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而恋爱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良好的恋爱观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还能提升自我认同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恋爱,培养科学、理性、积极的恋爱观,同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情感调适能力,基础教育系于12月11日至12日组织开展了以“爱有尺,行有度”为主题的系列心理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由基础教育系辅导员沈言静老师策划并带领大二全体学生参与,围绕“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观”这一主题,通过班会讨论和互动小游戏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思考、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营造了温馨而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
12月11日,沈老师主持了一场主题为“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观”的班会,旨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恋爱,学会平衡学业与情感的关系。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恋爱的理解与困惑,表达对未来恋爱生活的期待。沈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提问,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恋爱中的责任与边界,强调健康恋爱观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恋爱中学会成长,提升自我认同和情感管理能力。这场班会不仅让同学们对恋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还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情感选择。
12月12日,基础教育系在三楼一站式社区开展了一场充满趣味的互动小游戏活动,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恋爱的意义、恋爱带来的益处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活动包括三个小游戏,每一个都设计巧妙,寓教于乐。
“往事随风”:释放负面情绪,迎接美好未来
每位同学将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或负面情绪写在纸上,然后将纸撕碎并抛向空中,象征着放下过去,学会释怀。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同学们释放情绪,也传递了积极面对生活的理念。
“情投意合”:轻松互动,增进理解
在这个游戏中,主持人随机喊出口令,比如“恋爱趣事有哪些?”同学们需要快速接龙回答“看电影”“吃饭”等符合主题的词语。通过这一互动,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并对恋爱中的小确幸有了更多的体会。
“闹钟炸弹”:随机提问,分享真心
设置好定时闹钟后,闹钟被依次传递,每位同学需要回答一个关于恋爱或情感的问题后再将闹钟传给下一个人。当闹钟响起时,手握闹钟者将承担小惩罚。这一游戏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还让大家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情感问题的思考。
活动成果:促进成长,增强班级凝聚力
“爱有尺,行有度”主题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活动成效显著。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大学生恋爱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在恋爱中保持理性,如何兼顾恋爱与学业,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提升了恋爱质量,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此次活动是基础教育系心理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既帮助学生在情感领域实现自我成长,也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基础教育系将继续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心理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更多温暖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