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 2022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22-11-23 浏览:

目     录

双师型教师认定

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1

认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标准... 3

双师型教师认定 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创新... 5

做好双师型教师认定 提振职业教育... 6

双师型教师认定:开启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新纪元... 8

产教融合 校企共育

三步走助力高职提质培优... 11

产教融合促创新 校企协同共育人... 13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5

契合产业 融通专业 促进就业... 18

探索五度路径 共筑电力职教五化高地... 21

职教新风向

职教课堂也需增强适应性... 23

台州:以多元办学激发职教发展活力... 24

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 助推高校三全育人. 26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29

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五个意识. 31

创新素质培养体系 培养军工品格人才... 34

在生产现场造就更多能工巧匠... 37

上好花式选修课还需下真功夫... 39

扬长教育 让职教学子定制人生之路... 41

三管齐下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43

匠心聚力,初心致远,让团队力量成为加快职业教师队伍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45

新风口下的在线职业教育,如何破局?... 49

职教速览... 52


“双师型”教师认定

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2022年10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教育部办公厅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认定范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主要适用于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以及其他依法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参照实施。

二、严格标准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衡量“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的考察,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影响期内不得参加“双师型”教师认定,已认定的应予以撤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要突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考察,注重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绩。要熟悉行业企业情况,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

三、加强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认定工作应按照个人申报、组织认定、结果复查的程序具体实施。组织认定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程序指定具备认定条件的学校、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织等具体实施。实施主体要明确负责部门,组建由教育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专家等共同组成的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严格按照标准条件,规范程序,保证质量。认定结果经检查复核通过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应及时更新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双师型”教师信息,确保数据准确统一。

四、强化监督评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认定工作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公示公开、第三方评估、抽查复查、责任追究、过程追溯等制度,发挥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畅通投诉反馈渠道,确保过程透明规范、结果公平公正。教育部将对各地“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进行抽查。

五、促进持续发展。要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师不同能力条件分级认定,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要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企业实践等机会。要鼓励“双师型”教师取得行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聘行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要结合学制和专业特点,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进行不超过5年一周期的复核,突出聘期内岗位业绩考察,促进教师知识技能持续更新。

六、注重作用发挥。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综合育人、企业实践、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带头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典型案例,示范教师培训、顶岗实践、研修访学等成长路径方法。在“双高”建设计划、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达标、专业设置审批和布局结构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教师创新团队、名师(名匠)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中,应将“双师型”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重要指标。

来源:中国教育网 2022.10.25 教育部办公厅发文

认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在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的同时以附件形式发布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主要有以下七条:

第一条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第二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第三条  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第四条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第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申报各层级“双师型”教师,在满足第一至四条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初、中、高级别不同还需满足其他条件。

第六条  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申报各层级“双师型”教师,在满足第一至四条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初、中、高级别不同还需满足其他条件。

第七条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可参照实施。

摘自中国教育网 2022.10.25 教育部办公厅发文

以“双师型”教师认定 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创新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鉴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仅涉及教师本身的利益,而且也事关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地方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业绩评价,因此,如何确保“双师型”教师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公平性,是认定工作必须直面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认定与职称评审不同,职称评审有明确的职数限制,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具体院校在进行职称评审时把关比较严格。“双师型”教师认定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但由于“双师型”教师没有职数、比例限制,而是鼓励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并把“双师型”教师比例作为评价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就很可能出现在具体认定时放宽认定标准,帮助或默许教师做认定材料,让不具备“双师”能力的教师,也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弄虚作假现象。

通过加强对在职专任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推进产教融合,聘期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到学校兼职任教等方式,建设货真价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政策的导向,也是职业院校应该有的建设行动。

要确保货真价实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让“双师”真正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并发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委员会(共同体)的作用,推进专业评价,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评价申请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贡献,而不能只看申报材料进行认定。实施这样的评价,才能推进职业院校切实重视技能课程建设,重视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如此,才能体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

来源:光明网 2022.10.30  蒋理/文

做好“双师型”教师认定 提振职业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支撑。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并要求各地应于2022年底前展开本年度“双师型”教师认定相关工作。

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职业教育教师而言,既是一件强队伍、鼓士气的好事,也是一件时间紧、要求高的大事。相关各方要尽快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文件,统一思想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把好事办到实处,给大事开个好头。

思想上要做到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要提高站位,立足长远,认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师型”教师具有产业和教育的双重资质,具备联结产教两端的跨界能力,最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性融合”的鲜明类型特征。这支队伍建设好了,职教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与普教、产业、科技相融发展才能得以实施,类型定位才能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适应性和吸引力才能显著增强。《通知》把职业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和其他职业教育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都纳入认定范围,并确立了中职和高职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标准,这对于进一步规范资格标准、扩大队伍基础、引导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上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双师型”教师首先必须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必须是能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觉践行者;必须是能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好老师;必须是能够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坚持把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作为底线要求。《通知》指出“各地各校制定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可结合实际明确破格条件”。也就是说,不管是中等职业学校还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申报各层级“双师型”教师,都要满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中规定的五条标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认定工作实施主体可以在国家基本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更高更细的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

实施中要做到“三个注意”。认定工作表面上看是一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实则事关职教事业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牵动多方切身利益。落实得好,会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落实不好,则可能成为阻滞和消解因素。因此,在认定标准和实施办法研制中,要注意破除“五唯”倾向,不要把论文、称号、证书简单量化,要强调代表性成果和专精深程度,把师德师风、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贡献度作为主要依据。在宣传动员过程中,要注意突出“以认定促建设”导向,认真组织相关文件精神和国家基本标准要义学习活动,讲清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动教师增强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努力走出专业发展的舒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加强设计谋划,加大各类投入,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增加政策、资源和学习与实践机会的精准供给。广大教师要对照标准反思自身不足、确定努力方向,不断追求更高层级的专业认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鼓励积极性与避免消极导向相结合,既要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主动走上“双师型”发展道路,又要避免形成盲目追求高比例和跟风考证热的不良导向。

认证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让学校、教师感受到由此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让职业教育收获学生、家长和企业更高的认可度和满意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3 王新波/文

“双师型”教师认定:开启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新纪元

教育部印发了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双师型’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该文件第一次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认定程序和认定的基本标准,是规范职业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纪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无标准、程序不规范、工作难开展的问题。文件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为职业院校教师由初级向高级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路径和方向。

弘扬师德、铸炼师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双师型”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批优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职责。职业教育学校教师不同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他们培养的对象绝大多数是中、高考“分流”下来的学生,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而言,职业教育是“适合”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是“双师型”教师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坚守。“双师型”教师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者和引路人,更须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身体力行,引领示范,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习得一技之长,使他们成为新时代践行“敬业乐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双师型”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产教融合,做到德技并修。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职业院校探索创新维度不断增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行企参与融合深度不断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方式。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双师型”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立德树人融入产教融合,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思想之根、夯实专业之本、筑牢成长之基,使他们成为新时代奉行“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理实一体、潜心教学,融通信息化技术教书育人

“双师型”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此次“双师型”标准对何为“双师型”教师给出了清晰框架,即不论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还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也不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的能力要求缺一不可。在专业知识方面,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等都须达到相应条件;在实践技能方面,须具有一定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目的是能够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开展实践教学研究、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作为新时代“双师型”教师,还须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疫情及后疫情时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已成为常态,因此,作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须能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书育人,使他们成为新时代掌握“数字智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与时俱进、寓教于产,促进校企文化技术双融合

 “双师型”标准提出,“双师型”教师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关注产业和行业发展前沿、推动技术技能进步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双师型”教师须与时俱进,主动打破校企壁垒,主动承担起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教育职责,主动承担起将职业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将产业知识融入专业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双师型”标准提出,“双师型”教师要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其意即在于引导“双师型”教师将企业、产业和行业中的先进元素融入技术技能教育,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在“双师型”标准中,不论是中职“双师型”教师还是高职“双师型”教师,都需要了解、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和或技术流程,其目的是能够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掌握产业前沿的技术技能与企业岗位最新的操作规范和工艺要求,使他们成为新时代倡行“手脑并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的认定工作,明确了认定范围,确保教师“对号入座”;制定了认定标准,确保教师“有标可循”;规范了认定流程,确保认定“公平公正”;实施了分级分类,确保认定“科学合理”。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开展包括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和兼职教师在内的全口径“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让数以百万计的职业教育教师感受到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提升有动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8  李梦卿/文


产教融合 校企共育

“三步走”助力高职提质培优

 “紧扣一条主线,贯通两大路径,植根地方产业”,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依托劳动教育和“三教”改革,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推动“五育并举”和“岗课赛证”的深度融合,精准服务重庆产业发展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当地急需、厚德匠心、技艺高超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一条主线打造地方特色育人样本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职院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重任。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依托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充分挖掘重庆本土思政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育人样本。

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功能,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立“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二是开设极具地方特色的思政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汇”等特色思政选修课程,深刻领悟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现实问题,并在不断践行中形成以其为内核要素的人格品质。

三是深入挖掘重庆本土红岩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

二、两大路径涵养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不仅局限于技术技能的培养,还关乎学生素质素养和全面持续发展的培养,是职业院校学生应该追求的目标。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和“三教”改革两大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首先,坚持“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以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等为平台,在职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业中融入劳动教育;结合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性强的特点,发挥学校物联网技术优势,开展智慧农业、智慧家电等“技能服务社会”系列志愿活动;构建起“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通识+专业”的劳动教育体系。同时,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深厚情感和领悟,体验劳动中的生活之美,巩固职业技能,增强劳动体魄,养成匠人职业精神。

其次,深入企业开展岗位能力分析,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习场域,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模块化、能力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

三、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按照“瞄准两群定位,聚焦新兴服务业,面向先导性产业”的原则,以服务当地产业集群定位为“一体”,以服务该市探索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为“两翼”,构建起“一体两翼”的高水平专业群链。

一是以面向汽车产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核心;

二是聚焦新兴服务业;

三是“一体两翼”高水平专业群链协作推进重庆市新兴技术创新和融合渗透,支撑科技创新突破及转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向曙曦 李玲 阳雯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学育人和大学生国家民族认同感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0.18

产教融合促创新 校企协同共育人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双主体协同办学,共建职教集团、产教联盟、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双主体办学引领示范: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4年,与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合作办学,成立软件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经过18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产学研用训”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融合治理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企业主导的实训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校企共建包括国家教育部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部门立项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教育部门认定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师工作室、石家庄市科技部门立项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包括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内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30个。依托开放大学创建面向社会的培训基地16个,近3年累计社会服务培训量达413620人次

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政、行、企、校协同育人

学院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河北省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320家。学院与石家庄市晏钧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牵头成立河北省文化创意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16家。运行文化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项目,探索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政、行、企、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资源共享、社会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助推产学研训用一体化发展

与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共建电子信息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院士工作站,生产性行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合作企业的部分技术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全国范围本专科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培训突破4万人/天。电子信息类、食品检测类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获得国家教育部门认定,“动漫制作技术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电子信息技术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被立项为河北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0.18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鲜明价值导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教职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在守正创新中形成主线清晰、主题明确、主体多元的工作思路,切实遵循“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和价值导向,校准星、凝共识、聚合力、创特色,营造出多线并轨、相融相济、协同联动的全新工作局面,有效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和教育教学各环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引领学生立志气、强骨气、蓄底气。

强化党建引领,明确责任担当。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配合的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三全育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科研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团课和思政课,带头联系班级,带头深入课堂、宿舍,带动全员育人蔚然成风。

二、充分发挥贴近产业的特色优势

校企融通,拓展育人主体。发挥贴近产业的特色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成立特色产业学院和协同育人中心,共同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对接产业标准和岗位需求,调适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开发,合力打造高端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团队。快速回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深度对接职业岗位场景,共同建设新专业新课程,改造传统专业和课程,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功能性和价值性,持续激发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使命感。

培育工匠精神,丰富教育内容。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技高为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成立工匠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组织师生访谈大国工匠,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或辅导员,在传承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知行合一、德技双修。

三、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员育人增强合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要求,锻造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从选、育、留、用等方面多点施力,有机衔接校内校外相关师资建设机制,不断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质。明确全体教师育人职责,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全体教师自觉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尺度和工作目标,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提高育人效果。加强管理岗位人员、教辅人员和后勤员工的培训,内涵式、立体化提升办学治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创建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服务育人示范岗,选树一大批先进典型,发挥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质增效。

全程育人高效衔接。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学生成长全过程。通过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扎实开展实践教学,善用“大思政课”,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成立课程思政教研机构,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合教研机制,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院(系)、示范课程,明确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位教师的育人职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根据不同学段,开展各有侧重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年年有创新,学年有重点,学期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的活动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在校学习生活。

全方位育人有机联动。重视文化育人,通过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建设美丽校园、温馨校园,使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承载育人功能;通过开展校史、校训、校徽、校歌教育,让校风校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时代精神、价值理念滋养学生心灵;通过建设专业场馆,彰显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融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于一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融合。成立新媒体中心,建设师生网络工作队伍,鼓励师生创作网络文化精品,通过网络展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和学生们身边可敬、可爱、可学的榜样,扎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色。职业院校还普遍开展与企业联合育人,搭建家校联络平台,实现校企联动、家校联动,拓展育人空间,增强育人效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0.17  陈永力/文

契合产业 融通专业 促进就业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质量是决定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除具备本专业基本能力外,还需具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综合能力,这就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服务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重新厘定人才培养规格、搭建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创建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契合产业,重构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逻辑起点

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要求由自动化流水线的操作、维护、管理等一般性技术要求跃升为流程再造、生产链管理、数据分析、营销、决策、设施设备智能化维护等现代化智能工业链运营高端技术,对技能型人才的“高技术性”需求凸显。

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学校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突出产业导向和应用导向,开展智能化背景下装备制造类人才岗位人才需求变化的调研,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标准、产业标准和企业生产技术标准,明晰了装备制造类专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首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技术规格”要求,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契合了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高技术性”需求。

融通专业,培养产业急需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构建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体系。针对现有装备制造类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刚性、技能培训单一、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培养不足的问题,构建了装备制造类专业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跨专业融合、创新性、迁移性、协同性和持续发展性能力素质。

搭建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智能制造认知为基础,以项目化、模块化专业技能实训为主体,以综合创新训练为导向,跨专业建设了智能制造认知体验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58个,开展项目式教学,围绕项目纵向挖掘和横向拓展技术技能,培养学生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出知识复合、能力多元和技术高端的特色。

营造“专业协同真实生产场景”。生产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训,解决了装备制造类专业缺乏智能制造系统级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团结、协作意识,并增强了学生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践教学载体,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行业规范,将知识、能力、技术和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促进教育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更加吻合,促进就业

教学理念学生为本。综合实践教学三平台,跨专业分层次构建,学生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和职业倾向,自主选择实践教学平台和项目。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又满足了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教学内容真实有用。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和案例)取自企业真实项目、技能大赛的项目和积累的以往学生创新创业作品等,着重培养学生跨专业能力,学生学习内容真实有用。

教学过程学生主体。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面向装备制造类专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教学,既有导师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又有组班上课线上自学和线下答疑、训练的混合式教学,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大幅提升。

教学评价职业导向。开发职业能力导向的“四化合一”评价体系,将评价项目岗位化、评价标准企业化、评价能力综合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四化合一”,引导学生由“技能型”向“职业能力型”转变,保证了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更加吻合。

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还有力带动了装备制造类专业内涵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0.27  孔凡杰 赵红军 吕晓倩 陈宇/文


探索“五度”路径 共筑电力职教“五化”高地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支点。

增强产教融合紧度:形成系统化的组织体系

学校以健全组织体系为基础,建立“政、行、企、校”产教融合组织体系,铸牢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产教融合的紧度,形成高地建设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牵头成立中国—东盟能源电力职教集团,汇聚校企优质资源,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企业达300多家。二是依托职教集团组建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共同商定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重要项目等。三是成立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聘请政、行、企、校等多方专家作为研究团队成员,围绕深化产教融合的难点、痛点、热点和关键点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

增强产教融合强度: 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机制

学校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集聚优势资源,增强产教融合的强度,形成规范化的高地建设制度和机制。建立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专业人才培养论证会、“三教”改革协调会等会议制度,促进了校企优质资源的“五融合”:一是资本融合、二是技术融合、三是标准融合、四是人才融合、五是文化融合。

增强产教融合实度:形成融合化的目标愿景

坚持“以产引教、融教于产、以教促产”的产教融合发展理念,将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利益诉求聚焦到共同需求愿景,细化其内容目标,增强产教融合的实度,形成融合化的校企合作目标。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产业发展作为产教融合发展的共同目标,以此作为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其分解、细化为相应的子目标、子任务,落实到相关多元主体系统各环节的实践中。

增强产教融合深度:形成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打造“八桂电力工匠”培养高地为目标,以“电亮匠心、奉献光明”为工匠品质培育内核,以创新育人模式为载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产教融合的深度,形成双元化“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展48个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在育人主体上,探索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模式,实行双主体共订培养方案、双主体共建教学资源、双主体共施教学,推进电力特色现代学徒制“1+X”育人模式的实施。

增加产教融合高度:形成集成化服务平台

以创建服务平台为依托,强化实体化运作,增强产教融合高度,形成集成化服务平台。围绕产业升级和新能源电力综合开发应用,助力能源电力企业“走出去”、小微企业壮大、新农村建设等需要,根据新型电力系统生产发展的特点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优势,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通过研究和实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并进行转移实施,根据新的技术方案和标准要求,开展对相关技术岗位员工的培训,增强学员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形成技术链与培训链的互动提升。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7  唐春生 谭永平 湛年远 韩绪鹏/文


职教新风向

职教课堂也需增强适应性

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基于信息社会特点、职业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规律审视可以发现,适应当今需要的职教课堂大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基于常识的课堂。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等人性常识、“学生是教育的目的”等学生常识、“教是为了不教”等教育常识。二是充满爱心的课堂。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教育的本质是爱。三是尊重规律的课堂。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且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学生群体性特征鲜明等方面。四是体现特色的课堂。因为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课堂所处环境都不一样,课堂本质上就应各具特色,但事实是有些课堂“千堂一面”,失去了鲜活的职教课堂特色。

综上分析,适应当今需要的职教课堂可以称之为“学做共创空间”,它是当代职教课堂的实践形态——“学做”反映了课堂中的主体行为,不仅需要如普通课堂一样的“学”,而且需要有体现职业特征的“做”。可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也可以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学做一体、知行合一。某种程度上而言,学和做的有机统一是职业教育课堂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课堂的重要特征。

“学做共创空间”是彰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式。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要是彰显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潜能,而职业院校的学习者具有独特性,要想形塑学生自我,打造“学做共创空间”不失为一个良好方式。首先,它是基于“促进学习者完满发展”这样一个共同目标愿景形构而成的;其次,它是基于团队成员协同活动的,这有助于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特别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学习者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激发潜能;再其次,它在注重团体合作的同时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并通过制度化的“接受任务”、过程中要求“有产出的独立工作”、最后各自“展示成果”等机制保障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学做共创空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就是要从过往的主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外显要素,转变为让适合职业教育的人来接受这种教育并且通过这种教育将其培养成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幸福完满的人。因此,今后我们需要努力去打造更多的“学做共创空间”,它是新时代优化职业院校课堂生态的重要体现和基础保障。

(作者:李德方,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打造学做共创空间:新时代职业院校课堂生态及其优化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0.18

台州:以多元办学激发职教发展活力

构建政府统筹管理下的多元办学格局,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台州市对职业教育社会多元办学进行了有效探索,初步形成了“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了以公办职业院校二级学院与民营企业合作、公有和非公资本共同举办民办职业院校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以及契合台州智能制造产业的中外合作办学等。但同时,职业教育社会多元办学也面临多重问题,包括顶层设计有待优化、多元办学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多元办学模式探索有待深入、支撑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等。台州市政府通过出台《台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尝试从“谁来办”“怎么办”“支持办”三方面进行改革,走出一条台州特色的职业教育社会多元办学路径。

谁来办——职业教育社会多元办学主体培育

一是政府与学校明确治理权责,发挥职业院校主体功能。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社会多元办学提供指导与支持。对民营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可依法采取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同时,落实职业学校自主办学权,通过购买学校服务、下放人事权等形式,促进学校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走入深水区。

二是制定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专门标准与退出机制,用好民营企业灵活优势。

三是培育职教治理中介组织,有效吸引社会力量办学。

怎么办——职业教育社会多元办学模式探索

根据区域特点与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针对重点多元办学模式进行深挖潜。

一是产业学院特色化办学。聚焦区域特色产业,鼓励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通过资金、基地、师资、标准、管理等要素合作。

二是职教集团实体化办学。实体化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健全职教集团内部办学治理结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三是混合所有制一体化办学。支持民办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探索,同时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新型混合所有制试点,实行五年贯通长学制多元办学,兼顾公平效率。

四是中外合作国际化办学。实施“伴随企业走出去”行动计划,并引进国(境)外先进职教资源。

五是跨企业培训协同化办学。校企共建职业培训综合体,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员工培训服务,打造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支持办——职业教育社会多元办学制度环境建设

一是加快顶层设计,完善社会多元办学基础平台。

二是健全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多元办学推优奖励制度。

三是加强宣传,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1 章伟/文  

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 助推高校“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就高校而言,隐性教育的要素是十分广泛的,体现于学校的各种资源和现实情境之中。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健康、学习态度等都能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例如,在物质层面,学校富有特色的建筑、美丽安静的校园环境、舒适宜人的教室景观、丰富多彩的作品展区等会对学生的气质养成产生影响;在精神层面,学校特有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教学理念、教风学风、校风校训、学术氛围等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在心理层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心态、精神风貌、人际交往等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制度层面,良好的管理体制、健全的规章制度、优质的管理服务等会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作为“大学的心脏”,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法参与学校的“三全育人”工作,通过隐性教育发挥独特的作用。图书馆开展隐性教育的资源要素十分广泛,既有硬件要素如馆舍风格、空间布局、文献资源、阅览环境等,又有软件要素如文化氛围、馆员言行、信息服务、阅读推广、文化传承等。基于这些广泛的教育资源要素,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具有其他隐性教育不具有的特点,如施教方式多样、接受机制灵活、施教时空开放、资源利用便利等。为此,图书馆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隐性教育发挥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有力支撑作用。图书馆是高校的“知识中心”,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功能。据此,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促进思政课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图书馆开展的学术成果鉴定、学位论文检测等工作,可以促使学生端正科研态度,防止学术不端。学生通过参加图书馆组织的科研活动,可以激发自身的科研热情、培养科研意识,从而达到科研育人的效果。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课程等多种网络资源提供形式多样的育人素材,使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熏陶,从而起到网络育人的作用。

积极引领作用。图书馆设立学生图书管委会、志愿服务队、读书协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开展各类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将组织育人寓于学生的活动之中。同时,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劳动,可以有效开展实践育人。这些实践性劳动,既有整理书籍、打扫卫生、养护环境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也有协助馆员进行图书编目、馆刊编辑、微信公众号维护运营等需要一定技术的劳动,还有协助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图书展览等需要综合素质的劳动。无论何种形式的劳动,都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辛苦,从而提升工作技能,积累工作经验。

熏陶提升作用。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中心”,这种独特优势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其他部门不能取代的作用。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主力军作用。在心理育人方面,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和多学科背景馆员的优势,弥补学校在心理育人方面的不足,从而提升心理育人的质量。应当说,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实现对学生全程性的心理教育与引领。例如,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疗法的特有功能,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使学生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容和真谛,进而帮助其宣泄心中的焦虑、净化心灵,养护或恢复其身心健康,达到疗愈心灵创伤的效果。

良好示范作用。在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区域、开放空间,每一名进入图书馆的学生,既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通过这种管理与服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管理与服务的真谛,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管理与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图书馆在进行管理和服务时,馆员也能充当身教胜于言教的“人师”。可以说,馆员们的良好言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引领、激励的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行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当前,图书馆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克服“以书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动参与、积极转型,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整合、利用馆内资源,培养和发掘馆员的学科及才艺优势、潜力,与校内各部门、各学院等加强合作,以举办读书节、开展阅读疗法、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成立文化创客中心、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打造思政教育品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0.31  袁红玉/文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近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走进天津职业大学,与师生分享参会感受和学习体会,并与该校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模范教师李建国一起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精彩的工匠大师课。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曾明确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张黎明激动地说:“我要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未来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35年前,张黎明由一名职校生成为一名产业工人。10年来,他亲身参与电力事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他工作追求的目标就是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用电体验。为实现这个目标,他率领团队创新研发了跌落式低压刀闸、新型驱鸟器等新型专利设备,帮助抢修队员们安全快速地完成抢修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并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非常幸运地赶上了这样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让我们这些一线的工人能够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创新事业中。”张黎明说。

张黎明的讲述也引发了天津职业大学教师李建国的回忆。李建国回想起建设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时的艰辛,回想起形成生产和教学完美融合状态时的喜悦,回想起他带领的团队先后有22人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2人荣获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时的无比欣慰。李建国说:“匠心筑梦,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始终是我的职业追求。”

在李建国的工作室,李建国介绍了他“金牌”实训教学团队的事迹和展柜中陈列的一件件参赛作品,令张黎明赞叹不已。正在机加工实训设备旁忙碌操作的学生们聚拢到张黎明身边,热情提问。“张老师,早就听说过您的事迹,您取得了这样突出的成绩,我们很崇拜也很羡慕,希望我也能尽快成为像您一样的人。”一名参加实训的学生说。“我当初也和你们一样,是学技术出身的一名工人,我们这样的工种有个特点就是‘见效慢’,需要长时间地不断积累、沉淀,需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只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份坚守,我们就一定能够迎来绚烂绽放的那一刻。”张黎明回答道。

这堂生动的工匠大师课令师生们激动不已。课后,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宋晓文说:“在这个人人都能出彩的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张黎明老师这种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要更有信心和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8  陈欣然/文

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五个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体到职业教育,就是要构建起能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而构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是关键。新职教法提出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正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应从目标精准导向出发,强化适切意识;从关注个体发展出发,强化主体意识;从跨界培养模式出发,强化协作意识;从增强适应能力出发,强化自励意识;从注重文化融入出发,强化生态意识。

一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适切意识。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落实到人才培养中,体现为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适切性。这既是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基本标志,也是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根本要求。社会上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说到底就是因为人才供给结构与岗位需求结构不匹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表现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适切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全民终身学习需要,在更大场景和更深层面实现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适切性。

二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主体意识。一方面,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社会职业的多样性,使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适应社会上的每一种职业。另一方面,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各种职业和对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往往相对稳定,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特定时期也会保持相对稳定,这正是学生个人与职业岗位可能匹配的重要前提。因而,就职者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匹配”、就职者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之间的“匹配”,对学生个人和用人单位来说都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可以准确把握不同学生个体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所具备的能力、条件和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和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点,强化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主体意识,促进每个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三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协作意识。全时空开放办学,有效构建职业行动能力跨界培养机制,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协作意识的具体实践。建立由政府牵头的“产政学”深度融合体制,通过政府政策给力、企业资源助力、学校培养出力,可以促进各方在有效构建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跨界培养机制中形成合力。作为由开发区举办、又“驻扎”在开发区的高职院校,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时代热点、国家需求和高新区需要,超前调整课程体系,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新区管委会主导下,依托本校,聚合园区街道、行业企业以及区域职教资源,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职教联盟——无锡高新区职业教育联盟,形成横贯园区街道、纵通本科中专的职业教育发展“区块链”。“横贯园区街道”就是以共建“产业学院”方式,在助推特色小镇建设氛围中,培育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纵通本科中专”则是以共建“分段培养”方式,在连接区域内外教育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四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自励意识。自励是持续行动的动力源。职业行动能力培育,需要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着手。“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技术的途径越来越多,思维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成了提升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抓手之一。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需要将被动型的“灌输教育”转化为主动型的“自励教育”,需要他们将外部教育自觉地转化为内在修养,依靠其内在动力增强主动适应的能力,实现职业行动能力的持续有效提升。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设置“学生校长助理”岗位、举办“校长早餐会”“学生会主席列席校长办公会”等形式,持续让学生与校长对话、与学校对话,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学校政策的建议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和校园民主的执行者。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了职业行动能力的培育水平。

五是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德行培养又是文化生态建设的首要目标。构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文化生态,并不是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础。“高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路径也多种多样。学校可与企业合作推进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宣传能工巧匠与工匠精神、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也可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推进特色地方文化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只有把学生成长成人视为学校的核心目标,把企业成长壮大视为学校的价值追求,把与地方共同发展进步视为学校的责任担当,方能使职业教育行稳致远。同时,构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文化生态,打造有品位的职业教育,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学校可运用通识课程灵活多样的教学,通过丰富的渠道和多彩的活动,传递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使其内化于思想,外化于言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时形成无须提醒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拓展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新格局。为精湛学生一技之长,锻炼学生专业素养,还要通过广泛的、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实现政行企校多元主体育人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共赢,使企业生产设备成为教学设备,企业工作任务成为教学任务,企业工作环境成为教学环境,继而形成专业教育与品德教育相融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通、工作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融通的崭新局面,为构建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文化生态提供广阔物理空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8 孙兴洋/文


创新素质培养体系 培养军工品格人才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弘扬军工文化,传承三线基因,有机融合三线精神和军工精神,围绕政治品格、精神风貌、职业态度,构建“忠诚于党,报效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三线·军工”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具备“忠毅、勤勉、精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涵养工匠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为基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思政素质、职业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劳动素质”五个维度,以“立德”为根本,铸牢学生“忠诚于党,报效祖国”的政治品格;以“健体”为根基、“尚美”为灵魂,塑造学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以“立业”为导向、“践行”为途径,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职业态度,形成以“三线·军工”校园文化为核心,校企双主体共同实施的“五位一体”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涵养工匠精神,着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立德为根本。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学生党建思政工作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和第二课堂,形成“思政教育四融入”格局,着力打造思政素质提升品牌。实施“个性化、职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四化育人,补齐德育短板,提高学生思政素质,引领人才培养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

立业为导向。相对普通高校而言,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职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偏弱,缺少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校以“立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组织建设、校园活动四个维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深化学生职业实践内涵,在专业活动中培育工匠精神,在真实项目训练中形成工匠精神,在岗位实习中锤炼工匠精神,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认同感。聚焦入学和就业两个时间节点,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形成“四维三阶两节点”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

健体为根基。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健体”为根基,依照“体育教育教学→健身运动→习惯养成”三个阶段,形成以体育教育教学为主体、日常运动锻炼和职业体能训练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三阶段”身体素质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训练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落实晨跑制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趣味运动、素质拓展和苗侗民族运动项目,形成学校全民健身风尚。实施职业体能训练工程,开设专业职业体能训练限选课程,根据工场操作类、站姿类、坐姿类等不同职业面向,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护航学生职业发展生涯。

尚美为灵魂。针对学生审美能力弱化问题,学校以“尚美”为灵魂,以“三线·军工”校园文化为主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行企校协同开展“文艺活动、教育活动、专业活动”,形成“一条主线、一个核心、三维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充分挖掘运用文艺活动的中华美育精神和审美特质,完善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审美与人文素质。开设体现职教特点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艺术拓展课,实施课前十分钟经典晨读活动,举办校园文化科技节,开展“三线·军工”校园文化与校史知识竞赛,有效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践行为途径。学校以“践行”为途径,坚持劳动实践躬行,围绕课程体系、实践途径、安全措施三个维度,形成劳动课程立体化、生活劳动常态化、生产劳动规范化、服务劳动品牌化、安全保障制度化的“三维五化”劳动素质培养模式。该模式强化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增强学生劳动素质,助力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创造美好生活。

十年持续改革创新: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传承军工文化,赓续三线基因,持续推进“五位一体”学生素质培养,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培养了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打造了一支三线底蕴师资队伍。三是实践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学校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劳动教育研究中心。

多年的耕耘和创新使学校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学校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形成了“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现已形成校园优美、事业兴旺的崭新局面。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五位一体”素质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朝着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目标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8   崔邦军 范泽良/文


在生产现场造就更多能工巧匠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生产服务一线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急需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能第一时间解决现场问题,现场工程师就是为此量身打造的。现场工程师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类型概念。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人才序列中,现场工程师大体相当于能工巧匠的层次,是大国工匠的预备队和生力军。现场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式的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擅长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恰当行动并能圆满解决问题。也只有在现场,现场工程师才能体验真场景、接触真任务、发现真问题、分析真障碍、探究真方法、获得真成长。

《通知》指出,将遴选发布生产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职业院校擅长理论教学,企业擅长实践训练,培养现场工程师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

培养现场工程师要求职业院校深化育人改革。职业院校要根据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人才培养要求,把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现场工程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细化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教”改革。师资方面,要选配师德高尚、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熟悉企业行业情况、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过硬操作技能的教师从事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工作。完善以数字化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库,选择适合的活页式、手册式教材,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在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基础上,统筹现场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核心素养和创新品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数字意识、数字能力和数字素养。

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企业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前置人才标准;二是强化实践能力;三是改革评价办法。企业要把现场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转化成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标准,根据工作过程编制教学过程,以增强职业院校教学的靶向性和有效性。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生产经营研发中的信息、设备、原料、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优势,选派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的教学,夯实实践环节。企业要根据现场工程师的成长规律,从订单式招生、交替式培养和赛马式使用等全过程健全现场工程师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更好地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

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不是接力式的而是交互式的,不是一站式的而是终身化的,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同向而行相互赋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双赢,培养更多现场工程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9 滕道明 /文


上好花式选修课还需下真功夫

近年来,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求知欲望和创新活力,高校开设的“花样”选修课频繁出圈,诸如“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恋爱学理论与实践”“摸鱼学导论”等,不但内容丰富有趣,让人感到新奇,还不断刷新公众对大学课堂的认知,惊呼“原来大学课堂还讲这些,还能这样上课啊”。

事实上,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的质量及丰富程度集中反映了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水平、教育教学的投入程度,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推出的一些看似“稀奇古怪”“花样百出”的选修课,不乏精心设计、审核认证的上乘之作,是一种正常且向好的现象。大学生往往希望涉猎更多元知识领域,拥有更多的课程选择空间,触及更具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思想。而选修课的“走红”,是高校大力践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理念,有效满足大学生志趣和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

这些选修课之所以能够“走红”,并非表面上的“花哨”“博眼球”“对口味”那么简单,而是有着一些独到之处。有的课程依托相对成熟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学科,在相关新兴交叉领域衍生而成,给学生以新知的启迪;一些课程在育人目标中较好体现出学校育人特色亮点,令学生自然浸润校园文化于无形;很多课程内容关涉领域具备一定宽广度和系统性,带给学生通识教育的宽厚度、通透感与恒久性;还有一些课程在文化、精神或价值层面能够发人深思,使得学生在价值塑造、素质养成、品位提升层面有所精进。另外,也不乏探寻兴趣爱好,丰富人生体验的趣味课程。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校开设的“花样”选修课,除了前面所谈到的一些创新特质,可以把学生“引过来”之外,更要有把学生“留下来”的深度功夫。而这自然离不开授课教师的独特魅力和扎实学识,更要在内容设计、表达方式、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发挥在立德立言、人生引路、寓教于乐中的独特价值。

在内容设计方面,不能局限于事实的罗列,或热点话题的研讨,而是要从分析信息、探求真理中训练大脑主动思考,以富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引导他们从容面对日益复杂的未来世界。就表达方式而言,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柔性细腻的引导树立共同体意识,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实现主体间的分享、对话,达成广泛而深入的理解、共鸣与共识。论及教学形式,则须广泛选取适合情境再现的案例式教学、讨论争辩式研讨、主题报告式演讲,抑或角色扮演式浸入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动力。考核方式方面更应多元化,有贯穿课程的全过程互动参与而计分的,有提交有关深度调研报告和咨询建议的,有分成若干组别而进行小组汇报展演打分的,也有运用各自专业知识理论或视角提交创新作业的,等等。

毕业很多年之后,大学期间那些看上去“无用”日后却很有用的课程,仍令人感念。而当下,大学生们正在修习的某门选修课,或许会成为他们人生路上能派上用场的思想宝库,或许会成为他们开展跨学科研究、实现原始性创新的源头活水,长久滋养他们勇毅前行、踔厉奋发。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10 张立迁/文


扬长教育 让职教学子定制人生之路

随着职教改革向纵深推进,职业院校的生源结构日趋多元化,应届学生以及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汇聚一校,这就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那么职业教育要如何从学生禀赋和个性出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之所长,努力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成为佼佼者,获得自信心呢?将人人有特点、人人有优长、人人皆可成才的“扬长教育”理念引入职业院校,又能为职教学子们搭建起怎样的成长平台?

10月29日《职教中国》播出第95集《基于“扬长教育”的职业教育新探索》,重磅嘉宾为您解读。

精彩观点

1.职业院校要结合学生天赋秉性因材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自身素质和能力,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教育和评价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发挥学生个体的长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测评制度

职业院校要客观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和素质,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工作。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科学制定毕业生专业水平能力的考评测试办法。

3.为学生成长搭建多样化平台

扬长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就业岗位职业技能,这就需要学校搭建好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多样化需求的课程体系,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找到未来就业的方向。

4.实施差异化培养模式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不同,开展分层培养,分层分类组建班级,让学生在差异化培养模式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社团活动和比赛的结果,可以计算为素质学分。

5.利用现代化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采用视频、动画、图片、虚拟仿真等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电子课件,实施立体化教学,以突出应用为原则,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来源:2022.10.29 《职教中国》第95集/视频


三管齐下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教育部也曾下发文件,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形成“双师”团队建设范式,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在创新团队建设目标引领下,当下不少职业院校在积极拓展“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不断健全培养体系,通过课程建设、专业群打造及工作室建设等方式,探索出有效的职校师资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一是以课程建设为根本,激发全体教师主动创新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建设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改革创新的落地,最终为国家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课堂中完成、在课程中实现,因此课程建设是教师团队教学创新能力体现的直接载体。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抓住课堂改革与课程建设这个“牛鼻子”,在教学和教研实践中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范式转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创新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结合专业与特长,将个人发展沉入课堂、回归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职业院校一定要打造一支教学能力突出、课程领导力强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是以专业群为框架,破除教师创新发展的专业壁垒。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这是专业群概念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当前,职业教育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专业群的建设水平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而这其中,特色专业群的建设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笔者所在的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学校将专业群建设列为“十四五”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学校构建的“戏曲表演专业群”,拆除了院系边界,将戏曲、音乐、影视、舞蹈等多个学院的优质资源融合起来协同发展,在师资培养方面,教师不再受限于自身原本专业,而是在专业群的引领下延伸出向新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为师资团队的创新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是以工作室为平台,培养教师“双师型”创新能力。职业教育一边联结着教育,一边联结着社会经济。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教育部曾发文表示,要形成“双师”团队建设范式,鼓励职校教师深入企业或来自企业。由此,许多职业院校相继成立了专业工作室并采用市场化运行模式,由专业教师负责管理,相关专业能够以工作室为平台对接行业,学生可以进入工作室学习和实践,通过工作室项目真正实现产学融合。工作室的市场化运作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能够达到甚至超出行业水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够快速提升,从而提升整个创新团队的实战能力。

此外,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开设“订单班”、与企业联合招生、开展“1+1+1”教学模式探索等方式,为专业教师拓展对接企业的途径,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总之,职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在教师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找到有效衔接点。我们应鼓励教师团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从而培养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好老师。

来源:《中国教师报》2022.10.26 李孟晨/文

匠心聚力,初心致远,让团队力量成为加快职业教师队伍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型教师团队经验介绍

一、    实施背景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开展“三教”改革等。同年教育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三教”改革。“三教改革”中,教师是首位,但仅仅提高个体的能力和素质是不够的,只有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团队力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整体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三全育人”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特性,需要经常随着产业变迁和技术变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这往往是教师个人难以驾驭的,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部分院校仍然存在创新型教师队伍融合度不高、校企合作层次较浅、国际交流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应对新问题的教师团队建设体系,形成了“三阶段五级制阶梯式”教师团队培养体系。

二、主要工作

(一)聚焦“专业+技能”,深化“双师型”教师发展体系

学院在校企协同的师资交流平台支撑下,制定并实施了双轨式“双师型”团队建设规划,按照“教练型”和“工匠型”两条轨道,从岗位适应、锻炼成长、创新发展三个阶段,按照教师发展五个梯次,修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了“三阶段五级制阶梯式”培育新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一条轨”:通过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和社会实践4个维度构建了“三阶段五级制”阶梯式的“教练型”教师培养体系,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记录教师成长历程,开展教师考核性管理,促进教师发展自我诊改。

“另一条轨”:制定了教师职业技能标准,建立了“三阶段五级制”阶梯式的“工匠型”教师培养体系,校企合力培育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确保“双师素质”教师质量数量双增长。

(二)修炼师德师风,形成德育教育新生态

以“彩虹党建”思想引领团队,淬炼师德师能;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的有机统一;把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出台《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和《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形成教育、监督、激励、惩戒一体化的师德师风教育监督闭环体系。

在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党建+团队”的共建互促,通过“七色”党建机制,传承工匠精神,吸收交通文化、燕赵文化、红色文化精髓,将职业精神融入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同时,通过开展“学高身正”师德楷模评选等一系列模范选树活动,以榜样力量推动团队整体风清气正的氛围打造,形成团队文化传承新生态。

 (三)凝聚校企力量,搭建高质量教师企业实践平台

面向交通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学院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建7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突出将生产、教育、研发、培训有机融合,力图设计一种学校和企业双主导,通过双平台共享、双向流动共促、双向考核共进,实现双主体共赢的“全程双向”实践方案,最终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成长和校企合作利益共赢。

在实践内容的安排上,学院创新地使用了“模块+清单”方案设计办法,形成了一种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实践流动站模式,助力学校培养理论和实践双高的教师队伍。

(四)“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能力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并重,“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的教师国际化能力培养新路径,努力提升教师的国际化参与程度与能力水平。

引进方面,学院先后派遣多名教师出国学习新加坡“教学工厂”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物流管理专业牵头了河北省中德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聘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完成线上线下培训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

输出方面,学院与泰国邦纳商业学院共同成立中泰交通学院,中泰校企多方共同打造“学业+就业”融通式国际教育新模式,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国际合作“云端协同”,并且针对疫情影响共同开发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学院开发的《国际货运代理》《精益供应链管理》两门课程,已通过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教中心的课程认证,在泰国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推广使用,中国课程标准的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三、经验总结

(一)搭建“全程双向”教师企业实践平台,开拓创新源泉

学院不断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教师团队培养关键环节改革,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校企深度融合,形成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平台共享”、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双流动共促”、行业企业标准与“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双考核共进”、企业学院实现“双主体共赢”的“全程双向”教师企业实践培训运行机制。

(二)激发自我发展内驱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

通过设计多元的教研与实践活动,创建良好的创新型、研究性、合作性教师发展文化,让教师在团队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培养内容和培养路径,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愿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形成一支“团结和谐,合作和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教师团队。

 四、推广应用

本案例尝试开发一种“双轨三阶段五级制阶梯式”的“双师型”教师培育新体系,适用于交通运输类专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该体系可应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专业技能培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速学院科研成果转化,增强国际交流能力等场景。但推广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与学校专业契合、行业影响力卓著、社会信誉良好的优质企业,并且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2022.10.27   张天馨 杨炜红 范桂森 /文

 

新风口下的在线职业教育,如何破局?

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众玩家入局,同时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实时互动等数字技术的突破也为职业教育市场带来了更多新的增长点。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职教企业如何借助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又将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在于新职业教育赛道

从2019年教育政策发生变化以来,职业教育赛道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政府鼓励、资本支持、充满未来机会和发展机遇的主流教育赛道。一方面,我国今年新出生人口不到 1000 万,已经进入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时代,职业教育成为填补人才缺口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我国技能型人才不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数控、海洋、轨交、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电力、农机、新材料、医疗等领域人才缺口巨大。到 2035 年,包括中职、高职、职业性大学毕业生和在职人群在内的7亿劳动就业中坚力量将面临职业更新和转型需求。

目前,我国有中专、高职、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学校约1万所,每年培训人数仅能覆盖 3000 万人左右。教育部和工信部力推的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十大重点领域面临技术人才革新和职业教育新的创业、投资机会,新职业教育赛道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

产业融合、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和教育新基建能够为更多有志于新职业教育的人士提供无限可能。未来,职业教育新机制将主要面向四个方向:一是引入数字化技术覆盖7亿人;二是构建包含产业端、培训端、用人端、学生端的合作生态系统;三是优化职业教育路径,让20%的学生进入基础研究领域、80%的学生优化到应用领域;四是加强全社会激励,加大对职业再更新、职业再教育的资金投入。

线上直播互动成职教机构的核心破局点

职业教育是值得持续投入和发展的重要市场毋庸置疑。

首先,2016-2025 年在线职业教育增速超过 14%, 2020 年线上化服务模式占比达到 40% ,在规模和增速上的表现都优于整体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线上化趋势和方向已经成为行业的共同选择。

其次,线上直播互动玩法能够有效帮助职业教育机构提升运营效率。

探寻技术驱动力,坚守在线教育初心

十几年来,教育机构走过了一条“内容驱动—服务驱动—技术驱动”的发展路径。职业教育从业者正在面临一个多变的生态,尤其是来自线上教育场景的变化。场景的线上迁移已经是大势所趋,沉浸式教学领域也将成为极具潜力的教育场景。

教育的本质在于整个时代价值追逐。第一个阶段是国内大搞基建和生产的时代,大家更关注实体资产,蓝翔、新华等一批职业教育机构跑在前列。第二个阶段大家更关注无形资产和虚拟服务,配合网络时代的爆发,新东方、知乎等品牌在教育行业中走得很远。第三个阶段将是更关注服务资产和服务时代,追求“所需即所用”、“每个人都有顾问”。郑哲认为,会有一批新的职业教育机构赶上这波技术浪潮,走在时代的前沿。

行业转型下,职业教育的终局在哪?

未来,职业技能将陪伴用户的全职业生命周期,职业教育的终局是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陈川表示,从业者不要过于担心竞争而盲目跟风市场上的不理智行为,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教育行业的规律,教好每一名学生,服务好每一个企业和高校。职业教育的核心逻辑是人力资本增值,这也是社会财富能力增值最底层的因素。当前办职业教育比较成功的是德国双元制模式,真正动员了企业、高校、国家以及参训人员几方面力量,而我国的对人才需求最紧迫的企业并没有参与职业教育,导致职业教育力量相对薄弱。

伯索科技CEO陈志飞则认为,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年积累和沉淀的赛道,职教机构要聚焦内容研发和课程服务交付,坚持正确经营理念,用匠心打磨产品、做好服务,才能最终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职教机构要不要做线上化和直播互动升级,他认为,名师课程有市场号召力,适合采取录播课,但教学本身是服务性行业,更多老师还要回归互动式教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本次论坛中,六位行业专家分享了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教研、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共同探讨行业转型升级时职业教育终局在哪里,并时刻站在职业教育用户的个人终身学习和资产增值立场上,承担起自己作为企业方的产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来源:光明网 2022.11.4  柯岩/文


职教速览

职校培养哪类人才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发展处副处长李树峰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通才培养的模式显然不能也不应当被移植到专才培养模式之中。职业教育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指的是基于某一项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基于所有技能的全面发展。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明显特征是培养“术业有专攻”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学校固然具备兜底的使命,但非常需要按照专业大类发现和招收那些具有特别技能或特别技能潜质的人加以重点培养,尤其对于那些因为偏科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的“偏才”“怪才”群体。技术技能人才固然需要各科文化课成绩符合一定的要求,但有些偏科的学生很难做到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如果职业学校能够为偏科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某些单科或少数几科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与所擅长文化课相关的专业技能,那么他们很可能成为这一行业领域的翘楚。

做有余,教不足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庄西真在《职教通讯》撰文指出,职业院校新进的年轻教师“做有余,教不足”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了。

这些年进入职业院校的年轻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他们大都接受了系统的学科专业教育与训练,学科知识比较扎实,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基本具备了“能教”的能力。这就是我说的“做有余”。然而,与中小学教师不同,职业院校大多数新进教师没有经历过教师职业训练,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与教学技能训练。也就是说,他们知道“教什么”,但却不知道“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缺乏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这就是我说的“教不足”。

职业院校教师自己知道不算本事,自己会做也不算本事,把学生教得也知道了、会做了,才是真本事。

七成教师选择信息化教学

据新华财经报道,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等联合编制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版)显示,74.54%的教师表示会经常使用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2018年,技术对职业院校教学支持作用最为显著的方面为提高课堂参与度;到了2021年,则为更有助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报告》显示,84.83%的学生经常在线上看学习材料,仅有3.82%的学生没有使用过虚拟仿真实训软件。

《报告》还指出,近几年,职业院校信息化普及度大幅跃升。但从应用层面来看,深层次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管理水平等方面尚有不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教师报》2022.10.26 崔斌斌 /辑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22年第6刊 总第130期

(2022年11月24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杭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