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 2023年第8期
发布日期:2023-11-23 浏览:

目    录

职业教育发展建设

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抓三个关键环节

激活职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活力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大进阶

“一带一路”十年: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产教融合——传承工匠精神

落实落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任务

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加快平台建设 促进产教融合

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

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集群

推动职教“学科跟着产业走”

传承工匠文化 培育工匠精神

教育家精神——践行立德树人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以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地 不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

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要盯三个着力点

他山之石——经验借鉴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唤醒灵魂 职教赋予力量

“融”无止境 职教育人更通达

以“寓”育人 以“宿”塑人

多国积极推动特色职业教育

多国学者代表聚首浙江杭州 共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职业教育发展建设

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抓三个关键环节

《光明日报》教育实践版9月19日刊发的《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模式能否解决老问题?》,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从河北省实践看,其中有三个关键环节,即育人主体、教育教学和考试招生改革。

抓育人主体改革,增强企业动力

产教融合,产是龙头;校企合作,企是方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关键是德国企业,包括德国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倾心投入。德国“双元制”大学通常要求,学生申请“双元制”专业,必须先通过合作企业的选聘,签订培训和实习合同后,才能正式入学。

我国中高考普遍按照学生分数录取,学生毕业后才与企业产生联系,即使有订单班、定向班等做法,也是按照学生志愿录取,企业无法主动选择学生,学生也未深入了解企业。在就业方面,我国职业教育普遍与企业相疏离,学生毕业后无法专业对口就业、骨干企业特别是县域重点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业违约等问题时有发生。

如何激发企业的育人动力?各方应考虑在现有中高考制度框架下,尽早实现企业与学生的结合,即学生早选定企业,企业早培养员工。

从高职入手,设置“提前就业班”。在学生入学、一年级末、二年级末等节点,由学生自愿报名,企业遴选后在校内组成“提前就业班”。其特点是:一是企业福利待遇好,学生对企业心向往之;二是学生与企业彼此有深入了解,按照严格选拔程序签约,学生违约可能性低;三是企业愿意深入参与到教学培养及实习实训等各环节中。

抓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普融通

职普融通,融在哪里?通向何处?目前看,职普融通发力重点仍然在中职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强化。

第一,在授课内容上推进职普融通。职普融通,应让中职学生学习更多基础科目,并侧重于兴趣教学,避免盲目刷题。

第二,在升学机会上推进职普融通。应为中职学生制订与其规模、质量相协调的招生计划,使其能够通过升学考试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中职教育有了通畅的升学路径,自然就会吸引优质生源,从而解决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

第三,在校风学风上推进职普融通。中职学校应像高中那样,严格日常管理,强化效能考核,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抓考试招生改革,实现类型教育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从法律上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为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定位。据此,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应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技能培养,其升学考试应突出技能考核。受组织形式和成本限制,目前这类考试中的技能测试部分很简单,甚至很多地方用笔试代替,导致部分中职学校片面追求文化课成绩,对学生技能培养重视不够;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全部参加普通高考,使得职业教育无法落实类型教育定位。对此,河北省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改革中职招生制度。首先从职普融通实验班开始,实验班与普通高中同步填报志愿、同步录取。有空余招生名额的,再参与中职批次录取,原则上录取分数不低于本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探索一段时间后,再逐步过渡到全部中职与高中同批次录取。

第二,强化技能在中职升学考试中的分量。学生以中职生身份参加升学考试,其各类中职竞赛获奖情况在技能测试中予以赋分,让技能水平占据评价的重要比例。同时建立健全竞赛体系,打造中职国赛、省赛、市赛、校赛四级学生技能竞赛体系,使之成为检验技能水平的可靠标准,并纳入考试评价引用范畴。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0.24  张春生/文 

 

激活职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职业学校也迫切需要更多的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修订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聘请兼职教师的条件、聘请程序、组织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这对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管理办法》注重提升兼职聘任对象的广泛性与方式的灵活性,进一步拓展了兼职聘任的对象范围,丰富了兼职聘任的形式方式。比如,拓宽教师选聘条件方面,将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纳入选聘范围,取消了对聘请退休人员任教的离岗时间和年龄限制,将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作为选聘条件,鼓励聘请退休工程师、医师、教师。在选聘方式中增加了个体聘请、团体聘请或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等方式,并新增了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导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多种聘请形式,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企业退休骨干人员不仅体量规模巨大,而且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生产经验和充裕的时间,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助力。将胜任力作为选聘的首要条件而弱化年龄因素,极大地拓宽了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为吸纳企业退休骨干人员参与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基础。《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兼职教师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等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参与教学标准修(制)订等工作。这对于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专业优势,推动职业教育紧跟市场、行业发展脚步,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人员精通专业技能,了解产业前沿,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成为专任教师有益补充的必要条件,但尚需接受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培训,以保证其实际教育教学效果。《管理办法》聚焦校内专任教师的持续性职后培训与企业兼职教师的针对性职前培养,要求职业学校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并明确了相应的组织部门、培训方式、内容及考核结果的认定方式。这是强化兼职教师能力建设,补强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短板的重要举措。同时,《管理办法》还要求兼职教师主动参与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协助加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推动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带徒传技、技术创新、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这些要求有助于塑造兼职教师职前受益于教师教育、职后又反哺教师教育的良性循环。

《管理办法》将有利于营造企业愿意派、教师愿意来、学校愿意招的生动局面。企业选派骨干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种相互合作的模式,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职业院校和兼职人员三方主体的协同意愿。如果不能实现企业、学校、人员三方主体间权、责、利的有机统一,调动三方主体的积极性,那么就会引发政策失真,无法充分实现其制度价值。为了破解这一问题,《管理办法》作出了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从企业激励、学校激励、人员激励等方面,明确了相关办法。比如,在企业激励方面,选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认定、评价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的重要指标依据。而获得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可以享受到技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和培养补贴、产业化发展补贴、抵免教育费附加和贷款扶持等多种优惠措施。这些举措,显然有利于打破现状,调动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接下来的关键是做好《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这要求各地深入理解文件精神,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切实将文件的相关要求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不断加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职业学校要以《管理办法》印发实施为契机,切实履行好职责,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完善和加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10  高杭/文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大进阶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基地名单,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19年开始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将高职院校教师纳入;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12月公布了17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这些重大政策举措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也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进阶。

从教学实施到教学创新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进行界定,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来自普通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欠缺,因此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双师型”,以此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经过多年建设,2020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均达到54%,说明“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专业课教师的主体。

从个体培育到团队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突出个人能力培育,各级培训也是以个体能力提升为主,各种评审也主要是突出个人的业绩。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改革发展综合性明显增强。任何单一的举措都难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发挥团队的力量。

通过团队建设来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以结构化的团队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团队的力量破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洪流。

从自主创新到协同创新

与普通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教师队伍也比较复杂。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三融”特性,仅靠教师自主创新难以实现,需要加大协同创新的力度。

可见,无论是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与培训基地,还是名师(名匠)名校工作室与培训基地,协同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从一般性建设到梯队建设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努力打造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对教师队伍梯队建设重视不够。

从实践来看,各职业院校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名匠、专业领军人才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梯队。高水平、结构化、梯队化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相互支撑,推动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方位发展。

从数量补充到质量提升

由于职业教育起步晚,培养职教师范生的院校数量少,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机制不健全,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致使职业院校教师长期数量不足,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十一五”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居高不下,解决数量问题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已低于20∶1,高职院校由于2019年以来多次扩招,目前生师比高于18∶1,但总体可控。

当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需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基于上述差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国家将加大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24  曹晔/文 

 

“一带一路”十年: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前隆重召开。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建设,在发展中形成规模,在服务中锻造品牌,在实践中凝练模式。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十年的总结与回顾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是助力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路径,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职业学校在开拓境外办学品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本土化师资培训、助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输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等方面,实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一是助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中国职业学校依托境外办学点,不断深化与“走出去”企业合作,按照企业需求定制培训计划,开发针对性技能培训包,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开展员工培训,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一大批本土化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深受“走出去”企业好评。

二是彰显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效应。“鲁班工坊”“丝路学院”“郑和学院”“毕昇工坊”“中文工坊”“大禹学院”“芙蓉工坊”“桂港中心”等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职业教育国(境)外办学机构,不断加强在地性研究,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人文交流、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品牌。

三是探索区域性职业教育国际化联盟。中国职业学校聚合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亚欧院校职教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学校产教联盟、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等,为我国职业学校拓展与世界职业教育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前瞻与展望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起始于学习及引进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及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本土发展的实践路径,历经单向“引进来”到逐步“走出去”的过程。在当前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展望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进一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更进一步使中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首先,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在国际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

国家层面应根据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制定明确的战略和政策,在以下几方面加大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统筹力度:

一是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通过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和政策,明确国家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目标和重点。二是深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项目、共同开展研究合作、共同制定标准和指南等方式,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学校和组织交流与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融入国际认证和认可体系。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参与国际认证和认可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声誉和认可度。

其次,项目式开展合作,铸就职业教育国际化精品。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合作方式大体包括合作办学院、合作办大学以及合作办项目三种类型,以项目合作为主。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发挥项目式合作的优势,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推进:

一是开展跨国项目合作。职业学校可与沿线国家学校或相关合作伙伴联合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二是开展跨国学生交流项目。通过创建职业教育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实习、交流和学习活动,提供学生参与国际实习或短期培训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视野,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参与国际标准认证项目。通过国际机构的认证,使课程和教学方法达到国际标准,提供给学生更具竞争力的教育内容,增强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四是探索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沿线国家的研究机构、学校或企业合作,联合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再其次,数字化赋能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及倍增的作用,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国际视野的职业人才。

一是提供跨文化交流平台。利用数字工具和在线社交平台,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及教学经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践环境等方式,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

二是提升师生的职业素养。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国际交流和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和虚拟项目实践,提升项目管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应对全球就业市场。学生通过在线招聘平台和国际职业交流活动等渠道,更加容易获取全球就业市场的信息和机会,同时得到相应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国际就业竞争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24  宗诚/文


  产教融合——传承工匠精神

  落实落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任务

把准价值 把握重点 把牢责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21个省份的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此次名单公布,标志着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也意味着继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之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布局整体实现实质性起飞,进入了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制度设计,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的重要使命。把准价值不偏移、把握重点不走样、把牢责任不懈怠,对于下一步落实落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增值赋能具有重要意义。

把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价值

一是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市域产教联合体不同于既有的“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形式,其聚焦的是一个具体的场域,即以产业资源丰富的产业园区为依托,着力破除产教信息不对称、权责不清晰等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机制创新,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内的产业更加紧密地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同时助力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推进职普融通的新实践。202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明确将“支持联合体内中职、高职高专、本科学校合作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鼓励普通本科学校招收符合条件的中高职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就读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标的观测点内容之一。职普融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市域产教联合体创造性地将产教融合与职普融通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的教育体系,多维度激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育人价值,推进职普融通破题、解题。

三是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始终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域框架下,产教联合体围绕本地产业发展,着眼本地人才培养和就业,具有紧跟产业发展态势、掌握本地区企业用人需求和规律的天然优势,更有利于探索形成符合产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促进地方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发挥人才作为关键要素在服务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握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重点

一是注重产教互动,促进协同发力。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态,要牢固树立“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理念,关注企业和职业院校不同的利益诉求点和在人才培养上的利益汇合点,加强协调与融合,形成理念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共振。要切实发挥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聚合效应和桥梁纽带作用,锚定重点产业区域,以产业链为主线,促进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匹配、与行业产业捆绑。

二是注重内部治理,促进高效运行。市域产教联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区属性,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要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放在地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治理体系中进行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强化目标导向、过程管理,打造稳定的建设团队,畅通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开展定期磋商,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黏合度、示范性、带动性、影响力,确保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落地有序、走深走实,实现多方共赢。

三是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才成长。近年来,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育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搭建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的供需信息平台,推动职业院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精准适配园区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科学性。要积极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拓宽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提高产教协同育人的成效。职业院校要持续助力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为企业发展增势蓄能。

把牢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责任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与职业教育集团相比,市域产教联合体更加突出地方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不仅要搭建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平台,还要将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战略之举。

二是强化企业作用。市域产教联合体着重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企业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三是强化学校担当。职业院校要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主动作为,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24  传红/文 

 

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谈话时强调,“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这为加快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优秀产业工人发挥作用提供舞台,为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从中脱颖而出。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当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突破技术障碍、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在科技、教育、人才三者关系中,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培养造就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立足发展所向、技术所需、人民所盼,创新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应重视和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着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元培育体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还应鼓励技能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技能人才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打牢扎实的知识根基,让技能改变个人命运、破解发展难题、成就制造强国成为现实,为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支持和保障。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强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占7.5亿就业人员的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超过40%。唯有以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不断扩大高素质人才来源、提高人才质量,方能满足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0.31  陈银健/文 

 加快平台建设 促进产教融合

结合学校办学实践,对职业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几点思考建议。

一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一体规划,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要根据区域产业分布,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政校行企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施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瞄准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是建议加快职业院校产科教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出台支持政策,加快服务国家优先发展产业所需要的新兴专业建设;加大力度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公共实训平台;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大学产教园,打造校级产教协同育人实体。

三是建议基于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健全完善校企合作利益界定政策法规。要探索制定校企合作负面清单,破除产教深度融合政策性壁垒;细化“引企入校”改革配套措施,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四是建议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要进一步理顺与优化工匠人才引进、校企人员双向流动、职称评审与管理、产业导师评聘等制度;强化学校办学主体责任与评价,创造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运行环境。

五是建议围绕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建设,激发院校发展内生动力。要构建基于办学成本监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院校服务区域能力评价体系,完善“存量保运转、增量促提升”的差异化经费保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加强整合发展资源能力建设。

六是建议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终身教育的精准度。要加快省域产教融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时发布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数据;加快省域职教大数据平台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6  杜安国/文 

 

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

近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在适用范围上将职教本科纳入,在兼职教师选聘条件方面,将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纳入,取消了对聘请退休人员任教的离岗时间和年龄限制,将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作为选聘条件,鼓励聘请退休工程师、医师、教师。

《管理办法》是对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原文件6章23条的基础上扩展为9章34条,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增选聘方式一章,提出职业学校可通过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导师等多种方式聘请兼职教师,可以采取个体聘请、团体聘请或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推动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带徒传技、技术创新、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新增工作职责一章,明确要求兼职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等纳入教学内容,协助加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新增支持体系一章,鼓励支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选派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将选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认定、评价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的重要指标依据。各地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指导。定期推选一批优秀兼职教师典型,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举措,激励各方积极支持选派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

同时,《管理办法》优化了兼职教师的组织管理。明确职业学校要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考评机制,健全退出机制。在经费保障方面,《管理办法》明确地方可结合实际,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专业师资紧缺、特殊行业急需的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鼓励职业学校多渠道依法筹集资金,用于支付兼职教师工作报酬,职业学校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确定工作报酬水平,充分体现兼职教师的价值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8  记者 林焕新 

 

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集群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重要“一翼”,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因此,探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具备的独特个性化价值意蕴,构建其实体化集群建设路径势在必行。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个性化“三性”价值意蕴

首先,行业性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属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在所属行业有重要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发挥行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突出追踪行业动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引领行业未来趋势,院校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相互匹配,面向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其次,融合性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提升职普融通程度,发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高水平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牵头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形成高水平高等学校对职业教育学校师生学历提升贯通路径,实现职业院校对高等学校理论研究成果向实体产品转化。

再其次,系统性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独特属性。行业龙头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全行业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三合”集群路径

一是实体化运作“创新耦合”集群路径。突出“创新”“耦合”关键原则,凸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集成方式,建设实体化运作创新集群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保障等内容,构建多元耦合支撑下的良性治理架构和集成方式,遵循共担责任、共享发展原则,打造共同治理、共建平台、共立项目、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五共”创新耦合体系,建立稳定、和谐、共进、共荣的创新集群机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服务社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力量、就业资源、社会影响等方面全要素、全流程呈现顺畅有序的耦合状态,产生耦合集成综合效益,建成行业产教融合创新共同体。

二是实体化运作“利益融合”集群路径。遵循“利益”“融合”关键因素,体现政行企校多元协同运作创新集群实施策略,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作创新集群投入产出、人才资源、创造实力、品牌影响等利益机制,建立权力与利益分配联动机制,实现共同体利益相关方的权利、责任、收益协调统一,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化内部环境,遵循市场导向与社会影响相一致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导向原则,打造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创造效益、品牌效益的“五效”融合机制,依托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产教融合项目来实现利益共享、各取所需、多方受益的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行业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

三是实体化运作“价值聚合”集群路径。追求“价值”“聚合”关键结果,立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利益价值谱系,突出实体化运作创新集群产业价值、教育价值、精神价值、物质价值、发展价值等内容,建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来源多样、诉求各异、投入差异等因素,建立可测量、可评价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目标管理、投入产出、考核聚合机制,系统化规划发展目标,项目化实施协同推进,精细化推进集聚合力,品牌化展示扩大影响,绩效化考核激发活力,遵循评价标准体系,打造行业产教融合价值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14  蔡安成/文 

 

推动职教“学科跟着产业走”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多样化技能人才和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当前,如何进一步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对于更好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跃升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21个城市和63家企业开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大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受制于校企合作办学层次较浅、学员就业帮扶力度较弱等问题,有的产教融合项目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产、教两端脱节的情况。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专门出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通过启动遴选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水平、融合深度和专业体系建设,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落实好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应从多方面入手,以产教融合不断拓展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

加大各项激励举措落实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出台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详细操作指南,明确各项激励措施的审批标准、申领方式以及实施办法,为校企双方提供清晰、准确的政策引导,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应明确各部门职责,避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政府部门权责重叠或空白、扶持工作开展不顺畅的情况。通过将扶持举措落地落实,让校企双方尝到“甜头”,激励更多院校和企业主动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拓宽职业教育发展新空间。

提升课程专业建设引导强度。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家政等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等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各地应尽快牵头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对院校学科建设和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进行综合评价,对企业和院校开展奖惩举措,通过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有机结合,推动职业院校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有效支撑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融合深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应根据产业实际人才需求共同开设专业、研发课程,组建“双导师制度”,确保产、教两端衔接顺畅,让学员在校“学其所用”、在岗“用其所学”。企业可以安排学员进入公司、工厂实习,参与具体的工作和项目,通过实训、实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多样化技能人才,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

提高职业教育宣传温度。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各类企业和职业院校应定期举办各类宣讲会和交流会,开展政策解读,宣传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成功案例,推动第二批试点城市和企业当好改革“先遣队”。尤其要广泛宣传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成材实例,“大国工匠”“大国匠人”的社会贡献、专业精神、家国情怀和感人事迹,扭转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提高职业院校报考率和学员就业率,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健康、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2023.11.20  聂正标/文 

 

传承工匠文化 培育工匠精神

齐国官书《考工记》是最早明确提出“工匠”这一概念的,其对齐国工匠丰富内涵的诠释、对齐国工匠社会功能的分析介绍,为我们充分理解工匠内涵、建设工匠文化、培育传承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古代工匠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品质

《考工记》中的“工匠”即百工、工、匠、匠人、国工等的统称,其中“百工”“国工”最具代表性,又有弓人、轮人、玉人、陶人这类以造物名称、造物材质、造物手段命名的许多专称。《考工记》开篇即称“国有六职”,分别是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与妇功,“百工”是当时的六种职业之一。“国工”是指国家一流的工匠,即国家水准的技艺工匠。工匠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各类生活器具和用品,推动文明进步,体现了其重要而独特的社会价值。

在当时的齐国,工匠是指从事器物的发明、设计、制造及检验与管理、传授与传播等领域的行业共同体。“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作为“四民”之一的工匠同士人、农民、商人一样是国家的柱石,受到国人的充分认可和尊重。齐国工匠数量众多,《考工记》将工匠分为六大类、30个工种。有学者将古代工匠划分为智慧型工匠、管理型工匠、精巧型工匠、一般型工匠,齐国工匠就包括了以上这四种类型。

智慧型工匠,承担着对器物进行发明创造的社会功能。《考工记》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聪明、有创造才能的人创制器物,工巧的人通过多种方式对技艺加以传承使之世代遵循,这就是工匠。智慧型工匠也可称之为创新型工匠,属于知识积累丰富、谙熟事物原理、能够触类旁通、精于综合分析、善于思考谋划,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应用的工匠。

管理型工匠,承担着按标准对器物制作者进行管理考核的职责。管理人员通过检验考查,产品符合严格质量标准的工匠便给以“国工”称号,给予相应的奖励。无论制作哪一件器物,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可以想象,齐国工匠中管理人员的数量相当可观,而且业务水平相当高超,是兼具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双重素质的人才。

精巧型工匠,凭借高超的业务能力完成对器物的精细制作并将其技艺传授给下一代。真正技术高超的工匠,除了对器物本身质量要求严格外,还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特性进行精工细作,正是这些细节体现出贴近个体使用的人性关怀与温暖设计。

一般型工匠,只是满足于产品的制成,产品是否持久耐用、是否美观协调、是否人性化等,不在其考虑之列。

古代工匠精神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当下,社会上“重道轻器”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体力劳动依然被贬抑,劳动者缺乏发言权、缺乏工作尊严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某些高端制造技术工艺由于缺乏高技能人才而难以充分实现,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桎梏。面对这一现状,必须以“职业无贵贱”的观念,普及工匠知识,营造崇尚劳动和技能、尊重工匠、认可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劳动奉献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一要凝聚社会共识,给予工匠崇高的社会地位。

弘扬《考工记》所体现的工匠文化特质,进一步强化“工匠精神首先就是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劳动、关注工匠、崇尚一线手工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此,要大力倡导和实施劳动教育,尤其要鼓励并积极组织年轻一代脚踏实地从事社会实践、深入建设一线,体验劳动艰辛,锻炼劳动技能,转变学习观念,练就一技之长。

二要完善职业技能人才的组织管理体制与机制,催生卓越人才脱颖而出。

首先要建立完备的行业标准化组织。作为产品的认证机构,将国家颁布的行业法规转化为具体的业内标准,使工匠的分工更加细致,做到企业和员工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尽其能,助力工匠技艺的专精特新,催生个性化企业和产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要制定具体规范统一的业内技术标准。将工匠精神付诸实施,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严格规范的标准,包括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等,为践行工匠精神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引导。

再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评价考核制度和国家层面的激励机制。“考工”一词本身就有考核工匠的含义。培育优秀的现代工匠,要营造建设技能型社会环境,加快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打通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壁垒,推动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等值等效,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打通”需要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在提高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让有能力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

三要创新“校企共同体”职业教育特色办学模式,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齐国工匠高超的技艺,从一代又一代的师徒技法传承中来,从掌握并精通行业基本原理、进行大量实际制作实践中来。有鉴于此,在努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今天,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从工艺制造对劳动者的专业要求出发,强化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校企共同体。

对学校而言,一是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学习的专业领域及范围,通过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交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二是搭建教师与企业师傅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教师企业实践,获得来自一线的教学资源,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三是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商专业课程改革,做到以学为用、用以促学,确保学用紧密结合;四是与企业联合加强教学管理,岗课赛证相结合,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企业实践项目。

对企业而言,一是对学校提出针对学生的岗位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心理素质等;二是为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录用机会,让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学生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服务;三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在线工作岗位,派遣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四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保证有充足的实力与学校联合,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21   刘琦然 /文


教育家精神——践行立德树人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2023年10月22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承办,职业教育领域全国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创新团队代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等180余人参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师禹诚,全国最美教师山西省经贸学校教师王力群,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刘少坤,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许斌,全国模范教师大连旅游学校教师尹慧,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分别围绕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六个维度作了主旨发言,分享了对教育家精神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并就如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谈了思路和建议。与会代表围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研讨。教师工作司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报告,阐述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分享了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思路举措。

与会代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意义重大,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了强大动力。与会代表表示,将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契机,全面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造就职业教育“良匠之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3.10.26

 

以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地 不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教育综合改革全过程,引领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习近平总书记把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放在了教育家精神内涵的首位,深刻揭示了教师的政治属性。要推动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着力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育人者先受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有计划地组织政治轮训、培训研修和国情社情考察,引导广大教师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教育强国建设之中,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要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指引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提高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素质提高涉及教育发展各方面、教师工作各环节,要坚持系统观念,以综合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不断为教师发展增添动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增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拓宽教师培养渠道,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推动师范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地对接服务不同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健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完善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建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平台,以精准化培训、伴随式服务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要持续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求配置教师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强高校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意识和能力。要切实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成果,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营造广大教师潜心教书、精心育人的环境和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把高位引领和底线要求结合起来,引导教师践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要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大力弘扬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引导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尊重、关爱、成就每一个学生。要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要着力完善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以及学校评价,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师优先保障,协同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地,打造教育强国建设的大国良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13  刘自成/文 

 

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构建德技并修育人体系,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培养量足质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目标指向。以数字化为推动的产业快速迭代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断带来新变化、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推动考核评价改革,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功能作用,着力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与保障。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立足专业发展实际,坚持以勤学笃行、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从考核评价的标准、主体、过程、手段四个维度积极展开探索和实践,为持续提升土建类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考核评价标准立体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院校在考核评价时应牢牢把握“三个并重”,引导和塑造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品格高尚、实践丰富、成绩良好的优秀学生,为考核评价改革铸造灵魂。

一是素养和技能并重,全方位评价。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的优良作风、高尚品格给予正向评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院通过调研市场需求、分析行业痛点,着眼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能力,关注其理论功底和知识更新习惯,以应对当下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迭代更新的局面。

二是过程和结果并重,全周期评价。学院制定契合生产实践流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前期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后期评价,调整各评价项目的分值权重,不再单一对考核结果的“优劣”进行打分,而是重点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增加考试后对学生总结提炼能力、温故知新效果的跟踪考评。

三是岗位和教学并重,多角度评价。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评价标准不仅需要符合教学要求,也应体现企业的岗位需求。学院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使个人提升和企业发展相适应,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随着产教融合持续深化,高职院校应继续转变思路,在政策指引下,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会同行业、企业共同展开考核评价,通过多元协同共进,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契合企业需求。

第一,多方合作建立考核机制。结合教学任务,邀请合作企业成立课程考核专业小组,成员由专任教师、外聘业内专家和企业导师组成,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和企业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项考务工作,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联结企业打磨专业团队。企业依托生产经营活动,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考核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提供真实项目案例、技术规范标准,补充和完善考核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研发新技术、制定新标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攻关能力,更打磨了专业团队,增强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其考核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单考查学生个体的能力,也关注整个团队完成任务的质量,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从团队中剥离。学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把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作为考核指标,学生既是考核对象,又作为考核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多角度立体化地形成考核结果。

推进考核评价过程现场化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人才培养不光考查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技能。考核过程绝不能脱离实际,要“把试卷出在项目上、答案藏于工程中”,走进生产一线,溯源考核评价改革的本质。

一是考卷贴合真实项目。遵循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对实训课程模块进行系统化整合。学院结合项目运作流程,从编制投标文件开始,到图纸识读、概预算、施工组织计划、各分部和分项工程施工,直至工程验收,形成一套符合施工规律的实训模块,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调整考核重心,同时链接企业案例和工程台账,把试卷出在项目上,让考题更贴近施工现场。

二是考场深入工程实地。为提高对生产一线的重视程度,避免学生对虚拟场景和现实环境产生认知偏差,便于发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将教室“搬”到施工现场、把考场“设”在工地上;利用办公区域成立“实践课堂”,用于教学和组织考试,并结合施工段和后浇带进行现场演练,考查专业技能。学院计划同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编制管理条例,提请专家论证,完善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标准。

三是考官具备实践经验。学院着力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科研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学院成立访问工程师工作站,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参与考核工作,并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考核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课题,探寻“四新”成果,申请专利,积极推动考核结果向成果转化。

推进考核评价手段智能化

科技创新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教育数字化是时代趋势。高职院校要加快创新数字化教育,构建“数字”专业群,升级“智能、虚拟、数据”三大教研平台,为考核评价改革提升动力。

第一,“教、学、训、考、研、创”六位一体,打造智能演训平台。为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对抽象理论难以掌握、专业实习实训难以深入工程一线等棘手问题,学院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实训考核中的先导、保障作用,从平面、空间、时间、理念等方面,多维度立体化打造实体平台,依托手持终端控制、二维码自学、远程直播等多媒体手段,实现授课过程、施工过程的影像采集和远程直播,还原真实场景,解决教学与生产流程相脱节的难题。该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首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展评一等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第二,运用先进技术,搭建虚拟教学平台。学院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专业教学中,运用VR、AR等技术,借助软件开发平台,搭建虚拟场景,将实训场所由传统的物理空间拓展到虚拟现实空间,借助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利用体感交互功能,模拟生产一线的施工环境,辅助教学工作和考核任务,突破时空限制,增强实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有效性。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开发“产教兼备”的数据平台。学院依托教管一体化平台,为合作企业提供继续教育、转岗培训、技术研发等服务,同时链接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共享项目数据、工程台账,拓展专业资源库,及时分析教学、考评数据,做到科学评测、精准施教,开发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大数据”平台。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31   金飞、方晓红/文 

 

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要盯三个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高校是培育未来建设者思想灵魂的主阵地,培养具有文化修养的人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新颁发的职业教育法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丰厚的文化校园土壤。

高职院校需以文化引领内涵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文化校园。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和跨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职业与教育的边界,具有典型的跨界与融合特征。因而高职院校要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开放融合的文化校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打造。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以前乃至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较强的凝聚性、融合性,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时代价值,从中国文化资源宝库中汲取养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接受方式,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传播方式的结合,为文化塑造新时代气息,推进先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之路。

当然,特色地方文化资源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环境、地理环境资源密切相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能留在当地就业是学校的就业价值追求。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地方文化,从而爱上当地文化,传承地方文化,对提高学生留当地的就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高职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要求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以优质的职业文化陶冶情感、以实践活动增强获得感,促进大学生形成接受教育和自觉践行的意志。

高职院校应将行业企业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与高职校园的文化价值观紧密结合,让德技并修的观念在学生中蔚然成风。把产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搭建校企文化互融的协同育人平台。把企业的管理文化融入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持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学校与企业形成合力,全程、全方位,将职业文化育人贯穿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职业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带来影响,促进学生职业文化自觉的产生。

第三是,优秀境外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国际眼光。高职校园要坚持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高职教育肩负着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重大使命,这就要求学校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吸收借鉴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家讲堂”向学生传播优秀的境外文化,如科普性讲座、外企的优秀管理文化等。二是通过海外留学生传播优秀的境外文化,通过中外教学方式比较、课外主题活动、国内外校园设施和环境等的对比,感受境外大学的多元文化,实现多元文化融合;三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优秀的境外文化,在网络平台上定期推送有关境外优秀文化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总之,文化校园建设彰显职业教育自信,它不仅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更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增强学生自信,助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培养充满爱国情怀、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开放国际眼光的新时代大学生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11.20   丁兰华/文 

 

他山之石——经验借鉴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唤醒灵魂 职教赋予力量

文化是国家的根基。文化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艺术、音乐、文学等形式的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发展文化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自2002年建院以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探索了“12345”文化育人体系,文化育人成果显著,真正做到了涵育优秀校园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时代新人。

完善文化育人体系 打牢教育基础

育人体系的建设是文化教育的骨架,是保证文化教育结出成果的基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过2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特色鲜明的“12345”文化育人体系。

这一体系紧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学校以思政理论课程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国家重大事件、国际风云变幻为索引,加强世情、国情教育,加强政治立场及政治方向的指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旨在开展“热爱生命”教育。此外,“12345”文化育人体系扎根于红色文化,紧扣黔东文化,助力学生立志成才,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此外,学校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紧扣职业文化,加强职业精神教育。以企业文化推介会、企业技术专家进校园等形式,邀请企业技术专家进校为学生传授职业技能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大国工匠精神。

构建文化育人环境 激发教育动力

教育体系建设之后便是教育环境的打造,环境氛围是文化教育的“心脏”,是促进文化教育取得成效的动力源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5个主体功能展区,烘托文化氛围。建成了校内以一铜墙、二广场、三长廊、四中心、五场馆为主体和校外以周逸群烈士故居陈列馆为代表的体系化、集群化基地基础设施,形成了校内校外育人资源的有机融合。

走进校园,场馆长廊展现校园文化。138米长的“五元文化”墙,将“五元文化”以图文的形式镌刻其上;更引人注目的是学校的逸群广场和孔子广场,它们传承着先辈的智慧与期望,形成了环境育人的办学亮点。

走进校园,墙壁栏牌展现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走廊育人”,将专业知识、名人格言、名师风采、优秀学生作品、精彩活动、工作特色装点在各分院各专业的教学阵地的走廊过道,实验室、实训室行业气氛浓郁,像医院、像药厂、像车间,墙上张贴有产品(服务)介绍、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企业文化等,走入其中,学生很快感觉由课堂走进了职场。

走出校园,校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学校利用周逸群烈士故居陈列馆、文笔峰烈士陵园、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等12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挥国家自然保护区梵净山等20个生态自然文化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用璀璨的黔东人文生态文化立德树人。

打造多元课堂 唤醒教育灵魂

教育的载体是课堂与实践,文化教育也不例外。文化教育的形体已然完备,但还缺少灵魂。课堂实践便是文化教育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教育是否可以深入学生心中的要点。

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学校将“五元文化”贯穿于文化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专业课教学的各环节。通过整合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内容,开发了校本特色教材。

文化教育融入“校园实践”“第二课堂”。学校通过开展革命传统学习教育、党团员宣誓、红歌红剧演唱展播、重走长征路等系列活动,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学校的文化教育也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教育融入“社会服务”“第三课堂”。学校将“三下乡”、环境保护、扶贫帮困、无偿献血、政策理论宣讲等为内容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有机融入热爱生命、艰苦奋斗、立志成才、感恩诚信等“四项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发挥专业所学,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农技帮扶、科技信息服务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锻炼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意志品质,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实践育人功效。

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出品格健全、服务社会的社会主义青年的同时,也要培养出技能过硬的新时代技术骨干。学校以“技能展示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用匠心追梦的职业文化塑造人。以专业为基础,学生“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开展技能竞赛和技术展示活动,强化学生行业职业意识,大力弘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教育不只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深化文化育人的实践过程中,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师生模范,获得了诸多文化育人荣誉和称号。学校并没有止步于此,仍然紧紧扎根于文化教育事业之中,去追寻更高更阔的天空——承担起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职责,为走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赶考路”而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26   吴永东等/文 

 

 “融”无止境 职教育人更通达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专业群开展“四模式”叠加人才培养新探索

近年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专业群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现场工程师、精英班四种模式叠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输送人才动力,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改革发展样本。

现代学徒制

专业群与保时捷、福特汽车深度合作,分别成立福特班和保时捷班,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采用“双教学主体”、“双师”制、学生“双身份”、教学过程“双控制”的“四双”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年在校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年到企业培养。学生经过拜“双师”后进入企业学习,确定每个岗位的培养时间后进行轮岗实训;轮岗过程中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轮岗结束后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定岗实训。

理想汽车“扬帆计划”订单班

专业群作为首批理想汽车“扬帆计划”订单班实践者,校企共同培养理想汽车售后服务及智能制造板块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基层处理专家,通过项目实训等培养机制构建学员职业发展全链路。

专业群创新“订单后置、能力递进”教学模式。“订单后置”指学生到校后根据企业需求组建订单班;“能力递进”是按照学生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按“通用素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岗位方向能力”3个阶段培养学生,实施“项目驱动”和“工学交替”的教学培养模式。同时,构建“以企业工作导向为主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现场工程师

专业群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培养能在生产一线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围绕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构建“三双四共五对接”人才新模式。“三双”指校企“双院长”共建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双负责人”共建学科专业、“双导师”倾力学生成长,构建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四共”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产教融合课程、共组“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成效和实践能力。“五对接”指对接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定位,建设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接企业一线实际需求,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深化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对接区域国际化建设需求,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

此外,创新“工学交替、交互训教、能进能出”的教学及评价标准,通过工学交替、交互训教,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产中学、践中练、训中创。

创驰精英班

创驰精英班是学院的一项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创新,更在遴选、淘汰机制以及考核和课程互换机制方面设立了独特的规定。

进入“创驰精英正式班”后,学生要定期完成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来获取“创驰分”,“创驰分”是其成绩认定的重要依据。这一考核机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融”无止境,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专业群在产教融合领域的不懈探索与成功实践,使得未来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更加通达、更加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16  张朝山等/文 

 

以“寓”育人 以“宿”塑人

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党建思政为引领、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育人活动为载体,坚持育人阵地建设和主题活动开展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相结合、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打造社区育人综合平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打造党建思政阵地,构建“红色爱国之家”,培养学生“忠于党”的人生信仰。

坚持把党建思政引领作为办学育人的根本。充分利用公寓走廊、转角、楼梯和主题活动室,整合嵌入思政育人元素,构建“一角一站一展一屏一墙一阵地”的社区党建思政育人阵地,释放党建思政引领功能,使学生社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前沿阵地。

打造工匠精神阵地,构建“岗位能手之家”,培养学生“精于工”的职业素养。

坚持把塑造工匠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关键。学校在生活园区设置了大国工匠事迹牌、优秀校友宣传栏,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优秀校友”“劳模工匠”专栏,每个公寓建设铁路精神、工匠精神主题长廊,邀请企业导师、全国劳模董宏涛等来校作报告,邀请荣获“火车头奖章”的历届校友进社区,与学生开展“匠心结对传承”活动和宿舍“岗位能手之家”评选活动,让精于工的职业素养在宿舍间燎原传承。

打造行业文化阵地,构建“绿色军营之家”,培养学生“品于行”的纪律素养。

坚持把铁路文化作为办学育人的基础。学校主动适应轨道交通行业需求,坚持“严”字当头的半军事化管理,形成“一日一查一提醒、一周一总一反馈、一月一评一公示”的公寓管理模式。

打造智慧服务阵地,构建“智能高效之家”,培养学生“创于新”的发展思维。

坚持把服务学生作为办学育人的落脚点。学校积极推动线下服务、线上服务和自助服务“三位一体”建设,分楼层、分宿舍设置的自助洗衣机、饮水机、电视机和空调等生活设施,学生创新创业开办的菜鸟驿站、送货机器人等便捷设施,校园无死角的安防系统、办理日常事务的“我在校园”学生服务系统、实习管理系统和就业服务系统等,让学生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打造实践活动阵地,构建“温馨安全之家”,培养学生“暖于心”的人生情怀。

坚持把实践活动作为办学育人抓手。学校在社区建立社团活动室、急救演练室、心灵氧吧、“志愿驿站”等场地,设立学生社区实践锻炼岗位,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组织,将生活园区打造成学生实践锻炼和劳动教育的园地。

经过探索实践,学校“一站式”社区育人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关注认可,公寓从过去的学生生活单元变成学校“三全育人”的宣传窗口。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8    李栋 张秀红/文 

 

多国积极推动特色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的需求。一些国家积极推动完善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推动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西班牙——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西班牙新学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即将开始。来自萨拉戈萨的路易斯·赛博亚满是期待,“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课程,将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我对未来职业道路充满信心。”

近期,西班牙政府推出新的职业教育法案,进一步改革现有职业教育制度,建立起被称为“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学生从入学伊始就将在学校和企业同步学习。新法案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工作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劳动力市场。

专家认为,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将助力解决劳动力市场上中级技术人员缺乏问题,提升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就是要努力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有社会价值的工作岗位。”西班牙教育和职业培训部部长阿莱格里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充满信心。

新加坡——打造独特“教学工厂”模式

新加坡政府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产业创新升级输送各类熟练技术工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将“教学工厂”模式引入学校,即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工作车间搬到校园,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现实的工作场景。这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境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掌握最新技术和工作流程,从而更顺利地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正在工教院攻读陆路交通工程专业文凭的学生桑托什表示,相较于普通课堂,在巴士上学习并亲自动手操作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跟企业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合作开展了很多实习项目和在职培训计划。比如,工教院同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新加坡航空旗下的航空公司酷航等签署合作协议。樟宜机场集团目前每年为约150名来自工教院和理工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酷航已聘请了逾500名工教院毕业生担任机组人员。

新加坡媒体分析认为,新加坡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技术人才,获得各行业广泛认可。由于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日益看好,新加坡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

巴西——提供全覆盖更灵活的授课模式

巴西《国民教育指导方针和基础法》规定,职业教育旨在帮助公民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融入劳动力市场的准备。公立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联邦及州一级都设立了中等技术培训级别的学校。巴西拥有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相关机构也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职业教育可以帮助更多人打开就业市场大门”。

巴西国家工业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是拉美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综合体和非营利教育机构,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在28个行业培养了超过7300万名学员。该中心还经常举行全国以及地方层面的线上线下招聘会,并为求职者提供面试技巧、创业精神等主题讲座及专业指导,帮助求职者做好职业规划、提升竞争力。

目前,巴西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巴西全国工业联合会去年发布的《2022—2025年工业就业人口地图》显示,在2025年之前,巴西需要培养960万工业领域专业人员,以填补新的职位空缺,主要涉及物流运输、建筑、金属机械、食品饮料等。莱尔表示,生产部门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增加,教育机构也在跟进关注学生最终是否被就业市场吸纳,并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定期评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就业”。

来源:《人民日报》   2023.11.2  记者 许海林 

 

多国学者代表聚首浙江杭州 共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基础性作用,对于系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路在何方?

11月15日,来自英国、新加坡、韩国、泰国的海外高等院校及机构代表,浙江省中华职教社、杭州市中华职教社、杭州市高职院校代表、中职院校代表、技师院校代表等齐聚杭州市中华职教社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大会,交流学术成果、分享思想智慧,共同做大“朋友圈”,推动浙江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谢列卫说,希望各方在大会中增进交流、收获友谊,携手并肩共同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共同描绘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愿景。

现场,举行了“杭州市中华职教社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授牌仪式,以及中外方学校《国际化战略合作交流框架意向书》签署仪式。

英国朴次茅斯大学、新加坡科廷大学、韩国加图立大学、英国剑桥视觉与表演艺术学校、英国南威尔士大学、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美国埃德蒙学院,以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介绍了各自在国际化招生、跨国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的信息。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院校代表杭州美术职业学校、技师院校代表萧山技师学院分别围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成果和国际化实践探索工作进行分享。

 “杭州教育对外开放始终走在前列,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明显。”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王利月表示,未来将联合各方更好发挥民间对外交往的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国际企业、职业院校和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牵好线、搭好台,为浙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贡献职教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11.16   王潇婧/文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23年第8刊 总第139期

(2023年11月23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杭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