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2017年第7期
发布日期:2017-11-29 浏览: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

2017年第7

【专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2

【问题一】这个专业是什么?...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所需的操作技能... 2

【问题二】专业怎么建?... 3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现状... 3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专业教学实训问题... 3

完善和优化实训教学体系...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标准开发实例... 4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设计活动探索... 5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专业的需求和意见... 6

【问题三】学生怎么教?... 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课安排... 7

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实训教学实施路径分析... 7

拓宽高职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8

高职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机会和威胁... 8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9

工匠精神在当代职业环境下的教育价值... 9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9

会计证取消后... 9

实施学分制需要拓展资源 弥补高职教学条件不足... 11

民办教育研究... 11

民办高校教学秘书工作问题探讨... 11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2

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12

提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4

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 14

澳大利亚职教培训包对高职学分制下酒店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14

学生工作研究... 17

合理认定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 17

比较教育研究... 21

国外典型国家学分制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21

欧洲ECTS ECVET 的学分计量与评定制度... 22

职教新闻... 23

2017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精神... 23

 

 

 

 

 

【专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编者按]

2017-2018学年我院新增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受到填报考生追捧,与此同时学院网站出现了一则招聘相关专业教师的启示,这引起本刊编辑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从事什么工作?

本专栏,我带着几个问题和你们一起去了解这个专业,希望能为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

 

【问题一】这个专业是什么?

即:这个问题就是要搞懂这个专业是培养什么人?

培养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票务、站务、管理、规划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及调度组织、客运组织、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摘自百度百科

 

序号

工作岗位

毕业生情况

备注

1

车站站务员

毕业后就能胜任的岗位

主要岗位

2

车站值班员

少量岗位

3

车站值班班长

毕业后3-5年能胜任的岗位

未来岗位

4

中心站站长

未来岗位

5

行车调度员

毕业5年后能胜任的岗位

未来岗位

6

值班主任

未来岗位

摘自《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 (1)黄玉兰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供应量远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必将成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的“紧缺”专业。

摘自《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年第7 赵海利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所需的操作技能

(1)客运组织能力,主要指在站务管理过程中为乘客提供优质、高效和满意的服务,保持客运设备良好状态,做好对旅客的宣传、服务工作,引导旅客及时集散和换乘。避免旅客在车站滞留,造成车站堵塞;

(2)票务管理能力,即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售票、检票的能力;

(3)安全管理能力,即知晓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特点,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控制的措施,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事故分析能力等;

(4)行车组织能力,即列车运行组织和接发列车工作,及调车作业等;

(5)运行管理能力,包括运行组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运行调度等。根据各岗位职能要求,形成具有各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晴境,每个教学情境依托一个或多个实际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做、习中通过理实一体教学法获得知识和技能,最终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理想、可行且符合认知逻辑的教学构想。

摘自《高教学刊》20171 庄文君 杨亚芬

 

【问题二】专业怎么建?

主要指专业内涵建设,比如课程、师资、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和实验实习条件建设等。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育足城市轨道交通业发展的产物。城市轨道交通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短,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更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职教育才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士大多是其他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真正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比较少,从事离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育的专人才更少。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育的师资大部分是由相关或相近的专业(铁道运营管理或公路运输管理)中途转行而来的。

这部分师资从事教育工作时间可能比较长,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短期培训或者自学成才,甚至现学现卖,缺乏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操作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都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短缺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摘自《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专业教学实训问题

1.院校由于教学观念和资金投入的限制,实训设备缺少,设备陈旧落后。

2.实训教学课时严重短缺,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相关技能。

3.实训操作更多的是在校园内,模拟演练,缺少现场实习和观摩的机会。

4.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够充分,没有充分挖掘互联网教学的资源潜力。

5.教学资源的开发拓展工作不积极,校企合作的模式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

摘自《科学创新导报》2017年第10 卫小伟

 

完善和优化实训教学体系

首先,大胆整合校内实训教学资源,淘汰过时的教学设备,引进新型或者性能较为先进的二手设备,供学生模拟操作。

其次,教学模式灵活化,多样化,不拘泥于教条框框,比如,可以延长实训时间,分批次多次练习,不限于周中上课,不限于白天上课等,诸如此类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增加实训时长。

再次,与校外企业合作,或者支付一定费用,到运行一线,邀请一线专家师傅亲自指导,实际操作,参与一线工作岗位,使学生形成直观概念和影像,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和技能需求,增强学习主动和积极性。

摘自《科学创新导报》2017年第10 卫小伟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九个实训室组成,分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认识实训室、车站综合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沙盘综合演练系统、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及车辆驾驶模拟实训、城市轨道信号控制与设备维护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室、地铁通风与空调实训室、城市轨道通信技术实训室和网络, , , , , , , , 技术实验室。

实训室的建设同时也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实训内容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各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需要,构建模块化的实训内容体系。二是做好实训方式方法的选择。根据实训内容,对实训设施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选择有利于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训方式方法。三是抓好实训教师的配备,在实训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接轨,不脱节。

摘自《高教学刊》20171 庄文君 杨亚芬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标准开发实例

一、分析专业工作岗位任务

首先要确定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岗位,其次还要考虑少量岗位和35年后他们可能潜在的岗位。本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岗位是站务员,少数毕业生直接从事值班员工作,35年可升为值班员或值班站长,从事班组管理或车站管理等工作。因此,在专业能力标准开发中,应把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任务作为重点,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能力作为核心,把少数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和35年后可能从事的岗位标准作为拓展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分析中典型工作任务情况 表1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1

票务服务

2

BOM操作

3

车站服务设施操作

4

闸机操作

5

站台日常工作流程

6

行车组织

7

屏蔽门操作台

8

应急处理

9

安全管理

10

手信号操作

 

 

 

 

 

 

 

 

 

 

 

 

    进一步分解典型工作任务,依据操作流程、岗位作业标准、技术和安全规章等文件,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下所涉及工作项目和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具体工作任务。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划分情况:

例如:票务服务和BOM操作 表2

典型工作任务

岗位工作任务

 

 

 

票务服务

售票员与客运值班员现金交接

售票中遇假、残币的处理

售票流程

票务钥匙交换

钱箱清点

车票补票和更新

特殊审批处理

控制单程票的流失

 

 

BOM操作

电源的开启与关闭

售票员登录与签退

发售单程、出站票

异常处理

充值

退票处理

行政处理

 

 

二、分析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

依据还是企业的操作流程、岗位作业标准、技术和安全规章等文件,逐项分解出完成具体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包含技能和相关知识。在能力分析中,要注意按照完成具体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由浅入深进行能力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分析中完成具体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能力。例如:售票员与客运值班员现金交接 见下表3

售票员与客运值班员现金交接 表3

岗位工作任务

能力要求

 

 

售票员与客运值班员现金交接

识别票据,能辨别真伪

会填写客运值班员交接班薄

计算机操作

专用软件使用

清点、计算、缺人数据

语言沟通

文字描述

三、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标准分析表》框架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解、能力和技能的分析,总结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综合能力中包含的专项技能,见下表4,为下一步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综合能力 表4

能力要求

专项技能与要求

 

识别票据,能辨别真伪

熟练掌握票据的种类

熟练票据的防伪标志

熟悉各种流通货币

熟悉票据的各类印件

会填写客运值班员交接班薄

熟练掌握交接班薄中各项目填写内容

能用文字准确描述事件

专用术语和书写规范

 

计算机操作

会启动、关闭计算机

能处理简单故障

掌握常用软件操作

专用软件使用

培训后在规定时间内掌握专用软件操作

熟练掌握专用软件的数据填写

清点、计算、确认数据

熟练掌握清点票据的方法

能准确计算并确认票据总额

语言沟通

能熟练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熟悉文明用语,表达流畅

文字描述

熟练掌握应用文体写作

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应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岗位工作内容

关键能力

技能要求及标准

 

 

 

 

 

摘自《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 (1)黄玉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设计活动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是城市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站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重点不仅要学生掌握车站客流组织的方法及服务技巧,而且还应要求学生能根据车站不同特点(包括车站的客流特点、总体布局和平面布局特点)撰写车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包括日常客流组织和特殊客流组织方案),让学生了解车站客流组织的系统性,树立服务乘客的理念。

1、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如何组织车站客流开展的。影响车站客流组织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车站的布局、车站的客流特点、客流组织方法等,因此。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全面覆盖。同时,为了满足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设计内容,以便充分挖掘创新能力,特别选择多个不同特点的典型车站作为设计的对象,编写设计任务书。

2、实施过程

1)准备资料的完成:

车站客流组织课程设计任务是在学生开始学习《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课程就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每学习一部分理论知识时,学生就能自己完成课程设计所需资料得准备工作。如在学习车站的客运服务设备设施时,就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去车站调查老师指定的车站客运设施设备;又如,在学习车站客流特征时,就要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车站的乘客情况,学会跟车或站点调查的方法,对车站的客流时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等。这样使专业课内容与课程设计内容有效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2)分析客流组织现状

根据小组同学的共同调查,分析目前车站的客运服务设备(主要指AFC终端设备)的布置情况与本站的客流特点是否匹配;同时分析目前车站日常客流组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改进的地方等。

3)编制日常客流组织方案:

根据计算合理的终端设备数量,同时根据车站站厅的特点,对目前AFC终端设备设置提出的改进措施,编制合理的日常客流组织方案。

4)考核鉴定:

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为依据,综合给予每小组成员的成绩。过程考核是对平时完成情况的考核,可以制定量化分数表;结果考核以答辩及所交文件的情况给予成绩,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3、实施效果分析

指导老师对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教学基本条件、教学实施过程和设计效果这三个方面设置为一级评价指标,在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中又分解出若干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找出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再制定改进措施,避免再下一轮的工作中同样的问题再次产生,如: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存在抄袭的现象,是由于设计的内容存在问题,还是分组时没有考虑周全,学生能力不够造成的等。

摘自《高教探索》张燕2016年第5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专业的需求和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目前各地有所差异,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更不能自以为是的闭门造车,要去了解行业状态,反过来改革教学模式。

首先,到轨道交通运行较早,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非常成熟的地方,观摩系统的运营管理流程,了解管理和技术的最新动态,掌握对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获取教学实践培训的宝贵意见。

其次,与企业人力资源、各层工作人员广泛接触:与基层交流,了解刚入职时的知识技能不足,知悉学校教学盲点;与中高层交流,了解目前毕业生技能与工作信息资料;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明悉职工职业规划及发展方向。

摘自《科技资讯》2017No.12 赵志敏

 

【问题三】学生怎么教?

人才培养的过程运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使得就业通畅,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课安排

实践项目

技能培养

实践安排

认识实习

基础技能

从第2学期起.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及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程度,在地铁车站、控制中心、停车场、客运专线车站进行设备认识、岗位认识实

校内实训

专项技能

2-5学期,每门专业课每学期不少于1

生产实习

综合技能

“十一”黄金周地铁车站实习.铁路“春运”客运专线车站和列车乘务实习

顶岗实习

拓展技能

预就业单位或校外基地实习

每门专业课每学期均安排一周以上的校内综合实训 根据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由指导教师模拟现场工作,下达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T作任务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城轨客运组织方法》时,安排“AFC设备操作训练”,模拟地铁某一车站.提出正常情况下闸机工作模式的设置、大客流情况下闸机模式的设置、事故应急情况下闸机模式的设置、闸机票箱已满的处理、闸机扇门故障等工作任务,结合课程内容重点讲授操作,并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打破固有的学期与假期划分,实习安排兼顾企业生产实际。“十一”黄金周期间,是地铁客流的高峰,地铁公司需要增加车站的站务人员,在西安地铁开通运营后,每年的“十一”黄金周由该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参加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每年的铁路春运客流高峰,由该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客运专线客流组织和列车乘务工作。因此,安排第三学期1周、第五学期4周实习,既完成了生产实习,也缓解了企业压力,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标。由此带来的假期安排、教师指导、均有相应配套措施。

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利用学生预就业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票务管理,列车运行指挥、调车工作。

摘自《甘肃科技》 2017 , 33 (3) 魏仁辉  邹星  滕勇  徐小勇

 

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实训教学实施路径分析

在高职城市轨道交通实训教学中,要以因材施教的理念为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实训组织更加合理。

1.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根据轨道交通实训教学设备的数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一个班根据需要划分成6 8 个小组,每个小组5 7 人,设置两个小组长,由组长亲自挑选组员。在分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小组长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必须选择有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强、领悟性比较好、有责任心并且乐于助人的学生担当。“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之间的配合,小组长在学习小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直接关系到小组建设的成败。因此,在小组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因为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

2.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分层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高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多采取如以赛代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竞争、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再上一个台阶;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多采取示范讲解法,以激发学生的实训课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

3.“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课的开展

在进行实训教学之前,必须让各个小组的组长掌握实训教学内容的要点,使实训课堂成为各个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学习的舞台。在实训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出实际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各个小组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4.加强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评价

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预先制定的标准,在各组之间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教师根据技能评比的最终得分,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等级评价;二是由小组长针对小组内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结合以上两种评价建立个人实训项目档案表,并且根据评价中展现出来的教学中的不足,对实训教学工作进行积极改革,以增强教学效果。

摘自《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 (14) 龙一帆

 

拓宽高职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1.就业观念和就业领域

针对地铁企业普遍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准入门槛,学生可以先从事门槛相对较低的安检员工作作起,经验不断积累。城市轨道交通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通,除了地铁企业,还可以选择铁路部门相关岗位,如列车乘务员、车站售票员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实践技能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所需人才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要求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票务管理、客运组织与服务、行车组织及安全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自动售检票设备操作、半自动售票机及闸机的票箱钱箱更换、卡币卡票处理等技能。

摘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

 

高职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机会和威胁

一、机会

1.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

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因其大运量、快捷、准点、环保等优势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13年省级政府获得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后,“地铁热”以无可阻挡的态势在全国蔓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迎来最佳机遇期。以地铁为例,自1969年北京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以来,据不完伞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已有24个城市地铁开通运营,运营里程2886千米。从发展情况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有两个城市地铁已开通运营(济南和福州、厦门正在修建),中部及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地铁开通运营(合肥和太原正在修建),西部地区(除四川、重庆外)省会城市或在建或已规划。此外,已开通运营或正在修建的城市还在制定线路扩建计划。2020年,预计将有40多个城市开通地铁,总里程达7000多公里。

2.行业发展带来大量人才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大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等专业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站务员、安检员、车站值班员等客运服务类运营管理人员。据香港地铁统计,每公里地铁需运营管理专业人才5070人。

二、威胁

1.开设院校不断增加,竞争压力大

据统计,南昌至少有8所职业院校开设此专业,而南昌地铁l号线去年年底才开通,大多数学生要么到外地谋职、要么转行。专业迅速“扩围”的背后,暗含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隐忧。

2.地铁企业门槛不断抬高,存在学历高消费现象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地铁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一是普遍对身高、相貌等外形条件要求较高;二是有的地铁企业搞地方保护主义,对非本地户籍学生加以限, 制;三是很多岗位要求本科学历,专科则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摘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 汪武芽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工匠精神在当代职业环境下的教育价值

研究与探讨工匠精神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发挥工匠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工匠精神的文化特质决定他具有在职业工作领域中的积极激励作用、职业行为规范作用等教育功能。

1. 激励功能。工匠精神的理论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业领域和企业当中的具体体现,对职业人和即将成为职业人的人才群体具有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在企业与行业的内部宣传和贯彻落实工匠精神是企业或行业实现生产优化的重要手段,在职业人的精神领域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从业思想态度。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加强对职业荣誉的重视,在职业生涯中形成优良的职业作风。

2. 规范功能。工匠精神在企业或行业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作为影响从业人员观念的行为准则,指引着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和思想形态。约束自己和约束他人是工匠精神在职业精神规范层面的两个表现。工匠精神在企业或者行业的规章制度制定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使企业或行业的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3. 育人功能。工匠精神的内在文化特质包含了艺术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重要精神构成。这些与实际结合的积极正向的精神标准,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与人为善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对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标准,也是工匠精神与创新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的方向。

摘自《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8 余敬斌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会计证取消后

115日起,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不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了。11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115日起施行。

决定将之前的会计法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规定删除,修改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摘自《中国青年报(北京) 20171106 04

一、从资格说能力说

根据决定,《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的原表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被修改成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从资格说能力说的转变,意味着:作为会计行业的准入职业资格,会从准入的把关作用。

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会计行业许多岗位的上岗必需,其持证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却不能满足从业要求,门槛形同虚设。另外,会计从业资格证制度已不符合行业现状:底层会计人员过多,中层会计人员供不应求,高层会计人员更是严重匮乏。会计从业资格证制度更加不能满足时代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进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预算筹划才是会计职业的工作重点。

二、拿什么证明你,会计专业能力?

资格说能力说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对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坚定决心。那么,如何证明专业能力的具备与否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唐教授认为:在会计这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中,专业能力有多种评价方式,比如是否持有会计职称,是否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是否科班出身或接受过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培训。

众所周知,会计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异禀的天赋与傲人的学历,而是日久年深的经验与高含金量的证书——这两者才是会计人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初级会计职称成为新的行业门槛

目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会计领域有两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类的会计从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作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把关人的会计职称,从理论知识角度、技能角度与工作年限角度全面评价考生水平,职称以其较高的含金量与广泛的认可度,责无旁贷地扮演起了行业准入水平评价的双重身份。截至2016年底,我国通过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会计人分别为404万、169万与13万。会计职称体系也为行业筛选出较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结构。

而作为会计职称体系中的基础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自然成为了新的行业门槛。这符合职称评审工作的初衷:给用人单位以选人参考。政策也早为这一新门槛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财政部于今年8月印发的2018年度初级资格考试安排中,取消了往年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一条件——行业欢迎各行各业的考生、鼓励任何有志于会计事业者报考职称考试。

四、会计职称将作为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升之路

在未来,会计职称将是会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证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财政部会计司最新的会计管理动态显示:《会计法》中可能将增加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相关管理规定,把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作为会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证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也符合职称评审工作的初衷:激励从业者在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以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

摘自“高顿财经” 2017-11-14

 

会计证取消后,大量会计人表达了不舍之情。新的税务职业资格“税务信息化管理师”的公布,成为了很少数的新增职业考评资质之一,并得到了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许可和支持。

税务信息化管理师培训成为从业者继续教育和提升专业技能捷径之一

会计证虽然取消了,后时代的会计人何去何从成了众多财务人关心的热点。一位网友表示,会计是一门很严谨的工作,有特定的规则,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会计证取消后,还有会计系列职称考试,它们并不比取得会计证容易。此时“税务信息化管理师职业资格证”成为从业者短期内较为容易通关提升的专业技能捷径之一。

随着“互联网+税务”相关政策的持续深入普及,信息化已成为财税从业者职业生涯不可或缺的标配技能。税务信息化管理师的存在就是使财务人员了解并获得专业的税务信息化管理技能,税务信息化管理师证书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税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税务机关干部、财税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等。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出纳、税务会计、税务助理、税务经理、税务顾问、税务管理岗等岗位。

税务信息化管理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资格等级,在参加完规定的课时培训并通过专业资格考评后,可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考试合格证书。税务信息化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是财税行业人才在现代化职业发展中必备的职业技能资格,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税务信息化管理在现在的企业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税务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会计证取消之后,势必有更多财务人员想转型税务信息化管理师,税务信息化管理师证书是财税从业者必须要获取的。无论是从薪资、未来的行业发展还是从中获取的知识价值,税务信息化管理师证书都是涉税从业人员的不二选择。  

摘自“楚北网” 20171124

 

实施学分制需要拓展资源 弥补高职教学条件不足

1)突破传统学年制的时空定式。打破传统的每周5 天、每天8节的作息安排,晚上、周末排课,全天候开放实训室。全院上班、上课、开餐、交通车运行时间、教师课酬等都作相应调整。甚至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寒暑假,按季开课。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同时也缓解了教学资源的问题。

2)在线学习获取学分。为解决目前公共选课不足、质量不高、毕业班学生学分不够、教室不足、学生顶岗实习阶段重修困难等,采用了自主修读学分的网络课程平台,提供丰富的名校、名师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上选课、听课、做作业、讨论、答疑、考试,获取学分。这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模式。管理者可随时监控教学活动,包括学生学习行为、进程记录、管理与评价。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在线开课、结课,学生信息、学习成绩及学分的导入、导出,学习进度监控、课程访问统计分析,辅导老师在线答疑,导学、督学(短信、电话、邮件)等网上操作,便捷有效。

3)增加“阅读学分”。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将“阅读学分”认定为公共选修课学分。教务处制订“阅读学分”实施细则,与图书馆一起精选了《第五项修炼》《世界是平的》等100 本精品图书,公布推荐书目并为每种书配备数名导读教师,学生选书的同时选定导读教师。导读教师可通过小型读书会、读书笔记或心得、不定时与学生交流,来考核学生阅读的程度,确定是否给予学分。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3 年第12 刘峰

 

民办教育研究

民办高校教学秘书工作问题探讨

民办高校教学秘书是十分关键的岗位,作为院系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其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其队伍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秘书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队伍中重要的成员,作为二级学院院长的助手,是联系学院与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民办高校的教学秘书除了身兼公办高校的工作职责之外,还面临很多其他的挑战,其工作比公办教学秘书工作更加责任重大,更需要从教学管理的工作特点出发,不断地提高自身管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民办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

(一)工作繁杂、职责不明

目前民办高校体制不健全,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师资现状,各部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不足,每个学院教学秘书只配备一名,同时兼任很多事务。同时还要承担个别教研室主任、甚至是专职教师、外聘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总体的任务重、头绪繁杂、职责不明确。

(二)教学秘书队伍稳定性不高

民办高校更加重视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培养,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教学秘书工作任务繁重,岗位待遇低,对于职称的评定、晋升职务、专业发展等方面受到限制,对工作的满意度很低,直接导致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大部分的教学秘书都想换岗、转岗,甚至有的还会离职,工作的流动性大,稳定性低。

(三)管理制度及培养制度不健全

民办高校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系统的完整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有的规章管理制度不符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发挥不出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教务处,下发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情况下,随意性较大,履行程序不规范,教务处自身并没有按照制度执行,临时的任务和要求较多,导致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整日忙于琐碎的临时性工作。

此外,民办高校在教学秘书岗位的外出培训、学习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也没有重视此项工作。在教学秘书的培养方面较公办院校尤为欠缺。在教学秘书业务学习、岗位培训等方面没有足够重视。多数民办高校缺乏对教学秘书人才培养的短期及长期规划,只注重眼前的工作,对其培养没有长远的规划。但是殊不知教学秘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

(四)民办高校缺少科学、合理、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

民办高校的教学秘书属于行政岗位,更多是在院里或系里做琐碎的工作,成果性不突出,没有一定的成绩可得。所以高校在对教学秘书岗位上没有科学、合理、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教学秘书最大的工作成果也就是保证正常的教学运行,维护教学秩序的规范稳定。

二、民办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

1.负责本院日常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运行工作,维护学院日常教学秩序。

2.负责本院学生专业课及公共课课程表的安排,负责本院学生选修课的安排与操作指导。

3.负责本院课程成绩的收发、登记工作,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4.安排学院考试工作。办理学生的缓考手续,组织授课教师试卷命题,安排监考教师,做好学生考试资格的审核工

作,安排学生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工作等。

5.负责组织本院的教材征订工作。

6.协助院长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毕业生资格审查、学位资格审查和有关材料申报工作。

7.参与学校及本院组织的各类教学检查工作。

8.负责本院教师和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核查和上报工作。

9.负责本院教务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

10.协助院长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做好新专业申报材料的整理和上报工作。

摘自《现代营销》 2017 (9) 武丽媛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职院教师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包含“工匠”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特质。在高职院校,“工匠”指的是技术技能的传授,“精神”指的是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追求卓越的育人精神。

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首先是技术技能上的“授”和“受”的责权关系,学生天然的对教师有一种权威式的认可。工匠精神体现在高职教师身上,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执着专注地追求提升教学质量,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物质条件帮助学生不断改进与完美。

除了授受的技术技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教师通过人格精神的“示范”或者“榜样”,感染和影响处于发展、成熟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促进高职学生工匠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从而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

二、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困境

简要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或者职业发展困境,是培育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前提。

(一)入职前,专业技术技能储备不足

由于高职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过硬的技术技能。绝大多数的高职教师都是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而非企业,在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方面存在明显的储备不足。“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比例非常低。他们对于职业教育要求的工学结合,自己尚且缺少认知和体验,对于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指导常常只是纸上谈兵。在当前普通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教师,需要多一些专业的、职业化的实践训练或体验,以适应实用性很强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

(二)入职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晋级空间有限

高职教师入职后的自我专业化期望和追求与当下高职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现状存在很大差距。许多高职院校在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中,片面强调师德师风的教育,忽视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高职院校极少建立起了教师联系市场、企业的岗位技能技术培训。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很少有机会去到企业、生产一线去考察学习,也缺乏与企业高水平工匠的沟通交流,屏蔽了对新工艺、新业务的了解。

现有的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制度注重科研,对教师教学效果、专业技能的考察缺乏明确的指导标准。整个职业教育对于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成长、发展缺少科学、完善的规划。这些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对提升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受挫。

三、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让工匠精神在高职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高职院校的教师们自己首先应做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在教学中专注认真、一丝不苟,不断挑战新情况,研究新课题,为专业教学的精进不懈努力,为学生做出表率。可以依托课堂实践、实习实训,甚至校内的各工种学生兴趣社团,定期组织开展手把手的指导。在带领学生完成技术人物的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每个环节、每个程序都必须倾注全部的专注力,注重细节处理,力求尽善尽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职教师的师德建设还要淡泊名利,潜心育人。摒弃社会的浮躁和诱惑,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对学生的培养上;做到为了工艺技术的进步求知若渴、诲人不倦,无怨无悔。通过大思政体系的建立,传播工匠文化,把工匠精神植入到学生脑中、心中。

(二)构建完善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体系

营造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环境。高职教育或者说高职院校需要构建起完善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体系,让广大职院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质,找到适合的培训、上升路径。在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中,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对接,深度融合。在入职培训中,把教师置于工厂环境中,建立起与生产工艺技术一线技术专家的联系,让一线教师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把握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形成教学育人的基本思路。另外,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教学比武、多媒体课件比赛、说课比赛等竞赛活动中反复锻炼,促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成长。

对于在职教师,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教师技术技能培训机制。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定期安排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书,为工匠教师的成长、工匠精神的培育搭建平台。同时,也可以将一线的技术大师请进高职校园,以技术顾问、专家讲学等形式与教师们互通前沿信息。

(三)健全高职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要“能讲”又要“会做”,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要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效能,健全高职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多重理论教学,对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也较为便利和健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升级改造,高职院校科学配套的考核和评价办法都应与时俱进,发挥高校的服务社会、促进技术革新或管理水平提升的职能。

高职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工匠”,“产出”的应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高职教师的工匠精神既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也是个人专业化成长的必然结果。高职教师们,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学习研究,让自己成长为“教育大师”和“技术专家”。

摘自《职教通讯》2017年第23 吴婷

 

提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方面,校方一要坚持专职、兼职相结合,积极引进高级职称优秀教师和行业高端人才,多种途径培养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二要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提高福利待遇,完善职务晋升和相应奖励惩罚机制,明确权责分配,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要建立健全培训进修制度,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创造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四要注重学校与教师间的感情培养,营造浓厚人文氛围,增强主人翁意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安全感,建立师资团队的忠诚度;五要深入开展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建立业务提高保障机制,鼓励不断在学术上进修,鼓励提升科研水平,有效推动办学综合实力提高。

另一方面,政府民办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教师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打破体制壁垒,在工龄、社保、退休等方面,实现公办、民办并轨,疏通教师双向流动渠道,鼓励优秀人才在公办与民办高校间无障碍流动;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扶持支持和薪酬等财政补贴,制定吸引人才政策和保障制度,提供办学信息便于及时调整专业、层次结构和办学规模;要清理纠正各类歧视政策,帮助改善民办高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在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以及户籍迁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受同等待遇;要督促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创造公办与民办公平竞争环境。

摘自《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23 唐丽娟

 

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

澳大利亚职教培训包

对高职学分制下酒店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一、澳大利亚酒店管理培训包解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是统领整个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培训包的国家认证部分包括了能力标准、资格证书以及鉴定指南,非国家认证部分包括学习策略、鉴定材料以及教辅材料。培训包中对能力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并为受训者提供了选择权,这为我国高职院校学分制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需围绕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将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大类必修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进行科学协调设置,构建以实训类、综合类、活动类课程组成的选修课程包体系,并融入企业课程,从而形成学分制下更为科学务实、多元丰富的选修课程体系。

为了更为详细地了解酒店管理培训包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以SIT40416酒店管理4级证书为例,解读其能力标准的设置。

酒店管理4级证书培训包中对能力标准的要求是,受训者必须完成21个能力单元的学习并通过检测,其中包括9个核心能力单元和12个选修能力单元;选修能力单元包括1个能力单元取自模块组A7个能力单元取自模块组B,其他能力单元可以从模块组B或旅游与酒店管理培训包其他模块中选择,具体能力标准设置见表。

  酒店管理4 级证书能力标准设置

能力领域

能力单元

单元数

Core units核心能力单元

 

BSBDIV501 管理工作场所的多样性

 

 

 

 

9

SITHIND004 对客服务有效工作

SITXCCS007 提升顾客服务体验

SITXCOM005冲突管理

SITXFIN003 财务预算管理

SITXHRM001工作技能培训

SITXHRM003领导和管理员工

SITXMGT001监控工作运行

SITXWHS003实施健康工作监督和安全实践

Elective units选修能力单元

Group A模块组A

 

SITHIND001在接待服务中采用卫生操作

2

 

SITXFSA001采用保障食品安全的卫生操作

Group B模块组B

CPPCLO2001A保养硬地板的表面

CPPCLO2004A保养毛毯地板

……

SITTTSL010 使用计算机化的预订或操作系

CPPCLO2001A保养硬地板的表面

 

 

22

CPPCLO2004A保养毛毯地板

……

SITTTSL010 使用计算机化的预订或操作系

 

Client and 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

 

SITXCCS002 提供访客服务

 

 

4

SITXCCS004 提供寻物服务

……

SITXCRI001 在危机中为顾客提供反馈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沟通和团队建设

SITXCOM004 演说协议要求

1

Computer operations and ICT management

电脑操作和信息通信技术管理

 

BSBITU301建立和运用数据库

 

3

BSBITU306设计和形成商业文件

BSBITU402建立和运用复杂的电子表格

E-Business 电子商务

SITXEBS001在商业中使用社会媒体

1

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环境可持续建设

BSBSUS401实施和监控环境维护工作实践

1

 

Event 事件管理

 

SITEEVT001 在活动中搜集并应用信息

 

 

5

SITEEVT002 处理和监控活动注册

……

SITEEVT005 计划室内活动或功能

 

Finance 财务

 

BSBFIA301 保持财务记录

 

3

BSBFIA401 准备财务报告

SITXFIN002 阐述财务信息

First aid 急救

HLTAID003 提供急救

1

 

Food and beverage餐饮

 

SITHFAB001打扫和整理酒吧空间

 

18

SITHFAB002提供合理的酒水服务

……

SITHFAB019计划监控意式咖啡服务

 

Food safety 食品安全

 

SITXFSA001采用保障食品安全的卫生操作

 

3

SITXFSA002参与到安全食品的处理实践中

SITXFSA003运输和储存食物

 

Gaming 赌博

 

SITHGAM001提供合理的赌博服务

 

20

SITHGAM002打理赌博机器

……

SITHGAM021操作三卡扑克赌博游戏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SITXHRM002员工点名册

1

 

Inventory 库存管理

 

SITXINV002保持易腐烂物品的质量

 

3

SITXINV003采购物品

SITXINV004控制存量

Kitchen operations 厨房运作

SITHKOP006计划餐饮服务的活动和功能

1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外语

SITXLAN003进行外语口语交流

 

3

SITXLAN004进行复杂的外语口语交流

SITXLAN005阅读并撰写外语信息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

 

SITXMPR001整理产品小册子和市场资料

 

5

SITXMPR002创建一个促销展示或货架

……

SITXMPR005参与合作的网上营销计划

Security

安全

CPPSEC2012A监督和控制个人和集体行为

2

CPPSEC3018A在危机中提供人身安全

Work health and safety 工作健康和安全

SITXWHS002 识别危害、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

 

4

Working in industry

从事于产业

 

SITHIND001 接待服务的卫生实践

SITHIND002 搜集和使用接待服务信息

SITTIND001搜集和使用旅游和旅行业相关信息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对于获取4级证书的能力要求均有明确规定,如核心能力单元和选修能力单元的数量以及选取范围及详细的要求,但也为受训者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权,受训者在考虑未来工作获取、当地人才需求以及具体岗位技能要求等综合要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条件及需求在选修能力单元中自行选择模块进行学习。能力标准设置将规范性和选择性科学地结合了起来,充分考虑受训者学习检测的自主性和科学性,较好诠释了如何使学员在拥有充分选择权的同时,又能科学引导其完成相应的能力标准并为其获取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二、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进行高职学分制下酒店专业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标准,要求受训者必须完成一定的必修模块以及相应的具有职业岗位导向和个体特性需求相结合的选修模块组,既框定了受训者必须掌握的能力模块,也给予一定的职业指导及个性选择,能够充分调动受训者职业选择及学习积极性,又能高效完成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学分制课程体系中,充分有效地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具体的酒店方向课程体系设置见表。

酒店方向典型岗位对应课程

典型岗位

专业必修

(核心)

专业选修

专业大类公共

选修

 

专业大类基础

必修

 

实训类

综合类

活动类

入门

旅游行业入门

企业参观体验

专业认知

 

酒店接待服务项目实训(学

苑宾馆)

前厅服务员

前厅管理与实务

 

酒店情

境英语

 

前厅PSM 理实一体化课程

 

社会实践:酒店实践

餐厅服务员

餐饮管理与实务

 

咖啡制作、咖啡吧经营与管理、主题宴会设计

 

 

社会实践:餐饮休闲类企业

实践(木凡咖啡)

星级酒店宴会服务实训

竞赛:西餐摆台设计

公共关系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化妆、消费者行为分析、跨文化交际

 

经济学基础、营销学基础(酒店市场营销)、会计学基础、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形体、礼仪、演讲与口才)

 

客房服务员(楼层接待)

客房管理与实务

酒店设备维修与保养

 

竞赛:主题客房设计

 

西厨、吧员(大堂吧、酒吧)

西餐工艺

酒吧经营与管理

西点烘焙实训(考证)

酒店服务心理

西点制作

酒店接待项目(咖啡吧)

营销人员

旅游电子商务

酒店产品营销实训

调酒、茶艺、插花

工作坊:旅游产品网络销售

领班、主管

酒店督导

酒店督导体验实训

酒店服务技巧

 

经理

酒店经营与管理

 

 

民宿经营与管理、度假酒店经营与管理

工作坊:咖啡吧运营与管理

 

商务连锁酒店店长

 

含实训周

企业培养课程(青藤

 

度假酒店服务员

 

含实训周

企业培养课程(柏悦)

 

旅行社方向、酒店方向共有选修课程

 

 

 

旅游文化、英语视听说、韩语入门

旅游摄影、中外民俗体验

社会实践:会展策划与管理

从表中可知,根据职业典型岗位设置及晋升发展轨迹,开设与岗位相对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并以实训类选修课程辅助必修课程。岗位实训课程通过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任务、项目运行及操作,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检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加以辅助、补充、拓展,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综合类选修课程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细分及拓展,旨在突显人才培养的社会性、适时性及多元化,与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本土业界发展特色相结合,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的辅助,充分发挥其灵活多样性及丰富趣味性等特点。

专业活动类选修课程以校企合作单位真实任务、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方案制订、活动组织开展、项目运营、社会服务等活动类方式将学生的岗位能力、知识及素质培养贯穿在具体项目和任务中完成,由企业方项目负责人作为课程组织者,将行业企业最前沿的资讯、知识、技能引入专业人才培养,校方专业教师作为带队老师辅助完成。活动类选修课程一般为16个学时,没有固定开课时间限制,完全以项目运营开展节奏为主导,以项目任务顺利开展和完成为最终目标,讲究务实、高效、积极、创新,是学分制教学体系下充分展示课程开设的灵活性、趣味性及突显学生个性化的课程设置。

摘自《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1 徐春红

 

学生工作研究

合理认定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

高职学生素质培养学分化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有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有扎实有效地实施。首先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高职教育的实情,细化内容,构成四个层级的内容体系,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操作指南:

第一层级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核心能力构成, 第二层级是由思想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核心能力显性要素、职业核心能力隐性要素构成,第三层级是由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职业态度、职业责任、适应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心理、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28 个要素组织, 第四层级则是对第三层级的模块的解释、说明。四个层级构成一个职业教育细化内容体系,不同层级之间不是孤立、分隔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但是前一个层级统领、涵括下一个层级的具体内容。具体见表1所示。

一、以培养指标体系为基础,合理认定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

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高职素质教育学分按照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原则,从认定机构、细化内容、学分设置及达标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实现政治素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共生发展。

(一)“认定中心、认定站、认定小组”构成“三级式”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是校企合作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分支机构,与教务部门共同负责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根据机构内部级别的高低,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分为:认定中心,认定站和认定小组,见图1 所示。

第一、认定中心,负责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统筹协调,素质教育学分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培训、学分审定、网络平台维护管理及成绩发布等工作。认定中心办公室设在学生管理部门, 学生管理部门的领导任认定中心主任,成员由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第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站,负责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包括素质教育活动的计划与组织、违规处理及复核上报等工作。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任认定站主任,成员由学生办负责人、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学生干部代表等组成。

第三、素质学分认定小组,负责本班同学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包括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学分申报材料审定、分值认定、成绩公示及录入上报工作,带班辅导员任组长、成员由班团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班委等组成。

(二)理论教育课、实践教育课构成素质学分培养的主要途径

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素质教育必修课由素质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见图2 所示,其学分每学期认定一次。

素质教育课共8个学分,必须在前两学年内修满。每学年设4个学分,要求学生在本学年内修满必修课《素质理论教育》和《素质实践教育》各2个学分。学生在学年内完成课程所指定的具体项目将获得相应分数,经认定中心认定后,项目累积得分即为课程成绩,成绩最高100 分,累计得分超过100 分按100 分计算。课程成绩达60 分者视为课程合格,授予2 个学分。未达60 分者视为课程不合格,不得授予学分。未达85 分者取消本学年相关评优资格。素质教育必修课不纳入奖助学金绩点计算的范围, 但毕业前未修满实施方案中规定学分的,不予以毕业。对于尚未完成单项及总分达标要求的学生,学分认定机构将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一是第一学年未达标的,通过帮扶机制,制定个性化方案引导其修满学分;二是前两学年学习结束后仍未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通过重修、补修的方式,帮助其修满学分。

二、形成流程、规则和制度,确保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有效实施

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增强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规范实施流程、强化实施要领、完善保障制度, 实现专业教学和素质教育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衔接,优化育人系统的整体效应,凸显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四大环节”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主要环节

实施流程主要有学生申报、小组认定、按院汇总、成绩发布等四个环节,见图3 所示。

第一、学生申报,学生填写相关表格,提交资格证书、荣誉证书等佐证材料,申请认定素质学分。第二、小组认定,素质学分认定小组(班委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逐项审核,逐项打分,填写小组审核意见。第三、按院汇总,素质学分认定站审核各班级认定小组上报的素质学分认定申请表,签署认定意见。第四、成绩发布,素质学分认定中心对各二级学院上报的相关资料汇总复核后,需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集中评议。经评议授权后, 认定中心可将学生个人的学分信息上网发布。学生申报、小组认定、学院汇总、成绩公布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进展状况都将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开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素质学分认定的实施。所以,注重实现每个环节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和顺利完成素质学分认定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应该“建立相关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实时动态监测创新学分制的实施与评价,严防创新学分制度流于形式”。

(二)规则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操作准则

第一、规范《个人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册》,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学分意识。《个人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册》用于每学期登记、考核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学习经历,认定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成绩,强化素质教育学分的影响力。

第二、认定成果,合理确定素质学分。同一成果不重复认定,在不同级别中获奖,只能按最高级别分数计算;对于团队成果,团队成员均可以最高级别奖励申请;原则上,实现一学年一认定的规定。

第三、建立监督机制,监控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凡是有作弊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监测、评估、优化实施流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推动素质教育学分的顺利实施。

第四、规范用印,确定学分效力,经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议授权后,学分认定中心可用印,同时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如有违纪行为,按照教学事故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确立反馈与帮扶机制, 及时将评议信息送到参评学生,让学生有纠正的机会,实现评定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相结合;深入探究素质学分认定结果,对尚未认定成功的,帮助其分析原因,设计个性化方案,指导学生获得学分。

(三)规章制度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基本保障

第一、在课程规范方面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公共选修课程实施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等,帮助、指引大学生合理选择适合素质教育的校内、外课程,即课堂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在管理规范方面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可以制定《校企合作素质教育制度委员会工作制度》、《行企辅导员管理办法》、《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等,强化各方主体的责任意识,规范各方素质教育的行为举止,使学生素质教育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在内容规范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制定各类文件,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学生精品社团管理办法》、《心理委员管理办法》等,不断扩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范围,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大范围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视角和途径去探索、实践,探寻到可复制、可借鉴的素质教育学分化的机制和模式,以便提高整个高职素质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愿景。

摘自《职教论坛》2017.9 李晓堂

 

比较教育研究

国外典型国家学分制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国外许多高校或机构学分制改革起步较早,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相应地采取了新的策略。比如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制度、自主选择与改变专业、自由选择课程与教师、按学分划分年级与学制等制度。这些学分制改革策略真正体现了国外高职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1. 美国学分制发展的基本特点

美国是实施学分制比较早并且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大力实施学分制对美国开放的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 其主要形成了以下特点: 一是实行弹性学制。美国大学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习的学位要求和相关大学制度采取全日制学习、部分制学习等, 学生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 就可以顺利毕业; 二是规范学分绩点。美国的高校会统一学分绩点标准,也就是按照成绩的高低标准来获得不同的学分, 同时还采用平均绩点办法来确定其降级和退学标准; 三是重视通识教育。美国高校十分注重通识教育, 各类专业都有共同的基础课程, 部分学校基础课程比例达到了50%; 四是严格聘评师资。美国高校采取合同聘任制聘用教师, 主要以教学负责人和学生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聘任与考核;五是选择专业自由。美国高校学生可以在本校或校外选择专业并自由转专业, 采用学分互认办法来规范转专业的学生; 六是统一课程学分。美国大部分高校均统一了课程学分、学时及总学分等, 规定必须修完120~180学分, 每学分的课时至少要达到16学时/学分, 同时增加选修课学分,一般选修课占22 左右。

2. 日本学分制发展的基本特点

日本高校在吸取美国学分制的优点基础上,也实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特点有: 一是统一规定学年制。日本高校明确规定达到有关学部规定的学习期限和学分的全部要求者, 可以得到毕业文凭; 二是统一规定学分标准。日本有明确的规定, 高等学校必须在大学学习取得到规定学分方能毕业并获得学位, 并规定了相应的学期和周数, 同时在学分的计算上也有统一的标准; 三是十分重视外语学习。日本大学非常重视外语的学习, 尤其重视英语; 四是实施学分互换制度。日本国内本科大学、短期大学、高专、专门学校之间互相承认对方的学分。

3. 欧洲部分国家学分制发展的基本特点

欧洲一些国家在学分制改革上, 对学分制的要求比美国、日本更严格, 灵活性和自由化相对较差。因此, 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只有部分国家的部分大学, 在形式上也与美国、日本大不相同。如英国只有少数大学实行所谓的“课程单元制” 学分制, 即一个课程单元相当于60~70 个讲授课时或150 个实验课时; 而法国只有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 法国高等专科学校一直没有实施学分制, 主要是为了保证统一的教学质量; 德国一直没有采用学分制度, 仅有部分高校实行课时制或周学时制。

4. 国外典型国家学分制发展的启示

实施学分制灵活性强, 体现了因材施教, 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外典型国家学分制发展的基本特点对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的启示有: 一要重视基础知识和素质的普及。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是对应专业领域中的基础, 是实现专业知识迁移、转换的基础; 二要增设选修课程和增加学时。学分制要与选课制相结合, 高职院校要大量开设选修课, 涉及的范围广, 学生自主选择就强; 三要注重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 学分制和学年制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 学年制和学分制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管理, 将使两者的优势互补; 四要实现学分互换互认制。要积极探索实施学生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交换” “转移” “承认” 等制度, 各校之间允许互相承认、转换和累积学分; 五要加强过程管理。学分的取得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注重与学生平时的表现结合起来,考试制度更要灵活, 以提高学生学习情况与效果的科学性。

摘自《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 (3) 桂文龙 ,苏治国 ,胡新岗

欧洲ECTS ECVET 的学分计量与评定制度

ECTS(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和ECVET(欧洲职业教育和培训学分体系)是在欧洲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

1.学分标准与计量

ECTS 采用统一的学分标准实现学分积累和转换。根据ECTS 标准,全日制学生一年的学习量相当于60学分,在正常情况下,全日制学生一学年的学习量约为1500-1800 小时,那么1 学分对应于25-30 小时的学习量。学习量包括完成课程计划的全部要求需要的所有时间,具体内容有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撰写、专业实习、实验室工作等。此外,学生学习量的计量除考虑课堂教学的时间,还涵盖了为实现预期学习效果所需要的其他所有时间,如自学时间、小组讨论学习时间、复习备考时间以及参加考试时间等。课程学分的分配则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选择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活动,在此基础上预测完成所选择的教学活动需要的时间,以此分配学分。

ECVET 中,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评定相对ECTS 又有所改进,主要表现在更加侧重于学习效果,并特别提出了“学习效果单元”的概念。学习效果简单讲就是经过学习后学习者在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学习效果单元”就是其细化的基本计量单位。在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者的学习成果首先表现为资格证书和单元学习成果,然后根据通用的学习量计量标准,即全日制教育学习一年应取得60 学分,赋予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一定学分,职业资格证书主管机构再根据证书所包含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将证书划分为若干单元,并赋予其学分。这样,不同国家的资格证书就以通用的学分体现出来了。

2.学习成果评定

在学习成果评定方面,ECTS 制定了7 级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到底排序,分为ABCDEFXF 7 级,对每一级别赋予一定的比例,以此评定学生的学分等级。在ECTS 7 级评分标准中,前五个级别(A-E)为及格,后两个级别(FX F)为不及格,如下表所示。

ECTS 评分等级

等级

学生比例

评价

A

10%

优秀:突出的成绩,最少的错误

B

25%

优良:超出平均水平,有一些小错误

C

30%

良好:成绩良好,但有一些错误

D

25%

中等:刚好令人满意,有较多的错误

E

10%

及格:勉强达到及格水平

FX

———

不及格:需要提高水平以获承认

F

———

不及格:需要很大的提高

而在ECTV 中,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习成果主要体现为技能的提升,通常用知识、技术、能力描述,因此,ECVET主要从学习效果方面来评定学习成果。而

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是由欧洲各国机构颁发,为实现职业资格和学分的相互承认和积累,欧洲推行了“欧洲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EQF)”和“共同质量标准框架(Common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CQAF)”。

摘自《天津电大学报》2014 年第1 期胡新生等

 

职教新闻

2017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精神

1111日至12日,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7年年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会议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创辉煌”为主题,集中展示全国高职院校在坚定方向、特色办学、协调发展、共享开放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均衡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体量大而不强”“校企合作合而不深”“体系虽然有了框架,但是不完善”“吸引力比较弱”四个方面问题。高职战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情,明确方向、保持定力,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加强调职业培训的重要性;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统筹制度保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相结合,培养职业人才;坚决服务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常规管理与建设,使其常态化。切实让职业教育香起来、亮起来、忙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特起来。

会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战线“要把心静下来”,按照中央“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认真思考中国高职教育的未来,高职院校未来走向,特别是 “后示范”时代应该是引领的时代,要打造一批“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输出中国方案,形成世界标准,把中国职业教育做成世界模式,为走向世界中央、开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辉煌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会议设计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技术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五个分论坛,通过主题报告、成果展示、案例分享、互动交流,引导高职战线全面推进全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密切产学研合作,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推动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讨建立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合作育人新机制。

此次大会表彰了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主办方还组织并展出196个优秀专业案例,包括“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技术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服务社会与精准扶贫”“学校治理能力建设”等7个模块。。

摘自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现代职教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71113日发布

【后续】

本刊下一期将集中展示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建设案例,敬请期待。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17年第7期 总第93

20171129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任丽君  编辑:阮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