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落实“回头看”,教学改革“再起航”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打造“金专” 上好“金课” 培育“金师”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要有“五种味道”
江苏省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如何更好“走出去”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助推职教高质量发展
以优秀教学成果助力职教高质量发展
一个职教生的阳光坦途
深入推进“正匠融安家”“五文化”建设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培养大国工匠职业素养
“慢就业”需要“冷思考”
用好职业生涯规划“金钥匙”
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产教“融合共同体”切忌“一阵风”
推动产教融合,高校与企业应合建概念验证平台
科教结合、科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如何推进三种类型教育协同创新
规范落实“回头看”,教学改革“再起航”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强化教学规范组织实施和管理,组织职业院校开展国家教学基本文件落实情况自查。新世纪以来,围绕人才培养各环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涵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职业院校教学规范体系。但受制于信息传递和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效应、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在落实教学规范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政策误读、执行偏向、行动缺位等问题。推动教学规范落实情况的“回头看”,系统排查人才培养规范意识不足、贯标意识缺失、质量意识薄弱等问题,有助于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教学规范落实情况的“回头看”,应重点聚焦人才培养各环节中可能突破质量底线乃至法律红线的关键环节,这些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基本教学文件的编制与执行、教材管理、实习实训管理和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五个方面。
为专业设置“正本清源”
一个专业是否设置,如何发展以及何时撤销,均需要依据产业端的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基础,并履行专业设置、备案和动态管理的相关程序。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存在专业设置论证走形式、调研不规范、评议不及时、办学条件不更新等现象,尤其是硬件设施设备投入较大的专业,在专业内涵建设和办学条件更新上受到更多的限制。
专业设置的自查自纠,应重点围绕专业设置基本条件、专业设置程序、专业设置指导与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开展。其中重点工作包括:系统排查专业举办的基本要素是否满足最低条件并具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和基础,对于重资产投入性强的专业,是否建立了可持续投入和更新的机制;专业设置是否遵照调研、论证和备案的基本程序,各项支撑材料是否完备,尤其是调研工作是否扎实落地到区域内不同规模、技术特征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是否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学校是否建立专业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并设计动态管理细则方法有效落实。
为人才培养“立规明矩”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教学文件的编制和执行水平,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关键性影响。为整体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近十年来教育部陆续组织开发了一批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这些标准在专业建设质量兜底、标准示范、理念引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职业院校绝大部分专业都能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但在具体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岗位定位和生涯发展方向失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杂乱无章、课程结构与内容陈旧或不匹配、教学设计随意性强等问题。一些专业在实施中高职贯通、现代学徒制等特色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也并未将这些特色体现在课程体系、内容、教学安排之中。
因此,对这些基础教学文件编制规范性和落实有效性的检查,应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表述是否合理和精准,重点围绕“面向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掌握什么知识,具备哪些能力的何种层次和类型的人才”等问题表述;二是课程结构、内容、课时等安排是否对标国家相关教学标准要求,并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特殊需要;三是教学进程安排中,部分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否在进程上体现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基本思想;四是教学设计或教案是否齐全和规范,并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五是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中是否规定了课程思政的融入与实施方式。
为教材管理“建章立制”
《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一系列教材管理机制、平台的建立,开创了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以国家教材建设奖、规划教材和优质教材评选构成的教材遴选、示范和激励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不断应用优质教材、改版传统教材、探索新式教材。
但改革也暴露出一些教材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如教材编写过程中的隐性意识形态问题值得关注,职业院校教材内容开发质量不高,支撑教师教材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识不强,重复编写和低质量内卷的情况仍然存在。
教材建设领域出现的各类问题,本质上是制度建设和落实的问题。因此,教材领域的“回头看”,应把目光重点投向对政府和学校教材建设制度的完备性和落实的有效性上:一是学校层面是否建立了教材的管理体制机制和中心组织,在规范校内教材编写、审定、使用等环节发挥“前线指挥所”的作用,形成校内教材生产、使用和反馈的闭环管理;二是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优秀教材在各专业的覆盖率如何,是否主动探索新形态教材、产教融合型教材的建设,建立适应新环境的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开发、使用、管理和发行新机制;三是是否有鼓励教师投入优质教材建设、提升教师教材研究与开发能力的激励机制和支持制度。
为岗位实习“保驾护航”
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质量的两大核心因素是结构化设计与规范化管理。
一些专业的实习安排具有碎片化和随意性的特点,实习前缺少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工具开发,实习过程管理松散,实习后缺少反馈和跟进,其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和规律。因此,提升职业院校岗位实习质量的首要举措是提升岗位实习的结构化设计水平,通过分析工作场所学习对于现代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形成的独特价值,基于技能形成的规律布局岗位实习的内容和方式。专业层面可从明确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的目标、改革实习指导手册、强化反思性学习、应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着手。
学生进入岗位实习必定会面临安全疑虑和法律风险。要梳理影响岗位实习合规性和安全性的风险点,对实习组织、管理和考核阶段中涉及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财物安全,以及组织建设、过程管理、后勤支持、人际关系等细节问题做全面复盘和查漏补缺,为学生实习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为质量保障“运筹谋划”
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体现在过程性的制度与方法设计,还体现在对培养结果的反馈。这就需要学校内部通过制度化、正规化、周期性的评价与督导,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改进建议,形成“输出—评价—反馈—再输出”的正向闭环。
开展学校质量保障制度“回头看”,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周期性评估机制与效果,如年报制度、督导机制,以及督导机构的工作方式与运作效率等;二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念与方法的先进性,尤其是如何协调行业、企业、学校等主体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评价权;三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机制与质量,尤其是督导结果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促进,实现“以诊断代替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以多元主体评价代替单一主体评价”;四是对毕业生的持续跟踪调查和反馈。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9.26 李政/文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倍增器”,聚焦关键单元和重点群体,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统筹,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调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要求,要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人群,统筹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服务学习者终身学习为中心的纵向推进与以城市为节点、城乡一体的横向推进相结合,按照“广泛征集、培育为主、重在建设、成果推广”的思路,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集中部署了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5项重点任务。国家老年大学建设项目、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继续教育领域数字化大学建设3个重点任务另行部署。
《通知》强调,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综合协调,主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完善政策支持;各地各校要充分调动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加强培育建设;教育部将及时总结创新做法,凝练典型经验,推动形成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 记者 高毅哲
打造“金专” 上好“金课” 培育“金师”
要将教学工作摆在中心位置,打造一批‘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把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工作情况作为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政府教育履职评价、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李英利指出,湖南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在专产联动机制改革、课程内容与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创新、高质量教材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表示,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在深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打破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重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设计、更新课程内容。
“‘金专’的打造,需要‘金师’来实现。”教育部教师司副司长翁波认为,要积极探索建立高校引领、职校示范、企业助力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新机制,研制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标准,尤其要明确兼职教师准入条件、占比、薪酬待遇等制度规则,为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和参照。为此,湖南将依托7个国家级职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突出优质课程建设、新形态教材开发、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落实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公共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全面推进“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10.7 陈文静 黄佳莉/文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要有“五种味道”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有机细胞,应保持不竭的动力、旺盛的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把高校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职业学校党建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新时代职业学校党组织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走出“三个误区”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院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高职院校的战斗堡垒,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要走出一些误区。
一是走出“管”的误区,打造“统”的载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职院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党“管”一切、“包办”一切,而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牢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导的关键,在推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中,结合院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思政工作实际,打造以统领、统筹为重点的“统”的载体。
二是走出“分”的误区,运用“融”的方法。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党建和业务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相互协助、促进和保障的作用。高职院校院系基层党建工作不等同于党务工作,党建工作对象也不仅仅是党员教师的“专利”,全体教师都不能脱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轨道,都要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脱离党建抓业务“偏”、脱离业务抓党建“空”,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目标上运用“融”的方法。
三是走出“窄”的误区,发散“宽”的思维。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强育人是高职院校院系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需要高职院校院系基层党建要有作为。基层党建不能就党建抓党建,要立足区域挖掘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宝藏,要练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动员广大师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基本功”,更要抓好院系立德树人、科研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主业务”,以抓好“主业务”成果成效检验“基本功”。
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在与业务融合中不断深化
高职院校院系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在全面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中,以有味道、有劲道、有力道的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水平发展。
党建味要正,坚持党的建设为核心。党的创新理论是高职院校党组织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的“供氧机”,是全面推进新时期“5+2”党建总体布局的“指挥棒”。一是明确学的方向。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首要契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学细研国内国际同类标杆院系的举措与经验,增强内涵建设能力和党政整体智治能力,以理论学习强思想引领、本领提升。二是建强学的载体。强化院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议题设置功能,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紧密结合,形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闭环思维。三是落实学的目标。注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构建贯通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领衔破难的“学悟研用”深化、内化、转化体系。
思政味要特,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一是坚定一个方向。思政强育人就强。院系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院本特色的“十大育人”体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二是聚力一个重点。教师强课程就强。院系党建工作以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传承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推进教师党支部统领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强化一个理念。协同强发展就强。院系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要划出不可踏破的意识形态领域“底线”,拉起不可逾越的党风廉政“红线”,设置不可触碰的师德师风“高压线”。
创新味要强,坚持创优创效为目标。党支部一头连着教师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党建一头连着业务。院系基层党建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教师党支部建在专业群上,落实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构建师生双主体、党建与业务双方向共促运行机制;要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聚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以专业群党支部为引领、党员骨干教师为先锋,推动党建与“产学研训赛”深度融合;要深化党建助力校地融合,推进党建服务项目化,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
文化味要浓,坚持传承发展为动力。高职院校是文化传承、以文化人的关键一环、重要场域。院系文化建设要坚持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培育强化“德技双馨”的教师文化;与专业建设发展结合,培育厚植“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培育激发“好学乐学”的学习文化;与师生实践活动结合,培育蕴含“家国情怀”的实践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培育树立“清正清明”的廉政文化。文化在纸上、在墙上,最主要的是在人的身上;文化育人关键是“育”在心上、“展”在行上。在文化建设方面,努力解决好有些地方看不见“文化”、有些环节融不进“文化”、有些师生悟不到“文化”的问题。
人情味要足,坚持师生员工为本位。师生有力量、有智慧,是院系办学的首要资源、重要支撑。坚持“请上来、走下去”联动。“请上来”就是问计于师生,院系党政联席决策会议要面向师生开放议题申请;“走下去”就是问需于师生,把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坚持“管理好、服务好”并重。持续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积极分子指数、党员发展指数、党员先锋指数、支部堡垒指数“指数化”考评,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数据绘就“学院及师生发展”画像,建设党建统领事业发展的“数字化”评价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0 周刚/文
江苏省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突出教师个体成长和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落实全员培训制度,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以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为引领,带动高质量市县联动培训和校本特色研修。按照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培训要求,全省每年安排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省、市、校四级培训约2万人次。聚焦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任务,着力强化校企合作特色和产教融合模式创新,重点项目均以“牵头学校+核心成员(企业)”模式组建,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2023年,全省组织8大类19小类272个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计划培训职业院校教师1.4万名,同时组织500名教师参与访学研修、定向企业实践等培养项目。截至目前,江苏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75%,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接近70%。
突出领军人才培养,积极发挥优秀团队带动作用。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加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骨干、打造一批教育教学实践优秀成果。省教育厅以专业为纽带成立了12个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协作组,分别设立组长、副组长单位,以“德技双馨、专兼结合、守正创新”的建设理念和“建梯队、育名师、出成果、促发展”的建设思路,研究制订各协作组工作章程、三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分类安排名师名匠研修项目,推动全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交流机制,不断优化专兼结合队伍结构。依托相关企业资源,遴选建设39个省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其中4家企业入选第二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开展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训进修,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11所高校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健全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技能人才等到学校兼职任教。
深化考核评价改革,激发教师教学科研创新活力。积极探索教师分类评价、代表性业绩成果、同行专家送审、第三方独立评价等考核办法,引导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各地各校在职业教育教师评价中加强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实绩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标准(试行)》,明确专业教师、行业企业选聘人员“双师”认定方式(直接认定和申请认定),充分运用基层和学校职称评审结果,减少教师重复申报、学校重复评审。省教育厅积极配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修订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明确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行分类评审、分类评聘,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切实扭转“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支撑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2023.10.19
职业教育如何更好“走出去”
“高等职业教育在增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增强我国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新赛道。”近日,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2023年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表示。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速的十年。
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该如何更好“走出去”?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认为,在布局上应该加强规划,改变零散的布局,有重点地汇聚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合作。“产教融合不能只在国内谈,也要让职业教育‘走出去’,职业教育应该更大规模地跟随企业、工业园区‘走出去’”。
刘晓也认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应该加强多元主体的紧密合作,强化与地方政府、当地政府、本地院校、海外院校、行业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大型“走出去”企业的深度合作。
中国教科院副研究员宗诚建议,职业教育“走出去”应该在信息共享、资源协调、制度修订方面加强国家统筹,同时,可以以培训为起点,逐步扩大过渡到学历教育。
马树超建议,超前布局教育强国建设高职专项,开拓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研究新局。
“除了进一步扩大办学范围,还应该促进国际理解,借助国际组织向世界各国积极宣传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国际传播。”祁占勇说。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2023.10.16 记者 欧媚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助推职教高质量发展
青年教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是有效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不断筑牢师德师风根基,优化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着力构建高素质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强化思政引领 ,厚植职教情怀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书记校长第一课、立德明理促发展”为特色引领,积极融入江苏省“新职师”教育共同体。挖掘本地思政资源,铸师德、育师魂,强化新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职教专家理论课堂与思想政治实践学习,以榜样的力量和共同的愿景为指引,在青年教师中营造讲政治、讲理想、讲奉献的思想政治氛围。推动党建活动与青年教师培养深度融合,在学校定点帮扶陕西镇坪项目中,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才智,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服务、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智力支撑。
完善培养体系,聚焦德技兼修
基于职教师资来源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对职业背景、教育背景等相关要素开展学情调研,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注重校企、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实行“校内优秀教师+企业行家里手”双导师制,聚焦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双提升”,全面推进青年教师跟岗训练、顶岗实践,凸显职教特色,补足和完善了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分级分类培养“套餐计划”,在扎实做好国家、省级青年教师人才工程与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创设“精业学堂”“乐业沙龙”“教学工作坊”“骨干训练营”等特色校本培训栏目,形成了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多维赋能的教师职后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职教理念、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专业服务”五维优势能力的全面提升。
构建发展平台,着力服务支撑
加强政策供给和平台构建是实现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服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建设了数字化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配备专职人员统筹教师培养培训,与各院系、部门协作实施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研工作支持计划和国际交流拓展计划,遴选和培养校级枚乘青年学者、市级驻淮优秀博士、省级“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等项目,实现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全员覆盖,形成了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
青年教师不断增强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学校今后将持续优化青年教师的培养体系、完善培养机制、创新培养路径,把青年教师打造成为具备高尚师德、精湛技艺,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素质工匠之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6 王贺玲/文
以优秀教学成果助力职教高质量发展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出的获奖成果,是过去几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正确认识其基本情况和内在规律,对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政策激励作用,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扬南,就本届教学成果奖的基本情况、主题内容、特征导向等方面谈谈相关情况。
记者:随着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已被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角逐也愈加激烈,在此氛围下,本届获奖成果的基本情况如何?
王扬南:本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严格遵循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提出的“四个坚持”,体现了“引导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向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倾斜”,从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军队系统推荐的1416项成果中,共评选出获奖成果572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
记者:分析历届教学成果奖中获奖成果的研究主题有利于明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力方向,探明研究态势的差异以及前沿热点,已成为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那么,本届获奖成果主题内容主要聚焦在哪些方面呢?
王扬南:本届获奖成果是过去几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的集体画像,充分体现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抓住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机制。
二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打通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渠道,服务学生多样化成长需要,服务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三是深度融入区域,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适应需求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四是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不断健全。
五是面向人人,服务民生。。
六是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七是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
八是开辟发展新赛道,职教“出海”成绩突出。
记者: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和表彰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因此,结合本届获奖成果的主题特征,广大职业院校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启示呢?
王扬南:成果奖评审是对过去几年职教改革探索的一次阶段性实验,获奖成果生动诠释了我国职教改革坚持方向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
首先,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国家战略。成果很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综合改革,还是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德技并修,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都贯穿始终。
其次,创造典型经验,服务职教决策。成果联系我国实际,抓住重点问题,从区域、院校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有效模式和机制,并提炼出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成为鲜明的改革发展政策主张,如“贯通培养”“鲁班工坊”等,为职业教育继续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再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成果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把握新时代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回应当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关键、紧迫、重点、难点问题,如探索解决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专业(群)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等重点领域的实际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探寻职教规律,推动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在对职教规律的准确把握基础上,形成成熟的制度、定型的标准体系。成果不断探索职教发展的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探索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0 记者 李丹
一个职教生的阳光坦途
“妈,我找到工作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一家国防科研事业单位。”当杨德昆把这一消息通过电话告诉母亲王粉芝时,距离他正式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母亲迟疑片刻,略有所思地说,“孩子,你别哄妈了,妈虽然没有文化,但你说的这个单位一般人可进不去啊!”
杨德昆就读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2022年10月拿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入门券时,还是大三上半学期,彼时他正在学校辅导学弟备战职业技能大赛。谈到入职秘诀,杨德昆动情地说,“谁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只要练就过硬本领,照样能够成就出彩人生!”
“不拘一格”选人才——是它让我迈上技能成才的征途
杨德昆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傅集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便希望凭借自己的双手做出更多实用的发明。这种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后来陪伴他沿着职教之路奔向了远方,然而在奔跑中,他也曾被现实绊倒。
中招考试前两个月,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他放弃了继续读高中,进了一家电子厂打零工。而在厂里工作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技能的宝贵。即便是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设备,出了一点小故障他都束手无策。一年兜兜转转吃了不少没技能的亏,于是他下定决心继续求学。2017年,他回到河南郑州,选择了一所中专院校学习数控技术。
杨德昆从来都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在基本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后,继续深造的奋斗目标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母亲王粉芝从亲戚那里了解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高职单独招生中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选拔,可以直接在企业上手操作设备。采访中,学校相关负责人也不止一次向记者介绍,“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要给那些有技能的孩子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并且要根据职业教育学生个性特点,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2020年9月,杨德昆在母亲的支持下,如愿以偿来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教育中心创意空间,他按照学院学生管理“因势利导”的实践育人理念顺势加入了大学生机器人协会,从此迈上了技能成才的征途。
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这才是我想要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使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快车道。“我赶上了好时代,是职业教育让我的人生从‘失意’变成了‘得意’。”杨德昆一路走来,对职业教育的巨大变革感触颇深。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习得技术技能,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中,提出了“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创业”的“三即”育人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可在企业真实岗位上提高技术技能。
得益于“三即”,杨德昆大一期间便进入校企共建的众信智能产业学院苦练基本功。杨德昆初次实践,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替代人类手和眼睛的自动化装备,全自动柔性生产线,包括高精密点胶、高精密组装、高精密检测等制程设备,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才是我想要的职业教育。”杨德昆说。
学生前往企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教学怎么开展?学校的办法是植入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课程,双方分别抽调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进行模块化教学。而且,这些课程的形式多样,有作业指导书,有活页教材,也有针对岗位项目编写的操作指南。像杨德昆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特别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因为只要在岗位上动手实践就可以把功夫练到家。
为了让学生在上手前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智能工程学院还把校内的相关实训设备直接搬到了企业,在企业就地建立实训基地。这样一来,学生先实训再实战,作业变作品,作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校、企、生三方均因此受益。
“项目+人才”双交付——群众心中的好学校其实很简单
家在农村,杨德昆母亲心中的好学校其实很简单,就是“好就业,就好业”,这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办学导向不谋而合。学校这几年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目的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同时担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学校在探索职教改革发展中建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产教融合基础之上全力推进科教融汇,通过工程教育为企业交付项目、交付人才。
为此,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把企业真实工程项目转化为学校工程教育项目,在企业真实场景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完成工程项目的结果为导向,实现了工程教育化、教育工程化。
“项目+人才”双交付,不仅解决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问题,而且也在无形中解决了产业问题。杨德昆从企业学成归来后,转身投入工程教育中,并且希望通过技能大赛检验自己的实力。第一次参赛,便在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2022年5月,杨德昆依靠工程教育积攒的能量,组队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起冲锋。这一次,面对各地优秀选手,他和队友技压群雄,拿下了国赛一等奖。
智能工程学院在实施工程教育中也格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红匠”思政育人理念,着力培养爱党爱国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比较看重德才兼备,只有技能没有德行,人家也是不会要的。”杨德昆深情地说,“‘红匠培育’锤炼品德品行,‘工程教育’锻造技术技能,我们学校教育模式培养的正是德技双强的人才。”
“作为家长,河南机电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家长愿意让孩子选择职业教育。”王粉芝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9 记者 张利军
深入推进“正匠融安家”“五文化”建设
近年来,南通职业大学紧紧围绕“五型职大”发展目标,聚焦以“正、匠、融、安、家”为内核标识的“五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涵养校风、教风、学风,积极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增强师生员工的文化自信,提高师生员工的整体素养,为全力推进“双高”建设、创建本科职业大学汇聚源源动力。
加强“正”文化建设,涵养高尚品格
“正”的内涵是诚心正意、善养正气,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主要教育学生走正道、做正事、养正气。“职业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机制和实践平台建设”入选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获省教学能力比赛思政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首届南通市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微课教学比赛特等奖2项。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举办“说课程思政”比赛及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系列沙龙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获“2022年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特等奖。
加强“匠”文化建设,厚植工匠精神
“匠”的内涵是敬业专注、独具匠心,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文化底色,追求“爱岗敬业、守正创新”,主要教育学生树匠心、践匠行、铸匠魂。学校将每年5月设立为“践行工匠精神”活动月,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来选树工匠典型、落实类型教育,营造劳动光荣、精益求精的校园氛围。设立“非遗教学工坊”,开设非遗选修课,打造技术技能积累和工匠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实现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与南通大汉古典家具工作室共建“南通职业大学李兵通派红木家具工作室”,相关作品在“2020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第十一届‘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上获金奖。选培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肖轶等一大批杰出教师,引导他们潜心职业技能教学,建立“传、帮、带、练”四级培优机制,探索出“三协同、三契入、六融合”的个性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融”文化建设,推进产教融合
“融”的内涵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要教育学生融入学校、融入行业、融入社会。以“十四五”教育强国项目“南通职业大学国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群建设项目”为依托,打造教育教学、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创新创业“五位一体”“共享共用”的国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群。牵头成立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化产教联盟,推进学校和师生与区域及其产业、社会的融合。深化“四平台、三机制、多循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安”文化建设,创建平安校园
“安”的内涵是尊重规则、遵守制度,“安”文化是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追求的是让师生在学校中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培养未来平安社会的守护者,主要教育学生强化安全、追求健康、遵守规则。学校严格落实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和推行班级安全委员制和宿舍安全卫生轮值制。
加强“家”文化建设, 打造幸福家园
“家”的内涵是环境优美、愿景一致、创设促进师生发展的友好型环境,让大家以校为“家”,主要教育学生讲仁爱、重和谐、担责任。切实践行“把一切空间、机会和责任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倡导并引导教师牢固确立“爱生如子”的职业价值观;做好学生校长助理制、学生讲解员制等制度建设,拓展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和民主管理的范围和深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9.28 陈艳 李跃兵 姜乐军/文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个人而言,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凭借精湛技艺,钳工郑志明被评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16岁开始学砌墙的邹彬,勇夺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如今已成长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的一名项目质量总监;作为一名继电保护员,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的李辉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主导制定2项国家标准,取得50项国家专利……一个个平凡劳动者通过技能成才的故事生动说明,苦练技艺、掌握精湛技能,能够开辟事业舞台,实现人生出彩。
细微之处见真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选手身上得到生动体现。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从一枚螺丝钉的打磨,到一个焊点的焊接,再到精确至毫米级的工艺,小环节里有大学问,能做出大成果。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不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还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都对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是,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人才需求相比,现有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仍然存在。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惟其如此,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从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再到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一系列有力举措,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靠技能成才、以技能报国,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未来一定会涌现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书写更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精彩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 2023.10.13 尹双红/文
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培养大国工匠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培养具备“中国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应大力弘扬、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强烈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可以从“课程引导、活动践行、环境浸润、平台助力”四个方面入手。
课程引导:立足课堂,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深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首先,要积极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依照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发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挂钩。
其次,要深挖原来课程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素,积极寻找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诚信观念、奋斗意识、创新理念等要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学生心田。
再其次,专业技能课程在强调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品德培育,适时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总方针,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双向提升。
活动践行:走进社会,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特点,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紧密联系,而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知行合一”也恰恰阐述了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同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高职院校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和街道社区的合作,用良好的家训家风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尊老孝亲、邻里和睦、朴素勤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街道社区的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投入到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家国情怀”有依托,“爱国精神”有载体。
其次,职业院校要积极创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观传统文化体验馆、英雄人物纪念馆、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等,通过参观体验、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动体验,获得最鲜活、最深刻的印象,让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热血涌入学生的血脉。
再其次,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中华老字号和大型企业,走进传统作坊或现代车间,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拜访能工巧匠,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精湛技艺。
环境浸润:创设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浸润的校园氛围
环境育人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精心设计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浓郁的书香校园,为高职学子的成长提供养分充足的沃土。
首先,要在校园中建造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墙、文化雕塑、文化走廊、文化展厅等,使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沉。
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制作中华英雄人物、传统风俗与礼仪文化、文学经典诵读、大国工匠等专题栏目,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再其次,邀请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民间手工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厂的能工巧匠深入校园,与学生沟通交流,开展文化讲座或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工匠精神。
最后,加强图书馆建设,扩充中华传统文化书籍和音像资料,建设校史馆,举办专业或行业发展史展览,大力宣传行业模范和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强使命担当。
平台助力:搭建平台,丰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需要搭建广阔的活动平台,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为他们提供深入学习、广泛实践的机会和空间。
首先,要搭建学生社团平台。职业院校要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组织学生自主成立丰富多样的文化社团,如生物食品专业的学生成立“美食社”,挖掘地域传统美食或饮品的制作工艺,并根据现代审美追求和消费者日益丰富的口味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提升;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成立“传统服饰社”,学习刺绣、织染、盘扣、绲边、编织等手工工艺,感受并传承中华传统服饰的精美和雅致。
其次,要打造一批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这些活动要定期开展,年年延续,成为本校文化活动的品牌。比如开展“诵读经典,书香校园”主题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中华经典诵读会、经典解读讲堂、读书沙龙、优秀剧目放映厅、书香宿舍评比等一系列活动。
再其次,要充分尊重并掌握学生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采用VR技术、3D影像等现代信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辉煌灿烂,给学生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也要不断探索,可利用短视频、微课、手机APP、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形式实现,力争使学习形式丰富,知识渠道广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迸发更蓬勃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7 张华 张永辉/文
“慢就业”需要“冷思考”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前,直译自西方“Gap Year”的“间隔年”,正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在工作与毕业衔接期间的一种选择。他们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通过游学、义工、支教、实习或者旅行等方式给人生按下暂停键,来体验新的生活。间隔年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便是所谓的“慢就业”。
快迭代:顺应时代的职场压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地拥有大学文凭的人口比例快速提升。这一现象导致本科学历的“稀缺度”下降。在“快迭代”的背景下,职场竞争加剧,就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增速逐渐放缓,二是应届生选择考研、考公的比例持续上升。
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之前,通过备考、志愿服务、参军入伍、陪伴家人等方式延迟毕业。他们通过间隔年的方式,让自己暂缓一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增进自我了解。
慢就业:接地气的探索方式
间隔年中国化所呈现出的“慢就业”现象,折射出新时代青年群体多元化的择业观念。很多在老一辈人眼里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一些学生能够以此为生,毕业后并不急于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
由于实践时间与地点的灵活性较高等原因,间隔年越来越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间隔年简单理解为“浪费青春”,或放空式的“空白年”。慢就业不是颓废的“懒就业”,也不是啃老式的“不就业”。其作为一种接地气的成长方式,主要目的在于让毕业生在行走中体悟人生、充实内心。不管以何种形式,间隔年的精神内核始终是一致的:走出舒适区,体验新环境,增加人生新可能。
走进大学校园之前,许多青年尚未对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兴趣爱好形成清晰的认知,就必须作出专业选择甚至职业选择。而对于青年来说,深入了解自我,明晰自己的才能与志向,了解社会的现状与需求,明确未来的人生规划,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心理空间。而通过间隔年的方式,可以让青年学子更好地明确人生目标。
冷思考:不盲目的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对个体探索的引导仍有待加强,社会化教育也有待进一步普及。囿于传统思想和刻板观念的束缚,人们习惯性地将人生的可能性局限于学校与职场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被动”的慢就业现象折射出新时代教育、就业等层面的多重隐忧。
一是认知偏差。不少大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决策仍是在家长的“包办”下完成的,遵循着按部就班的成长模式。部分学生在步入高校后依然表现出“得过且过”的迷茫状态,对自身职业定位存在偏差,对就业困难预判不足。
二是需求脱节。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技能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也存在脱节。
三是环境冲击。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冲击较大,传统就业模式受到史无前例的挑战,职场需求的变化、职业上升空间的不确定性都对毕业生就业造成重重阻碍。
被动“慢就业”可能是无奈之举,主动“慢就业”则是自主的选择。但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慢就业并不适合所有人,它是建立在社会支持系统相对包容、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基础之上的。青年如果对自己未来的道路缺乏自主规划、逃避社会竞争、丧失人生志向,使慢就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则不值得提倡。
当“快迭代”遇上“慢就业”,中国间隔年的实践者应当如何应对“就业潮”?这是每一个青年学子都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青年学子需利用间隔年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培育新时代就业价值观。二是适度降低预期,主动提升自我。青年学子进行职业探索时应敢于试错,在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争当复合型人才。
“慢就业”需要“冷思考”,更需要“稳行动”。自主地践行间隔年,对青年独立自主性格的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相信,间隔年在不久的将来会受到越来越多当代青年的青睐,成为实现青年自我成长、自我蜕变、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径之一。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9.25 王尧骏 郑芷奕/文
用好职业生涯规划“金钥匙”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大赛主题为“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旨在加强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促进高校毕业生优质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生认识自我和了解社会、科学职业决策、采取职业行动的有效方法,用好这把成人成才的“金钥匙”,对其专业学习、职业选择、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高职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一是养成正确的成才观。成才是一个相对且主观的概念,因为每个人的天赋、能力等是不同的,所以个体对成才的认定也各不相同。高职生要深刻理解“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的精神内涵,通过自身勤奋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二是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与个人知识、技能、素质等相匹配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体价值,因此想最大限度展现自身才能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并进行持续的努力,高职生的就业归根结底在于“适合”。三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个体的发展不仅受自身个性特征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高职生寻找适合自己职业的过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情况是需要进行多次尝试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次,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知己知彼”是决策和行动的前提,其中,“知己”主要是全面准确地认识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性格、能力等,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能做什么,才能在复杂的职业世界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知彼”主要是充分了解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自身倾向的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能力要求,清楚地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能力、岗位需要什么技术技能,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众多的职业中选取适合的岗位,更好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某一项活动或事业中。
再其次,职业决策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关键的环节,需要有效的实践来支撑。实践是将抽象的认识具体化的载体,也是个体获得直接经验,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没有实践,就没有个体的持续成长,也就没有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经验积累,因此高职生需要在实践应用中掌握知识、规律,涵养思维的发展,也只有在行动中,高职生才能不断修正原本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7 王玉龙/文
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自此,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正式全面铺开。
对照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建设数量从“2023年底前建设50家左右”压缩到首批建设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体现出国家层面统筹“两翼”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遵循“坚持少而精、形成示范性”,有序务实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工作部署。
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更加注重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政府统筹,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投入,调动和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释放人才红利的“催化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本质上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新机制,内在逻辑是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在政府统筹下,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打造产教同频共振、伴生成长的命运共同体,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下一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要把握五个“实”。
一是政府统筹力度要“实”。政府不仅要紧紧围绕建设目标优化政策供给、强化制度保障,牵头规范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作机制,明晰政府、市场、学校三方的权责界限,还要宏观指导区域内院校专业布局,引导建立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引领、以产业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的区域产教匹配共融生态。
二是校企合作机制要“实”。产教融合知易行难,关键在于与产业、与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够不够紧密,要让职业教育真正围绕产业需要来办学,让企业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去,校企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要“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更是职教战线的使命职责。要以深层次联合培养为核心,以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等项目为牵引,建立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提升职业院校培养行业人才的关键能力,优化升级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把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推到产业一线发现真问题,在创新一线研究真问题,在需求一线解决真问题,从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技术协同创新要“实”。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身处生产第一线,既要为破解“卡脖子”问题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要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急行业企业之所需,通过校企共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方式,以应用需求带动基础研究,探索建立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支持和畅通教师参与一线科研实践和技术创新,及时掌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练就一身“真本领”。
五是组织实施管理要“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但是实体化运作绝不能简单停留在章程、停留在纸面。市域产教联合建设不仅要出文件,更要抓落实;不仅要看干了什么,还要看干成了什么,要建立科学、长效的评价机制和监管机制,实现“政行企校”协同破解产教融合机制性障碍真正破题,让各方在深化产教融合中都能获益,推动产教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17 孙永明/文
产教“融合共同体”切忌“一阵风”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通知,公布全国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首批28个联合体正式入选。通知要求,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落实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打造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良性发展的政策包。教育部将按照“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采用实地调研、年度计划执行复核等形式,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强调,自2024年起,教育部组织遴选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将优先从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中产生。
从今年5月的组织申报,到9月上旬的网络公示,再到如今的尘埃落定,组建“联合体”引发多地多校多企争相联手“组队”,迅速形成产教“联合体”或“融合共同体”的“井喷”局面。有网友感慨,最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多种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成立的新闻报道和准备成立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的“拉盟”广告,甚至有极个别高职院校竟然在同一天里成立了三四个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自发组建产教“联合体”、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本无可非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开放性等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联合各方资源多主体育人。回顾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学校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到后来的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办学理念不断创新突破,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再后来,校企深度融合得到进一步重视,集团化办学风起云涌,政校企行联动逐步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主流思想,组建由政府牵头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也形成了制度,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能够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融入各行各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发生改变,办学模式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倡导组建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可谓大势所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引领,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政府统筹、工作机制、产业聚合、联合育人、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按照“少而精,示范性”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各地各校各企自当闻“风”而动、听令而行。
然而,在闻“风”而动的实际工作中,需要避免陷入“一窝蜂”“一阵风”的误区,避免“来时一哄而起,去时一哄而散”。当前,在组建“联合体”“融合共同体”“集团”“联盟”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抢占“山头”、流于形式等不良倾向。部分职业院校组建“联合体”,只是将现设专业拓展为专业群,再进一步延伸到行业产业,然后广邀“群友”仓促组团,开个会、建个群、挂个牌,拍些照片,做个报道,此后再无更多的务实行动,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少有建树。
教育部提出“逐级遴选”产教联合体的工作理念,旨在确保“联合体”组建质量和工作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各地各校广开思路提前准备,预留充足时间构筑“蓄水池”,也是为了避免仓促应付难保质量,可谓不谋而合。问题在于,组建各级各类“联合体”必须“脱虚向实”,不能只讲形式上的“联合”,不重工作上的“联体”,更不能把“联合”异化为“联欢”。
其实,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对于“联合体”的组建和工作开展都有明确要求。建设“联合体”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最终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高质量培养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和“少而精、示范性”的要求,则为“联合体”的组建和工作开展提供了务实的制度保障。
所以,各地涌现的产教“联合体”或“融合共同体”应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自娱自乐”误区,高职院校切忌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全国”“首个”“唯一”,而要多思考“怎么建、怎么干、干什么、谁来干”等核心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10.23 王寿斌/文
推动产教融合,高校与企业应合建概念验证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多次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与企业合建概念验证平台是产教融合可行的切入点。什么是概念验证平台?所谓概念验证,就是对特定的技术路线、商业路线作充分的试验和检验,甚至是不完整的实现。概念验证的对象是特定的技术构想或商业构想。概念验证的主体包括特定的技术构想、商业构想的提出者、企业的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营销人员、客户经理,甚至是可能的未来客户。概念验证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时发挥企业人员和未来客户的探索、创造力、积极性,以探索特定技术构想、商业构想的可行性,以及特定技术构想、商业构想可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市场效果、客户使用效果。概念验证中心就是到相应的平台上进行概念验证活动。
国外的概念验证中心已有若干年的积累。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概念验证中心在促进国家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作为世界科技领头羊,美国如此强调概念验证,足见其重要性。
我们现在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列的国家在做什么。新加坡是世界创新活跃的国家,他们也强调概念验证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技术可行性的保障,所以,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在相应的计划里就提出要实施概念验证资助计划,通过该计划进行验证。
欧盟也强调概念验证中心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平台对前沿技术的可用性、可实现性等进行验证。
我们国家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已经比较活跃,比如上海专项支持概念验证平台的建设,试点建立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引导资金。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把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广东在这方面也没有落后,深圳市出台概念验证平台的资助政策,广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
概念验证中心是大事,我们要想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就得高质量。要想提高创新的质量,概念验证必须做。
概念验证中心的运行模式一般是依托于大学,建在大学,有些是大学自建,有些是大学和企业合建。国内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基本上也是依托于高校建立,比如2018年西安交大就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目前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部分机构等都在建设中。
吸引学生参与到概念验证的探索性课程当中有四种途径:一是将概念验证融入专业课程学习,结合所学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构想新方向,进行概念验证。二是将概念验证融入学生的创业大赛,参加创业大赛,必须先做概念验证。三是将概念验证融入研究生录取,借此考查考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四是将概念验证融入对毕业设计的考核,比如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做概念验证。
企业与高校合作,在高校建立概念验证中心有着重大意义。对企业来讲,有利于企业从高校找到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先进技术且切实可行的科研成果。如果企业将自身的技术开发成果拿到建在高校的概念验证中心进行验证,也可以吸收高校较新的科技知识,吸引高校感兴趣的师生参与,有助于企业发现完善创新产品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对高校来说,感兴趣的师生可以参与将高校科研成果推向社会的早期实践,以及参与对相关科研成果的概念验证,加深对某些科技领域的理论理解。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10.18 雷家骕/文
科教结合、科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互的支撑性,如何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是当前深度探讨的命题。我想借此文谈谈科教结合、科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之间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中央首次同时提出的“三融”,并将过去提及的“科教融合”改为“科教融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英文版中,这三个不同表述均对应同一个词,其目的是突出三对关系的集成一体化整合的共性要求。而对于“科教融汇”而言,除了共性要求,还可以建构其特殊的定位。
从科学与教学的关系来看,教学与科学两者是否应统一一直是高教界热议的学术话题,也是实践话题。对于我们国家,在此问题的认识上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主要是学前苏联,是科教分离的模式。高校主要是人才培养,科研则由专门的科研院所承担。“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特别谈到,高等教育特别是重点大学要成为教学的中心、科研的中心,两个月后又在给中国科技大学的问题报告中批示回复,要把科大建成一个能够独立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大学。如今,科教融汇已成为了高校重要的办学导向,反映了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认识的不断深化。
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历了从单纯的教学转向科教并重,又从科教并重转向科教结合,进而走向科教融合的过程,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今天的科教融汇则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的核心命题。
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如果说科教结合已体现了对教育与科技创新、高校教学与科研两对关系的一种认识,那么科教融合则更强调两者关系的密切;而相对于科教融合,科教融汇从词意上是一个更宽泛、包容更广阔的概念。科教融合中的融合,通常指的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科教融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互融合,二是汇聚一起。归根到底,科教融汇实际上是结合的意思,且也是更好地结合的意思。
从科教融汇的两个价值取向,一是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式,着眼于人才培养;二是作为科技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所着眼的是科技创新与发展。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高度融合的当今时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科技在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是作为中介变量,起着中介效应。
从高校人才培养的科教融汇来看,主要是大学要以高水平的科研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比如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现在很重视人才培养,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也一定不能以弱化科研为代价,而要思考怎么样践行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真正使学校的科研成为教学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这其中还会涉及到微观领域的双创教育、挑战杯、创造性劳动等,如何将其条理整合,就涉及到“汇”的问题。过去很狭隘,多为单一教学活动,现在大学内部有各种多子项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怎样把它们“汇”起来,这就要解决共同价值的问题。还有团队建设,过去讲高校内人才培养团队或科研创新团队,现在关注如何建立混合型的团队。
因此,科教融汇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统一,而是整个办学理念、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调整和更新的问题。广义上的科教融汇,特别是与高科技产业的问题,涉及到高校的科技产业对高校的层次及布局的影响,都是和高校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的,继而也对高校提出了要求。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10.18 卢晓中/文
如何推进三种类型教育协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并明确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是继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足见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且迫在眉睫。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把教育作为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基础支撑之后,对三种类型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实现三种类型教育的协同创新,不但要求每一类教育都要跳出各自的舒适区,而且必须整体“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党的事业高度,立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全局,理清思路,大胆探索。当前,破解这一难题,需要科学回答三大问题,分别是为何要统筹、由谁来统筹和怎么来统筹。
为何要统筹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需,是增进全民福祉之要,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之举。
首先,站在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唯有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才能实现教育对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完整支撑、持续支撑和有效支撑,才能实现各个产业上下游的高质量、可持续、协同高效发展。
其次,站在增进民生福祉的立场,唯有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才能真正让教育惠及全民、惠及终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才有不竭动力,现代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走向开放交融。
再其次,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高度,唯有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才能由过去作为类型教育强调差异发展,跃升到立足全民终身学习强调协同创新。各种教育类型优势互补、交叉融合,都服从、服务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共同目标,服从、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的伟大事业。
由谁来统筹
统筹须跳出局部,站在更高层次进行整体布局和科学谋划,因此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显然不可能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者继续教育的某一个领域内部完成。从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出发,统筹必须由政府牵头,让人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参与,通过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对三类教育一体部署、一体实施。实践中,需加大经费投入,让有条件、有意愿的高校、行业、地方因地制宜先行试点,在“点—线—面”三个层次完成探索和经验积累后,再通过国家政策进行全面推广。
高校是“点”。高校试点旨在变革学校教育链。试点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或地方战略,主动对接行业部门、头部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深度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重构人才培养的办学体系、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贯通性、适应性和多样性,促进人才多路径成长。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试点不是某个高校单干,而是牵头高校带动和团结相关高校、行业企业一起干。
行业是“线”。行业试点旨在升级行业人才链。试点行业须在行业部委和教育部的双重领导下协同推进,重点聚焦特定行业“十四五”及更长时期改革发展创新所需人才队伍的持续供给、终身学习。这里所说的人才队伍,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处于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员工。行业试点旨在推动教育对国家重要产业的基础支撑和持续支撑,特别是要确保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安全可控。只有通过教育夯实整个行业的人才支撑,才能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韧性,降低产业甚至国家的系统性风险。
地方是“面”。地方试点旨在形成地方创新链。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须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特色,通过政府牵头,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系统谋划不同教育类型、不同学校(机构)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培训模式、考核评价等问题,创新政策与治理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体系化、人才成长路径的多元化、个体学习成长的终身化,增强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服务能力,形成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创新链,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怎么来统筹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学分银行”为支撑,把握好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两个基本点,深入推进职普融通、普继融合、职继融贯三维协同。
一个中心:立德树人。育人的根本在立德。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根本。
一个支撑:学分银行。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离不开基于国家资历框架,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学分银行”制度。这是支撑“职普”“普继”“职继”相互衔接贯通的底层逻辑,是打造高质量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基础制度保障。
两个基本点: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一方面,要打破在教育内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思维桎梏,站在促进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调动产教双方的积极性,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构建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定位、新模式、新路径。产教融合不光是职业院校的事,普通本科高校也须加强。要将一流学科、重点专业、强基计划等工作部署到国家战略重点工程上,部署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另一方面,要将最新的技术研发、生产设施设备融合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服务产业效率。其中,教师是实现科教融汇、推动统筹落地的关键,必须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推动高校教师与科研机构、高精尖企业密切交流、深度合作,确保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不脱节。
三维协同:职普融通、普继融合、职继融贯。一是职普融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但密切关联、相互贯通。站在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高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须加快纵向(人才成长路径)贯通和横向(内容、资源、学习成果等)融通,拓展学生成长成才的渠道、增强灵活性。普通本科高校在培养好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和积极谋划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在专业博士、专业硕士、职教本科的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二是普继融合。伴随终身学习与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全面实施,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边界正逐渐模糊。普通高校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重视和发展继续教育,推进优质资源与服务共享,为校内外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赋能。三是职继融贯。职业院校要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强化育训一体。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职普融通、普继融合、职继融贯既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三个维度,也是推进抓手,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共同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0.23 武丽志/文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23年第7刊 总第138期
(2023年10月23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杭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