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2018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18-04-24 浏览:



目  录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栏】

【问题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 2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状... 2

工业机器人产业缺人!职业院校责无旁贷... 4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现状分析... 4

两个工业机器人产业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 5

两个标准突出五个特点... 5

【相关链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 (行业试行)... 6

【问题二】专业怎么建?学生怎么教?... 6

缓解人才荒政校企各司其职紧密合作... 6

机器人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具备多种能力跨学科跨专业培养... 6

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各层级特点及课程内容分析... 7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定位分析... 8

职业院校在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0

【问题三】毕业生将从事什么工作?... 11

他山之石... 12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开发工业机器人综合训练平台... 1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12

美国学校高校机器人教育的特点... 14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15

把职业教育和培训看成“一个体系”... 15

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四个方向... 16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理念与制度创新... 16

【相关链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17

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17

直面职教改革深水区三大难题... 17

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度创新打出校企合作“组合拳”... 19

“互联网+课程”要做到三个融合... 20

由“就业”导向走向“发展”导向... 21

民办教育研究... 22

民办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 22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多方面劣势... 22

民办高职学生对考核方面的满意调查及分析... 22

师资建设研究... 23

“教学诊改” 如何为高职教师提供辅导... 23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打“组合拳” 造师资“铁军”... 24

高职院校管理者应重视适应研究... 25

学生工作研究... 25

职业院校学生大安全观... 25

职教新闻... 26

高职院校来了院士辅导员... 26

广东一职校首创德能教育韵律操替代课间操... 26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栏】

2017-2018学年,我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新增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专业怎么建?学生怎么教?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从事什么工作?本专栏编辑带着几个问题,为新专业人才培养明确定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问题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状

  

 

一方面:产业对高职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持续表现强劲,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是破解我国产业成本上升、环境制约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上海、徐州、常州、昆山、哈尔滨、天津、重庆、唐山和青岛等地均已经着手开建机器人产业园区。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容量已经达到约26万台,但当年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只有165人,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已经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6万台,保有量达到180万台。

为了解产业的人才需求,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在机械行指委智能制造技术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牵头组织下,多所高职院校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计算出从2016年到2025年本体制造业人才需求,如2020年为0.17万人,2025年为0.41万人。高职人才与集成工业机器人比例约为14。到2020年预计需要高职人才2.04万人,2025年预计需要4.79万人。

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类企业人才需求差距较大,汽车行业人机比为193C行业人机比是16,其他行业人机比是13.5。预测计算出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职人才总需求(见图1),到2020年,需要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为9.57万;2025年需要高职人才26.18万。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期为2020年到2025年之间。

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珠三角以广东为主,环渤海以北京、沈阳、哈尔滨等为主,中西部以芜湖、武汉、长沙为主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从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开设的情况来看,在2016238所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中,长三角占13%、珠三角占8%、环渤海占21%,而中西部地区占58%,可见院校布局与产业布局吻合度不高,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占有量最多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开设的学校数量太少。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需求主体为集成企业的工作站系统集成人员和应用企业的工作站运行维护人员,集成人员又分为电气系统相关设计工作与机械系统设计相关工作。目前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80%以上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51%左右定位在工作站系统方案设计与仿真、工作站电气系统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人才岗位需求总体符合。

另一方面,高职专业建设缺乏有效指导和科学规范

    2013年以来,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纷纷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由2012年的1所高职院校开设,迅速发展为2016年的238所高职院校(见图2)。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同时培养技术销售和本体系统安装调试人员。

通过对全国仅有的10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研了解到, 9%的学生从事系统方案设计,63%的学生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由于学生刚毕业不久,主要工作是产品安装调试。   

目前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系统集成、PLC等主干课程,但也有不少学校将单片机技术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与该专业培养目标不是很符合,目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很难支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人才的培养。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是新兴专业,师资队伍严重缺乏,调研的82所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相关专业通过自学、参加技能大赛、合作开展实验室建设、外出培训等形式培养出来的,一些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学校老师很难驾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一些学校邀请企业专家来授课。在这些高职院校中,有23.17%的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验室的投入较大,27%以上的学校投入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有27%的学校投入甚至超过1000万元。

《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显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亟须规范,培养规模不宜扩大

由全国机械行指委智能制造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却显示,最近3年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设增长较快,2017年预计将有300多所学校开设。

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8年以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属于人才紧缺阶段:2018年,市场需要4.87万高职人才,而高职院校只能培养出1.93万毕业生。到2020年,毕业生总量将达到8.53万人左右,而我国市场约需要9.57万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所以人才需求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行指委提醒,到2020年后,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市场共需要26.18万高职人才。课题组建议高职专业招生规模维持在300所左右,高职院校不能盲目扩大招生,每年培养大约3.3万毕业生,到2025年,毕业生总量将达到25.03万,与市场需求差距不大,如果达到350所,每年将培养高职学生3.5万多人,易造成人才过剩。(见图3)形成适当的需求落差,更便于专业的整体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95日 翟帆/

 

工业机器人产业缺人!职业院校责无旁贷

    整个机器人产业,从开发到应用,全部缺人! 缺口20万!从2013年以后,我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机器换人潮,支撑工业机器人产量飞速增长。机器换人后,是否真的就不再需要人了?现在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整合,才能在生产线上发挥作用。而这些专业人员的需求还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说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

技能人才培养,职业院校责无旁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经过细致调研,发现    “工业机器人生产与应用岗位,假如需要100个人,那么中职层次占31人,高职39人,应用本科30人。”至少在生产与应用岗位,是以职业院校人才为主。“比如现场编程这个岗位,手工编程中职生就可以,离线编程高职生就够了,不需要本科生!而占了岗位人才总需求30%的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中职生和高职生各占一半,也不需要本科生!”

目前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短期培训要达到岗位要求确实很难,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异常突出。”毕亚雷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74日 翟帆/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现状分析

通过对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四个工业生产或应用集中的区域进行调研,发现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三类企业:

第一类是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包括零部件制造类企业和本体制造类企业两种。其中,本体制造类企业比较少,国际品牌只有ABB、安川工业机器人在国内设有制造工厂,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只有埃夫特、新时达、广州数控机器人等少数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除了掌握本体制造技术外,还掌握部分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控制技术,产品附加值高;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制造类企业也分为核心零部件制造类企业和一般零部件制造类企业两种。核心零部件制造类企业,如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虽然比较少,但产业附加值高;一般零部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的通用部件,产业附加值较低,但企业的数量比较多;工业机器人制造类企业是依托工业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制造获得产业附加值的。

第二类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类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庞大,既包括大型的汽车制造类企业,也有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有一些恶劣环境下的制造类企业,如焊接、打磨等企业。这类企业是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产业附加值的。

第三类是工业机器人集成类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类企业的需要,将工业机器人及外围设备集组成满座生产需要的自动化生产线,满足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这类企业是通过服务工业机器人应用类企业带来产业附加值的。

第一类企业中的本体制造类企业大多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的附加值高;第二类企业是机器人应用类企业,其产品的附加值取决于机器人工作对象的增值情况;第三类系统集成类企业中的项目设计集成和后续服务的产业附加值高,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9期蒋庆斌,朱平,陈小艳,周斌

 

   两个工业机器人产业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

由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工业机器人装修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标准要求,《工业机器人装修维修工》主要面向机器人生产企业;《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主要面向机器人应用企业。

摘自“湖北日报网”2017-03-15 赵莎莎/

 

这两个职业技能标准的发布为工业机器人产业职业培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

两个标准突出五个特点

1、标准由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工业机器人产业国内龙头企业共同编写,发动全国各地数十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协会和院校广泛参与和支持,充分体现了标准的权威性和平均先进性。

2、标准依据行业现状和职工水平现状,将本职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且涵盖了各个工作岗位,便于培训,易于评价。

3、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规程有关要求进行编写,面向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和操作应用两类从业人员,客观反映了生产制造及产品应用单位现阶段该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4、标准编制目的明确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提供了依据,为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员工能力等级认定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5、标准依据《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GB/T12643-2013)等多个机器人国家标准对该职业技能标准中的词汇进行统一和规范。保证了该标准在行业内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职业技能标准设置了机械装置装配、电气装置装配、整机装配、整机调试、校准、标定、维护与保养、维修、培训与管理等9个职业功能。

《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标准设置了编程与调试、关节机器人操作与调整、AGV操作与调整、直角坐标机器人操作与调整、机器人系统应用方案制定与集成、机器人系统调整、机器人智能系统操作与调整、维护与保养、培训指导、管理等10个职业功能。

摘自“机械博览”17-03-14

 

【相关链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 (行业试行)

https://wenku.baidu.com/view/8ffd4c3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7.html

 

【问题二】专业怎么建?学生怎么教?

    缓解人才荒政校企各司其职紧密合作

政府行政部门

1、 要引导高职院校适当增加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招生数量,但不能盲目扩大规模;

2、 尽快制定职业技能标准,规范专业教学标准。

高职院校

1、 要根据地方产业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招生规模;

2、 要准确定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3、 以企业真实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为指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4、 科学合理建设工业机器人专业实验室;

5、 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

6、 加深与工业机器人企业合作。

国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1、要加大与高职院校共建实验室的力度,培养出更多的国产机器人的潜在客户,占有更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2、集成企业要加大与高职院校深度的技术合作,提供更多的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培养出更多的工业机器人集成人才;

3、应用企业要提前介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缩短学生适应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的时间,有效减少企业人力成本。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95日 翟帆/

 

机器人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具备多种能力跨学科跨专业培养

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增设前沿和紧缺专业:机器人专业。职业院校应根据智能制造衍生出的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发智能制造机器人专业,进行相关专业的调整与设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高职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加强其内涵要素、规律特征、路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提升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

这就要求传统工科专业必须调整培养方向,依托并拓展专业群,推动人才培养由专门化向复合型转变。传统工科专业必须融合智能制造技术要素,交叉综合自动控制类、信息工程类、通信工程类、网络工程类、系统工程类等不同学科专业,注重发挥专业群集聚作用,才能培养跨学科、跨专业、掌握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如,机械制造类专业必须通过交叉融合软件工程类、信息工程类专业,培育与设置机械设计制造类、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虚拟仿真设计类等交叉性专业,才能适应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生产系统管理等智能制造工作岗位需求,实现具备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或PDM(产品数据管理)等工业设计与信息技术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满足机器人专业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具备多种能力的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17日  李明月/

 

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各层级特点及课程内容分析

我国工业机器人广泛和大规模应用已经全面开启,全国各大职业院校也在积极探索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法和课程设置方案。为了能够对机器人这类高智能、高复杂度的工业设备应用技术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机器人相关专业一般开设有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三个层级。本文从中级工到技师逐层级给出了从简单到深入、兼具系统性、全面性的一体化课程设置建议:

1、中级工阶段

在专业知识方面一片空白。对于机器人这类学科涉及广泛的专业,在初级工阶段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宽基础”的特点,如电子、机械、电气、控制、力学等专业均应有所涉及。所以在两年的中级工阶段建议开设的一体化课程如《简单电子线路装调》、《典型机械部件制作》、《低压配电线路安装》和《简单自动控制设备装调》,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对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和训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个阶段应选取兴趣化强、且尽量与机器人相关的工作任务,如《56DZ-12 型行走机器人装调》、《太阳能蟋蟀仿生机器人制作》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如自由度、轴、手臂、示教器等概念和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初级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难以与企业关于机器人相关的岗位匹配,所以一般直升为高级工。

2、高级工阶段

高级工已经对专业有一定程度了解,而且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适合于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和技能的学习。

机器人专业的高级工毕业后应当具备一般工业机器人生产和应用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如在生产方需要的工业机器人装配人才,可以负责对机器人进行总装与调试,在装备生产企业根据调试文件完成机器人单轴闭环参数调整、机器人标定、运行演示程序并调整相关参数,最终使得机器人能达到出厂状态。在应用方需求的示教型机器人装调、示教型机器人软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型人才等。在机器人系统发生故障时,这一岗位的员工,需要根据故障提示代码进行初步检修,能清晰的汇报现场情况,能按照流程进行机器人系统标准配件的更换、解除故障。

建议在两年的高级工阶段开设如《示教型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装调》、《示教型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示教型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和《示教型机器人软件系统故障与维修》等一体化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机器人软硬件知识,如单片机软硬件结构、程序识读、I/O 口的使用等等,同时获得企业所要求的技能。例如,以电子自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中包括的点焊机器人、涂胶机器人、电路板切割机器人等为载体,学习示教型机器人的软硬件知识、工作原理、机械结构、动力来源、电路分布、装调、编程以及故障维修等。

3、技师阶段

技师层级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学习能力,并且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深入了解。目前企业对于技师层级毕业生的待遇非常可观,比如,机器人生产线的试产员与操作员,以水龙头打磨抛光为例,此类岗位要根据水龙头打磨抛光工艺,对机器人系统进行示教操作或离线编程,并调整打磨抛光系统各项参数,使机器人系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其中优秀的毕业生还可以成为工程师的助手,主要责任是协助工程师出机械图纸、电气图纸、简单工装夹具设计、制作工艺卡片、指导工人按照装配图进行组装等。

针对企业的技能要求和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在技师层级开设《智能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装调》、《智能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器人生产线集成与联调联试》等一体化课程,从而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技巧、通信接口调试相关技能。

在中级工阶段设置“知其然”型的学习活动,到了高级工、技师阶段设置逐步深入的“知其所以然”型的学习活动,工业机器人专业各个层级相应的课程汇总如下表所示:

工业机器人专业一体化课程统计表

层级

学期序号

一体化专业课程名称

 

 

中级工

 

1

《简单电子线路装调》

2

《典型机械部件制作》

3

《低压配电线路安装》

4

《简单自动控制设备装调》

 

 

高级工

 

1

《示教型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装调》

2

《示教型机器人编程与调试》

3

《示教型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4

《示教型机器人软件系统故障与维修》

技师

 

1

《智能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装调》

2

《智能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修》

3

《机器人生产线集成与联调联试》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可以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融入到技工院校各个层级的一体化课程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出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适应企业中各类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需求的人才。

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还需要辅以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几点如下:

1、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基础课程做支持,如线性代数、力学、计算机、C语言、专业英语等配套基础课程应适时开设。

2、匹配企业实际生产实施的教学设备。

3、强有力的师资。教师是引导学生的主体,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达到企业要求,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全面的引导;另外必须配备相关专业的企业导师。

4、拓展相关岗位企业实习的机会和时间。

摘自《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5年期 王晓娅/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定位分析

高职院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己任,那么高职院校能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通过对以上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和岗位的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本体或关键部件的研发,高职学生很难胜任;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需要的是加工制造类相关专业人才。工业机器人简单的编程和维护,只要中职的学生或者企业员工经过在职培训即可胜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最适合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岗位,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相关工作。

一、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内涵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既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主要定位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岗位,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相关工作,那么“应用技术”的内涵是什么?图2 分析了工业机器人集成岗位的主要工作流程。

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根据产品生产或者加工的需要,向工业机器人集成企业提出具体要求;工业机器人集成企业据此设计出仿真方案,在得到客户认可后,开始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并能完成相应控制要求。从这个过程可以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方案设计:能根据客户要求制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工作单元的自动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能够根据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原理图、接线图,并选择相关设备或元器件,能够制定工业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有关生产加工工艺。

2)编程:能够利用编程器进行现场编程和离线编程。

3)安装调试:能够根据原理图和接线图安装控制体系,能完成系统联合调试。

4)维修维护:能够及时跟踪系统运行情况,能够维护工业机器人本体,维修工业机器人外部控制系统。

二、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需要开设哪些核心课程

那么应该开设哪些课程来满足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这还需要对典型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更加深入理解“应用技术”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及外部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3 所示。

图中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生成线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控制器;工业机器人工作对象,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等,以及工业机器人外围控制系统。学生要能完成这样一个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需要开设哪些核心课程?下文做具体的分析。

1.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

由于客户提出产品生产或加工要求后,要立刻做出响应,需要做出虚拟仿真方案让客户有完整的、直观的印象,因此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课程;工业机器人系统整体方案设计需要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通讯能力、外围设备的控制等能力,因此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工业机器人典型工作站应用技术”“现场总线与组态控制技术”等课程;要培养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能力,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技术”“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等课程;要培养工业机器人维修维护能力,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技术”课程。这8 门核心课程的设置,形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2.专业平台课程的设置

工业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集成能力的培养需要的行业通用能力与其他控制类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有统一性,所以需要开设电工电子、机械电气制图、电气控制和驱动类课程。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概念、参数、应用等方面的认知能力,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是一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应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跨行业的职业能力,需要开设“液压气动”“工装夹具”“物联网应用”等课程。不过这些课程目标的定位与机械类专业应有所不同,主要定位在“应用”层面,而不是“设计”层面。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9期 蒋庆斌,朱平,陈小艳,周斌/

 

职业院校在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对机器人应用专业型人才存在两个误区

一方面,有些教师认为机器人本身的自动化程度就很高,只要事先输好程序就能正常运作,一些岗位培训几天就能熟练上岗,高中毕业生甚至初中学历即能胜任。但在实际情况中操作员需通过编程操控机器人的零部件,了解机器人的组装过程,熟悉机器人的系统维护和参数调整,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才能进行生产。其后续保养、调试安装所要求的精度比较高,小至一个减速器里面的一个轴承、一个关节臂间隙的调整都需经过专业的训练,所以未经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诀窍。

另一方面,目前多数院校认为机器人技术太难,中级工和高级工难以掌握,故仅在技师一个层级开设有关机器人的课程。工业机器人是集电子、机械、电气、控制、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复杂系统,要想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其知识与应用技能,仅仅在技师一个层级开设相关课程是空中的楼阁,培养的人才难以经得住实际岗位的考验。

2、缺乏真正与岗位匹配的课程

从企业的岗位来看,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岗位有生产、操作、故障诊断与维修、应用程序编程等岗位,各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层级也不同,采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线或将形成“技术人员+普通作业员”的标配。而,目前全国有120多家职业院校开设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大多仅仅针对简单的操作与维护,针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的课程内容设置到人才培养过程都还很不成熟。

3、对人才培养方向的把握缺乏前瞻性

我们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根据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来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机器人按发展阶段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目前已商品化和实用化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另一类是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智能机器人。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狭义的机器人概念也在向着广义的机器人技术概念转移。

示教型机器人操作和维修较智能型机器人相比较为简单。跟技师相比,高级工更适合于示教型机器人应用的相关岗位。所以高级工毕业生匹配的岗位是普通作业员,如示教型机器人的装调、运行维护及故障诊断与维修。而技师层级应该针对更高层次的智能型机器人的装调、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器人生产线的联调联试等岗位来培养人才,从而抢占机器人应用更新换代的先机。

只有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摘自《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5年期 王晓娅

 

【问题三】毕业生将从事什么工作?

 

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很广,无论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还是电气企业,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的运用。表现在专业的岗位服务面向上,将由普通机械设备的生产、操作、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岗位向高端制造业生产设备的相应岗位提升,要分别针对高档数控机床等岗位,培养适应高端制造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下面本刊编辑综合摘录,我院相关专业涉及到机器人应用的相关报道:

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最早及最广泛的应用。在美国,超过60%的工业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业,而全世界用于汽车工业的机器人也已经达到总用量的37%,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工业机器人约占24%,在国内,汽车行业生产和装配的机器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测量机器人对地铁进行周期性自动变形监测,以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现代物流系统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将决定企业间相互竞争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衡量因素。目前,工业机器人在物流行业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商品码垛、拆垛、搬运等几个环节,随着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发展,拣货环节也出现了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会计机器人不仅可以代替常规性会计核算和管理信息,而且可以进行“经济前景预测、资产评估、(利用信息)参与会计管理决策和规划”

航空维修中的应用,相比航空制造企业,航空修理企业对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起步要晚,如,航空零部件精密打磨,飞机机械零件特殊修理(激光熔覆维修、热喷涂维修等),以及飞机大部件搬运与装配的应用。

根据应用环境,可以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工厂环境)、服务机器人(家庭住房)以及特种机器人(特殊环境,比如水下、太空、灾难废墟环境)。

综合摘自CSDN博客20161116日发布;“搜狐科技”2017-05-16 发布;《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年第1 期 舒送等/文;《工程勘察》2018 年第2期 余锐/文;财会月刊》2018年第5 商思争/

 

他山之石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

开发工业机器人综合训练平台

目前,国内高校所开设的机器人实践课程主要针对非工业用机器人,或仅着眼于工业机器人的认知及示教编程,缺少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相关实践课程及实践平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开发了一套贴近工程实际的工业机器人综合训练平台。搭建机器人综合训练平台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提供一个训练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之上自主设计、动手搭建一个可以控制机器人自动运行的应用系统,以便完成所设定的工件搬运任务。

该平台硬件包括基于三菱PLC 和触摸屏的控制板和FANUC 机, 器人。控制板作为上层装置,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启动机器人运动程序并对机器人状态进行监控。机器人作为下层装置,执行指定的作业。控制板与机器人之间, 的通信提供并行IO CCLINK 总线两种可选方式。

基于该平台,学生可以选用合适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连接机器人与PLC 的通信线路和气动回路,编写机器人和PLC程序,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以完成机器人训练任务。实践表明,该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完成机器人搬运作业为例。学生首先对任务进行分析,根据所需搬运工件的特点,选用气吸式末端执行器,并设计出气动回路,然后根据所需资源定义,依据I /O 分配表和机器人接口定义,画出电气原理图,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电气连接。通过编写机器人和PLC 程序,操作所设计的触摸屏界面即可实现机器人自动搬运作业。

摘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 年第2 期 印松, 唐矫燕/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慕课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借助互动性强的慕课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大量在线学习微视频,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而课堂上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重难点讲解,引导学生面对面的课堂互动讨论,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后发布在线测试及拓展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解决《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该课程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四个环节。

(一)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是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包括设计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资源、构建慕课平台等。以智能搬运机器人为载体,把机器人分解为大脑、腿、眼睛、手等独立器官,设计了什么是机器人、让机器人思考、让机器人动起来、让机器人感知、让机器人搬运五个基本教学项目以及让机器人识别颜色、无线遥控机器人两个拓展教学项目。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项目,每完成一个项目将为机器人多添加一种器官,机器人的智能功能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前面项目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项目。每个教学项目被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又被碎片化为若干个教学知识点。如下表所示,以让机器人识别颜色这一教学项目为例,来说明《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碎片化教学知识点的过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资源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使用的课程标准、PPT 课件、电子教案、周历,还包括知识点微视频、工作单、任务书、在线测试题、知识点参考资料、往届学生的学习资料、软件等。

慕课平台上不仅要有各种富媒体课程教学资源,还要有师生互动区、评价考核系统等,便于教师实时、全方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表现。

《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碎片化知识点的过程

项目序号

模块名称

知识点

 

 

 

项目六让机器人识别颜色

(一)颜色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了解颜色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各种常用颜色识别传感器的参数、适用场合等

3.选择颜色识别传感器及附带元件

(二)颜色识别模块的设计与制作

1.颜色识别模块原理图的绘制

2.颜色识别模块PCB 的制作

3.调试颜色识别模块

(三)实现机器人把不同颜色的积木搬到对应颜色的房间

1.机器人能够识别三种不同颜色

2.机器人能够把不同颜色的积木搬到对应颜色的房间

(二)课前预习

教师提前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线上课程学习,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查找任务相关的知识,在学习时按照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完成任务书或微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将结果在线上学习平台中进行反馈,对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料进行评价,还可以与线上的教师、学生沟通。同时,教师可以直接在学习平台上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查看学生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发帖、回帖等,有效监督学生学习。

(三)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课堂讨论、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为主。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提问、在线测评的反馈等安排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线上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重点、难点及典型问题引出课堂探讨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讨论及时引导、纠正,使课堂讨论有目的、有意义地进行。为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每个讨论主题进行总结,加以点评。

讨论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机器人控制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从电子元件的选择、原理图的绘制、PCB 的制作、电子元件的焊接到电路板的测试、机器人“器官”的组装、功能程序的编写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两人一组协作完成。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求助教师或其他同学。教师要一直把控整个实操过程。最后由学生展示和自评本组完成的作品,其他组互评,教师点评和总结。学生对作品进行完善后上交,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

(四)课后拓展

因材施教,对于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引导他们课后继续完成拓展教学项目。这部分学生一般都是系电子协会会员,志同道合,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讨论新科技、钻研新技术。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在在线平台上发起讨论话题,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可以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横向课题,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2016 年起,笔者所在课程团队以超星慕课平台为依托,对所授《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进行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学效果来看,取得了显著提升。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并不难,可以接受,学习不再是被动地灌输,而是主动地探索。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摘自《现代职业教育》 2017 (12)  鲍晶晶,江务学/

 

美国学校高校机器人教育的特点

一、 课程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

由于机器人技术自身的综合性和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导致机器人课程跨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十分明显。高校的机器人教育作了具体规定,学生往往需要预修过若干先修课程。例如,MIT的“机器人学导论”要求预先学习“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平面与空间运动学、动作规划、机械手臂和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多刚体动力学、3D绘图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传感技术、无线网络、人机接口、嵌入式系统等。有些机器人课程虽然没有明确指定相应的先修课程,但由于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广,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也是较难完成的,例如,MIT的“自控机器人设计竞赛”课程涉及设计与制造、电子运算结构、电路与电子学、计算机程序的结构与应用等课程;“机器人编程竞赛”课程要求有一定的JAVA编程基础;“认知机器人”课程则需要预先学习过机率系统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或自治和决策原则中的任一门课程。

二、涉及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

这个特点在美国高校的机器人教育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当今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它的作用,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探测漫步者就是机器人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MIT航空航天学中的“认知机器人学”课程,正是通过对NASA的火星探路者、护士机器人、博物馆导游等实际例子的讨论来学习建模与算法,以及研究算法是如何在这些系统中应用。该课程结合当前机器人技术的成果,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理解。

三、 充满趣味的“做中学”

美国机器人课程几乎都有实验课,学生借助各种工具平台制作、组装实体机器人或编写、调试机器人程序,十分强调在做中学。例如,在“机器人编程竞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组成团队开发机器人选手程序,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结合了作战策略与软件设计,并用于参加比赛。“自控机器人设计竞赛”也是个需要动手的“做中学”课程,参与者设计和制作机器人,在月底参加比赛。该课程需要学生设计出一个机器人,能够在比赛场地行驶,识别对手。上述两门课程都是按照图1所示的模式来进行的,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使用非实体机器人,即编写一个机器人选手程序,一个是使用实体机器人,即制作一个实体机器人,从而实现不同知识点的学习。

 

摘自《现代教育技术》2007 年第11 期 王益,张剑平/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把职业教育和培训看成“一个体系”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关系

    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两者之间,既是紧密联系的,也是目的和手段、任务和办法的关系。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和培训各具特点,教育的特点是学历性、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培训的特点是资格性、专项性、更新性、强化性。他们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一是学习目标上互为补充,二是职业生涯上互为支撑,三是职业教育功能特征上互为延展。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必须放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总架构下去进行。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才有“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学习型行业”的建立,才有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才有“学习型企业”,有“学习型企业”,才有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要把职业教育和培训看成“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而不是某个部门的体系,更不是像有人认为的是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两个体系。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在习近平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已经有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体系。

    2、《职业教育法》早已有法律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第二条)。”说明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体系。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发布了一个重要文件《终身教育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其中将技术与职业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明确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这一术语包括职业培训,用英文缩写表示为TVET,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体系。

4、从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实际上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不仅承担着学历教育的任务,还承担了大量的在职职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民培训、下岗职工和复转军人再就业培训等,说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是一体化的。

三、学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几个重点工作

   1、必须实现“三统一”。学历与证书的统一,理论与实操教育的统一,学历培养的系统教学目标与就业培训的分列教学模块的统一。

   2、必须实现“三整合”。教育与培训资源配置的统一整合,教育与培训专业迁延的分类整合,教育与培训等级衔接的有机整合。

   3、必须突出“五个关键”。一是“标准化”,职业教育要有适应最新职业岗位群要求的培养目标的细化,以及标准等级之间的规范区分;二是“课程包”,职业教育要按照培育标准制定系列课程包,以便能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分专业、分层次进行教育与培训;三是“学分制”,职业教育必须大力度实施教务、学籍、就业等方面的改革,以便能够通过学分银行、学分互认等制度创新,使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开放性”,职业教育必须切实打破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专业之间、教研部门之间、校企合作之间的封闭性,着眼于以人为本、人人出彩、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要求,去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真正有机整合服务;五是“激励性”,职业教育和培训各自的运行方式、计量方式和教育付出方式各不相同,职业院校必须在顾及教育规范管理的同时,充分重视培训的特点,通过大力度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制定规范制度,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培训在学校中的边缘化地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212日 李小鲁/

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四个方向

以“产”拓广度:产教融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坚持“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的理念,构建产教融合、政行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产业链、营造生态圈,培养具有高职特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以“学”把宽度: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理念,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在创业学院完成最后一年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融合区域特质与专业特点,构建“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以实训为基础、研发为动力、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训研创”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将“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向“做中创、探中创”延伸。

    以“研”掘深度:立地研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以研发驱动创新创业,以创新创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理念,比如由学校牵头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服务行业,力争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创”提高度:应用新技术,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坚持“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理念,以新技术为导向,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项目为载体,培养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人才。依托研发平台,每个平台至少对接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全过程孵化服务;引导师生共创,积极引进企业的新技术,探索“师研生随、师导生创、师生共创”培养方式,实践“企业出题、学校接题、教师析题、学生答题”的培养途径;依托众创空间,助推项目孵化。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017日 谢志远/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理念与制度创新

深化产教融合应“以人为本”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主题,但非职业教育的全部内涵。忽略职业教育培养人的根本宗旨与价值,会导致职业教育丧失“教育”的基底。

   大量调研表明,企业并不要求职业院校承担培养特定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能力的责任,事实上职业院校也很难完成这项任务,特定工作能力的养成应由企业内训来承担。企业更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忠诚、勤勉、负责、进取、合作、刻苦等方面的品质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

    应对变幻不定的环境,特定的工作技能极易过时,而最有价值的是基本文化素养、通用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创造性与问题解决、沟通与合作、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通用素养。基于此,深化产教融合应与时俱进,赋予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平衡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学生自身成长的诉求,以科学的目标引导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法律创新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基本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出现了梗阻。为了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意见》指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然而,赢利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诉求。但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法规定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但对于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收益只字未提;只有新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取得回报保留了一条通道。

    现有的一些法律规定已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障碍。一方面导致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或个人参与职业教育时心有顾虑;另一方面,事实上企业或个人在参与职业教育中大多获得了经济利益的回报。但回报是否合理适度,由此形成的职业教育市场是否健康、可持续,无人能给出一幅清晰的图景。

    《意见》的出台凸显了法律规定的滞后,倒逼有关部门加快相关法律条文的修订,打破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瓶颈,既促进职业教育市场的有序发展,又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组织创新

    《意见》提出“鼓励区域、行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教育”。学校、企业的文化与办学理念存在差异,举办职业教育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如果行业企业能够切实获得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地位,势必引起我国职业教育组织形态和组织机制的根本性变革。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重视教育型企业

    教育型企业是近些年来应市场需求而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企业。教育型企业或者开展职业培训,或者从事教育咨询,或者生产销售教学仪器设备,或者直接举办职业院校。这类企业通常紧跟高新技术发展的潮流,密切关注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从来源上看,一部分教育型企业原本就是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公司,或是独立的公司或是校办企业;也有一些是在互联网、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是大型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子公司。

    教育型企业的身份是企业,对市场的需求反应更积极灵敏,同时又是教育系统的“内部人”,对教育教学活动较为熟悉。教育型企业在教育系统与行业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职业教育有益的补充、拓展与延伸,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职业技能培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在产教融合的框架中教育型企业拥有独特的优势。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36  赵蒙成/

 

【相关链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95号)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直面职教改革深水区三大难题

“现代学徒制”如何有效推广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职业教育的优势于一身,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014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拉开了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序幕。20158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8月,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公布。

    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目前来看,试点的成本较高,收效较低,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形式化现象。不少职业院校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即便找到合适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一旦企业新员工需求减少,合作就难以为继。也就是说,如果合作企业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将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笔者建议,在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用心打造一批“教育型企业”,即赋予有资质的企业以教育机构地位,使其成为与学校同等的教育机构。教育型企业的遴选,要严格设置条件,遴选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头羊”式的企业、学生向往的企业。对于教育型企业,国家要通过免税、减税或补贴政策等,鼓励他们把相当一部分岗位留给中、高职院校实习的学生。总而言之,我国如果没有这些“航母”企业,现代学徒制难以持续也无法成功。

“中高职衔接”如何立意更高

     为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各地在中高职衔接/贯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包括“3+2”“3+3”“3+4”“五年一贯制”等模式。在中职生升学通道打通之后,我国职业教育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职业教育吸引力也比以往增强了不少。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应该具有更高的定位,与一般的技术技能人才相比,这批人才宜早培养、宜长期培养、宜贯通培养,即培养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以应用英语(跨境电商方向)专业为例。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外语要求高,语言学习需尽早培养;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属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跨界学习难,需长期培养;中职或高职单独培养无法培养出“语技一体”的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贯通培养。贯通培养既能保证五年的外语学习,又能保证充足的技能训练时间,通过长学制课程一体化设置和技能训练的有效整合,可以实现培养效益的最大化。

    再如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老师不仅需要掌握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还要具备幼儿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高中毕业生起点的高职3年制方案,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要求。而3+2一体化的五年贯通培养方案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前3年重在才艺教育,后2年重在教师教育与教学实践,这样培养的幼儿园教师一定优于、高于、特于高中生源的3年制高职培养的新教师。这才是中高职衔接/贯通应该追求的价值所在!

“双创”如何更具技术性专业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热点。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联盟正式成立;2016年,国家批准设立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投入较大的精力,形式多样,但同时也出现了两大类问题。一是双创教育的技术含量不高。不少职业院校双创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双创比赛、开网店等,往往与技术创新无关。二是双创教育与专业的相关性不高。双创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教学之外,并未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严重。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该鼓励更多在校学生在技术创新基础上创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创业。一方面,应该明确双创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而不是创业。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它并不像创业那样过多地追求结果,也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创业的水平。为此,可以成立专门的双创团队,依托一定的技术创新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培养出创新意识、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应该将双创教育融入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实现与专业课程、专业评价体系、专业文化的融合。与普通院校相比,职业院校的专业种类更为繁多、特征更为多样,要根据专业类型的不同,对双创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厘清不同类型专业双创教育的重点。

    总之,双创应该尽可能与专业学习相关,双创的重点在于创新,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才有真正的含金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36日 石伟平/

   

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度创新打出校企合作“组合拳”

    日前,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是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的一份方向性、基础性、全局性行动指南,与此前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共同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政策“组合拳”与路线图。《办法》更加强调问题导向、制度创新更加强调促进、规范和保障。

    一、看沿革:国家层面校企合作政策的延续与创新。

    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国家在制定和实施校企合作促进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肯定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2016年中央深改组要求,尽快印发有关校企合作促进政策文件;2017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分别就实行与推动校企合作提出具体要求政策指导,释放校企合作政策“组合拳”信号。

    每一次制度设计与创新,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创新,并频频向行业、企业提出融合发展要求。《办法》既是经验总结又是系统部署,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以广泛、多边合作为基础,综合协调同参与、共创新,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二、看现状: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 ;   《办法》出台的背景是我国职业教育校, 企合作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多个层面存在问题,合作中的旧问题,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在跨部门跨领域上表现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政府自身对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认识不足,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度以及政府参与校企合作治理机制有待健全。

    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权限不明确,行业组织的统筹、指导、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行业岗位标准、课程标准等制定中的指导作用与能力尚待提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有待健全。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内驱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社会责任意识不够,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显性作用不突出,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

    学校品牌创建意识不够,合作机制建设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技术服务能力较弱,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这些问题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障碍,参与各方对校企合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诉求迫切,需国家层面统筹考虑解决办法,并进行整体推进。而《办法》便是应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之法,把“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作为总体要求,明确了校企合作定义、机制,并规定了校企合作目标原则、组织形式、合作形式、主体资质、各方权责、协议内容、师资建设、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等内容。

    三、看促进:十五条激励政策改变思想和行为。

    《办法》提出15项促进措施,涉及跨区校企合作、政府产业规划、人才流动、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多个方面,在措施背后有着明晰的实施策略。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校企合作作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基本指标”“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部门应当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作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及其他有关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指标”“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这些新鲜的改革动作,意味着面向校企合作的激励制度的逐步完善与全面覆盖。

    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避免重视行政性指标的显性数据而忽视过程性、实效性评价,应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来评价校企合作,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

    四、看规范:七种合作形式更全面更具操作性。

    六部门在规范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措施、监督办法等方面有着明确规定。

    《办法》明确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形式的合作。合作形式的规范性确立了校企合作的新理念,并将影响未来合作的具体实践,产生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集聚效应。不仅如此,《办法》提出通过校企平等协商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规范实施,这就使契约层面的校企关系得到进一步稳固。

    五、看保障:明晰多方联动是关键举措。

    其一,教育部会同多部委联合制定,重视组织实施。《办法》提出31项具体内容,涉及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县级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三个层次,多个部门,表明促进校企合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协调工作机制,有利于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

    其二,《办法》通过校企合作机制明晰了校企合作的实施主体,尤其强调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从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凸显企业利益诉求与保障,到引导主动参与,再到找准校企利益结合点,构建校企责任与利益共同体,使企业成为重要资源投入方、主动参与方与成果分享方,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保障。

    其三,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应当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制度上引导企业转变合作观念,主动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其四,强调学生保障。通过三方协议、实习强制保险制度的推进等保障学生安全与权益。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10日 周乐山/

 

“互联网+课程”要做到三个融合

      一、“互联网+课程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融合

“互联网+课程教学”重点是强调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的教学应用,比如慕课、微课、VRAR、虚拟与模拟仿真、3D打印、游戏化、移动学习云平台、网上学习社区、码书、云教材以及互联网学习工具等。可以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O2O、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开展游戏化学习,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即时、及时的反馈和全程、全天候的互动交流与指导;开展虚拟与模拟仿真实训、运用3D打印、VRAR等,大大提升实训效率和减少资源投入与浪费;实现对学习进程的记录和形成性过程的考核评价,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精准的记录,便于其后续的学习,也减轻了教师进行形成性过程考核评价的工作量,同时还提高了考核评价的真实性与质量。

这样就实现了开放式的学习、跨界融合的学习、连接一切的学习、合作协同的学习,以及体验式的学习、行动的学习、自我建构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二、“互联网+课程内容”对课堂教学的融合

    首先是重点强调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和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紧密结合。必须训练学生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完成生产、建设、运营、服务和管理工作任务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在自己课程的教学中,突出互联网思维的训练与养成。这种新型思维方式的实质是运用互联网的模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关联式思维、包纳式思维、生成式思维、溯源式思维、托付式思维、独立式思维、分享式思维、淘金式思维、求变式思维、有限式思维等。

    再其次,针对互联网行业的特征把握与运用。比如:免费羊毛出在猪身上由狗买单、流量、快速迭代等,以及“互联网+”的属性如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平台、连接一切等在本课程内容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训练学生的互联网意识和规则,以适应“互联网+”的环境与要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在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要突出在互联网环境下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下的新特点。例如,边际成本的概念对于数字产品或网上服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共享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导致对资源稀缺性的新认识;管理幅度与层级关系的调整与变化;联系与沟通的模式和手段的变化;组织方式的变革、控制手段的改变等。

    三、 “互联网+课程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融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云平台的运用,以及课堂教学数据的积累与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教师可以随时对课堂教学的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和发现教与学、学与教各个方面的相关关系,再结合教师的经验,就可以分析出因果关系,从而不仅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进行中就不断改善教和学的质量。

    此外,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及时、科学地发现自己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学习环境建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同时,学生也可以即时地了解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调整与改善。

    综上所述,对于第一个融合和第三个融合,教师们正在逐步主动和积极地进行,但是对第二个融合的关注则远远不够。第一个融合和第三个融合是手段层面的“互联网+”,而第二个融合才是“互联网+课程”的最本质的内涵,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建设与实施时的高度关注,要与时俱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010 汪治/

 

由“就业”导向走向“发展”导向

“就业”导向是职教的基本导向,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都将职教视为解决民生的重要手段,所有的受教育者最终都要回归现代社会,成为职场中的一员。因此,将“就业”导向作为职教的基本导向是正确的。

但是“就业”导向只是走向“发展”导向的基点和起点,因为“职业”虽然是融入社会并参与社会分工的途径,但职业与职业形式及内容也是发展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指向“当下”,同样也要指向“未来”;不仅服务当下的“就业”,而且要引领 “就业”甚至要创新未来的“就业”。由“就业”导向走向“发展”导向是职教发展的必然之路。现代职教是是基于“人的完整性”的一种教育,也是全人教育、人生技能教育。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919日 徐健/

 

民办教育研究

民办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

有了充足的资金,教学工作才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民办高校自身需要积极主动地去筹集资金,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并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为此,民办高职需要在融资方面做如下努力。

第一,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能够有所创新高,提高本校的办学影响力,争取更多的优质的生源,增加学杂费所占教育经费的比例。

第二,加强社会公关,与更多的企业、团体、个人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本校并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从而促使他们向本校投资或者捐资。另外,也可以向社会投放普通股,即可以使个人或企业来参股,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民办职业教育事业。

第三,加强校办产业、实训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严把生产质量关,把自己的产品投向社会,以获取更多的额外利润。

第四,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咨询与培训等多种途径拓展教育经费来源。

第五,充分利用学校有利资源,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完善后勤设施建设,比如食堂、浴室、超市等,以期获得更多商家来租赁,从而赚取相应的利润来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

总之,要想获得更多的资金,学校自身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市场适应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多方面劣势

首先,民办高职教师属于非事业单位编制,进入门槛较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其组织教学的能力也相对较差。

第二,民办高职院校在社会待遇方面缺乏吸引力,常常有教师离职,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民办高职教师大多是专业学科领域出身,自身具备的教学艺术差,教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第四,民办高职教师趋于年轻化,基本上是高校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其实践经验较少,难以满足高职院校“理论与技能并重”的教学要求。

第五,民办高职“双师型”教师比例小,使得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严重脱节。

第六,兼职教师队伍比例虽小,但是基数大,导致数量庞大,稳定性难以控制。兼职教师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有来自知名高校的学者,也有来自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来源比较广泛,给质量管理上带来了许多困难,给教学质量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民办高职学生对考核方面的满意调查及分析

具体调查共 6 项指标,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风考纪、考核反馈等几个方面。

“很多学生可以遵守考试纪律,仍有不少学生动歪脑筋,夹带小抄,两位监考老师也看不过来,学生人数较多。这些学生多是平时没有好好学,考前也不愿意突击。”(学生 B

“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考前都有范围,至于考完后教师的评价分析则很少,因为一门课程学习完了就永远不会再碰了,如果老师能够给予讲解还是很有益的。”(学生 H

“理论课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已经习惯了这种考试方式,觉得挺好的,能够考查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 C

“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考试的,没想过会有别的考试方法,有的话会更好。”(学生 J

“考试内容都是在老师划定的范围内,比较适中,像我们护理专业的比较特殊,记忆的内容很多,考前压力很大的。”(学生 C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所在学校的考风考纪、考核反馈不满意。民办高职考试纪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令不少学生感到不满意。教师监考严格力度有待加强,控制学生作弊,营造良好的考风考纪很有必要。此外,学生对考试的评讲分析感到不满意,没有教师对他们考试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再次分析,专业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与提升。至于考试方式学生普遍感到满意,觉得这种考试能达到预期的设定的目标,而对考试内容学生也感到基本满意,考试重点教师会明确告知学生,学生考试前不会迷茫,而是可以有方向地去复习并掌握知识。

以上三篇均摘自丁小娟2017328日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民办高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师资建设研究

“教学诊改” 如何为高职教师提供辅导

在教学诊改过程中一定会暴露很多问题,一些教师可能会因此而感到不知所措。让高职院校教师改正诊断出的几个问题不难,但要对全部问题加以改进,则难度较大。 这时,如果能为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辅导,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教学诊改工作。院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两类辅导:一类是一般性辅导,对象是所有任课教师,目的是帮助他们快速认识教学诊改,学会如何进行教学诊改;另一类是针对性辅导,对象是接受过一般性辅导但仍然不能有效开展教学诊改的教师,目的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顺利完成教学诊改工作。

对于一般性辅导,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辅导教师,可以请本校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校外熟悉高职教育、具有管理经验的教育研究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当然,最好是这几类人员联合起来提供辅导。

关于组织形式,由于参与这一类辅导的教师人数较多,一般采取集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如辅导报告、团体辅导等。

关于辅导内容,辅导教师要为高职教师提供教学诊改的基本政策、理论与方法,以及实际操作技巧等方面的辅导,帮助教师学会教学诊改的具体操作方法,使他们能够全面理解诊断结论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对策。

关于辅导效果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否正确诊断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运用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相关数据来判断教师诊断出的问题是否全面、准确;二是教师能否有效改进诊断出的各种问题。前者要求平时教学工作相关数据比较齐全,而且质量较好,后者则要求给辅导效果的显现预留必要的时间。

辅导不能只是走个过场,如果一般性辅导完成后,大多数教师仍然云里雾里,就要考虑再次提供一般性辅导。当然,不能简单重复前面的做法再次进行辅导,而要深入查找原因,并制订新的辅导策略。

 对于针对性辅导,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辅导教师,从便利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可以请本校接受过一般性辅导后在教学诊改中表现优秀的教师担任,但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由他们与担任一般性辅导的教师一起提供辅导。

关于组织形式,针对性辅导是采取集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的方式开展,要视需要接受辅导的教师数量和学校能够提供的经费等支持而定。如果需要接受针对性辅导的教师数量较少,适合担任辅导教师的人较多,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经费等支持,则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如果需要接受辅导的教师数量较多,则适合采用集体辅导的方式进行。

关于辅导内容,辅导教师要帮助不能有效开展教学诊改的教师搞清楚自己卡在哪里,是没有掌握诊改的理论与方法,还是不能有效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后,要帮助教师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对策。

 关于辅导效果评价,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教师能否找到先前教学诊改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能否正确诊断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三是教师能否有效改进诊断出的各种问题。其中,后两个方面的评价方法与一般性辅导相同。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10日 何应林/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打“组合拳” 造师资“铁军”

   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主要原因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大,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高职新教师,尽管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但专业化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同样,作为专业管理的业务领导,专业主任自身的专业水平较高,但管理的综合能力亟待加强,如何解决师资问题尤显突出和迫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以“组合拳”思维,针对新教师和专业主任精准发力,打造师资“铁军”。

    针对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过关工程

   浙江工贸职院自20149月开启3年一周期针对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过关工程。 上一堂课、说一个单元教学、做一门课程设计,是初级、中级职称教师3年内必须过关的项目,过关与否,直接与教师岗位、职称晋升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选择申报过关项目。学校统一制定过关标准,分类组织专家评估小组,分别由学校教学督导处负责上课、教务处负责单元说课、所在二级学院负责课程设计的考核,其基准线量化是每个项目必须及格,综合定性评价方可认定合格或优秀。每个项目的考核有3次机会,如果仍未通过则调离教学岗位,可选择专项课程进修或其他部门工作,待参加第二轮考核“过关”后再回到教学岗位工作。

    从内行的门道讲,随堂状态下的一堂课,如果能被专家考核“过关”,说明教师已经知道了怎么上课,当然专家听课时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说课是教师间开展研究性教学常用的方法,懂得怎样说好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就会体悟到说好一节课、一门课的规则、套路,为日后的研究性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设计一门课,是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磨”好一门课的设计,教师从中就会知道其他课程设计应遵循的规律、方法及应用技巧。可见,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综合能力过关工程,是每位“新”教师成长中必须要迈过去的“坎儿”,也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素质。

    专业主任综合能力如何提升

   专业主任是专业的中坚、是好教师的代表、是组织者管理者,更是专业的领衔人。为了建好专业主任这支队伍,浙江工贸职院使出“新招”,组织专业主任说一次专业、上一堂示范课、开一个创新主题的教研会。该项措施由学校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学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负责考核“示范课”、教学督导处负责考核“创新教研会”、所在二级学院负责考核“说专业”,考核成绩作为专业主任业绩考核和续聘的重要依据。

    专业主任要“说好”自己的专业、做好专业的科学规划,就必须明白高职的专业属性、清楚自己所在专业的现实、明了专业面向的产业和人才需求状况等。以“说”推“建”,促使专业主任真正读懂并建设好自己的专业,内功不白费。

    开创新教研会,怎样结合专业、选择什么内容、创新点如何发力、组织形态怎样设计、质量效果如何把控等,专业主任都需要全面统筹。 学院30多位专业主任的教研会都是精心策划、别出心裁、异彩纷呈的。有的以课堂教学中“学生手机如何管”立问,头脑风暴后得出“宜疏不宜堵”、助学辅学主动用的认识,同时共享了一些教师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鞋类设计的专业主任以“时尚与人文”立题,直接将会开到企业,设计师与专业教师近距离对话,双方心得不少;“新学年将至,新的教学计划如何修订”,电子应用技术的专业主任以此为题,请来企业专家和学生代表,针对课程配置、课时分配、教学组织等问题进行诊断,企业专家和学生代表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弥足珍贵。

    教师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人才培养靠的是教师团队的合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010日 邱开金/

 

高职院校管理者应重视适应研究

   职业院校涉及的研究类型有很多,其中适应研究主要指职业院校管理者为了充分发挥院校服务职能、引领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决策适应研究。

一、 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院校服务职能

    灵活适应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能力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形成流行,社会对高职教育需求是绝对的、一贯的,而高职院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式必须是灵活的、主动的。作为院校管理者,要善于在院校、区域、产业的历史和现实中,作出个性化、创新性抉择,以开拓性思路寻找院校自身发展的出路,以创新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化发展途径和适度发展、灵活发展方式,解决院校自身面临的困境。

    院校管理者不仅要从社会热点、院校定位、专业设置、政府意志等方面斟酌院校实施的可行性,而且还应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人才标准、管理机制、基本效益等方面反观院校的操作精准度,其中人才标准的精准度,特别是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精准度往往决定一所院校的存在意义。

    二、研究如何充分提升院校管理效能

    院校管理者的适应研究还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形成职业教育理念行动,避免教职员工对院校服务的方向、途径、方式产生迷茫;建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实现职业治教、业态理校,增进管理的包容能力;学会运用职业教育思维,融合行业、企业、职业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职院校的职业运行,等等。总之,管理者的适应研究需要引领教职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在更为切实的院校发展问题上,主动发展,精准发展,在不断适应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适应研究,体现着高职院校管理者对院校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投入、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敬畏,不仅能够促使院校形成个性发展、稳步发展的态势,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010日 孟长生 ,孟额尔敦/

 

学生工作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大安全观

通过调阅多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忽视安全素质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普遍偏低、职业安全意识薄弱、职业安全心理和应急能力等安全素质较为欠缺。相关统计表明,入职一年左右的毕业生恰恰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群体。因此,亟须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技能。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安全素质培养教育。

    建立符合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规范日常行为,普及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全方位促进安全习惯养成,只有日常行为的点滴积累,才能养成受益终身的习惯。

    结合行业、专业要求建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体系。职业院校主要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而各行业、各岗位对安全的要求有共性,也有较大差异。中国化工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包括15项内容,按重要性排列,“劳动安全和保护意识”权重占87.0%,位居第一。因此,对于机械、化工、建筑等行业风险较大的工科类专业,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将安全技能训练系统化、实效化。

    重视职业院校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建设。在校园内举办各类安全文化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营造安全素质教育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师资的安全素质培养工作。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通过校企联合、警校联合,积极培养专业教师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3日 鲁彬之 刘光辉 王同军/

职教新闻

高职院校来了院士辅导员

近日,81岁高龄的顾心怿院士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永华手中欣然接过聘书,正式成为了母校的一名“辅导员”。2018年,他主动申请退休,同时辞去了国内所有职务,,然而,唯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邀请,他不忍心拒绝,作为中华职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的毕业生,时至今日,他仍然感激当年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让他从一个无从生计的贫苦百姓走上职业的道路。

其实,早在2014年,顾心怿就开始履行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的职责。他是该校“精英人才学校”的第一任导师,并为老师、同学们作报告,指导学生的科创项目。顾院士说:“当了院士是个偶然,我最多就是一个工匠,我喜欢钻研技术,现在老了,学习能力减弱了,做不了年青人的导师了,就做个辅导员吧!”作为院士,他从不讳言自己的专科学历,他相信,当代中国的职业院校,一定能够培养出毫不逊色的优秀技术人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3日  刘畅/

 

广东一职校首创德能教育韵律操替代课间操

广东黄埔卫生职业学校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的内容,独立创编了德能教育《弟子规》韵律操,取代学生每天早上和课间的广播体操。该韵律操配以古典的音乐,有如古人读书、礼敬长者、见面鞠躬、招手、握手等动作元素,把诵读、舞蹈与体育融为一体。通过每天两次做操,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身体,还耳濡目染地将《弟子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寓中华传统文化于学生活动中。

上千人一起挥舞红扇,一边诵读《弟子规》,一边做,远远望去就像千只红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3  李丹/文,摄影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18年第3期 总第97

2018423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阮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