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导师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行因材施教,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现结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特点,制定如下学生导师工作职责:
一、认真做好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
1.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经常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情况。
2.导师应当认真对待学生指导工作,每月至少安排两次面谈,并做好书面指导记录。
3.导师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导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考取必要的职业技能证书。
5.导师应当积极思考,探索和把握培养工作规律,认真总结经验,每学期向系部汇报学生培养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学生培养工作的建议。
二、重视学生德育工作
1.导师要充分发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2.导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其爱国、爱校、尊师教育。
3.导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解决心理困惑,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4.导师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在就业时给予推荐、介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导师要在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学院有关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