调建立融目标评价、课程评价、课堂评价、能力评价为一体的多元立体评价系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制高职的时代价值

回顾历史,国内外在五年制高职办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这种历史经验并不一定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的理由,但至少说明,五年制高职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发展五年制高职并非冲动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五年制高职在当下仍有较为突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一是可以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树立标杆。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与交叉融合,劳动力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复合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呈现“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可迁移”等特征。健康服务、护理、学前教育、艺术等专业的专业特质和内在要求,需要长时间反复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更加复杂的职业能力,也更加符合初中起点的学生进行长学制学习,而这正是五年制高职办学的长处所在。

二是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这种需求不仅在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而且在于类型的多样供给。五年制高职融中高职于一体,直接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招生,进行五年学制的人才培养,贴近老百姓需求办学。五年制高职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帮助学生更早地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学其所爱,展其所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高等教育学历焦虑。

三是可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五年制高职定位于老百姓“家门口的大学”,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已成为全日制高等教育通向县区和农村的主渠道、主力军,在地方政府和本地企业心目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大学毕业生不同的是,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多面向本地就业,服务于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几乎是唯一“留在本地,建设家乡”的高等教育人群。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3.21  石伟平/文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23年第2刊 总第133期

(2023年3月23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杭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