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我系15级召开“五字”教育主题班会

发布日期: 阅读量: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化我院“五字”教育内涵,充分发挥主题班会推进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院通知精神落实到实处,2016年11月16日,电子系在2406室举办了以“做文明人,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共80余名学生参加,辅导员顾小华老师,针对近期班级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为大家宣讲了以“做文明人,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班会。学生代表也积极发言。

今天班会从“五字”教育“宽”字说起,针对近期我们班级出现了不和谐的氛围,例如:为一点小事,得不到沟通,失去理智,大打出手,打骂事件时有发生,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生活习惯都有一些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事。在家里父母以你为中心,并了解子女的秉性,有时不问对错,往往会迁就子女。但当你进入集体生活,就要改变观念,学会为人处事。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摆在每位同学的面前。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和包容,同学间做到团结、友善,相互帮助是对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在大学校园相识相知兵同窗3载,真的要好好珍惜,也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是包容水平。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这种差异能否包容,也是人际关系协调的条件。包容水平越高,与他人相处的适应性也就越大,反之,遇事不能容人,所谓“只有人让他,没有他让人”,包容水平低,人际关系当然不会好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与同学处好关系呢?人际关系学家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心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是人的基本需要。与同学处不好关系的人之所以常感孤独与烦恼,归根结底是满足不了被人关心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呢?唯一的办法是你首先要去关心别人。因为你有希望得到别人关心的需要,别人也有同样的需要。你愈关心别人,你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将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地他也会转而关心你。一旦彼此间能互相关心,同学关系也就自然亲密了。
2、悦纳别人。所谓悦纳别人即要从心底里高兴地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包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古语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因为某人有这个缺点,某人有那种毛病,就轻易地嫌弃他,远离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悦纳别人当然不等于悦纳他的缺点和毛病,而是悦纳此人,并诚心地帮助他克服缺点和毛病。一旦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的悦纳,自然就会心悦诚服地和你处好关系。
3、改变自己。同学关系紧张的人大多在性格和习惯方面有些毛病。例如,清高、傲气往往让人敬而远之;狭隘、自私往往受人厌弃;吝啬、刻薄往往受人卑视;花言巧语,爱耍手腕最终会被人唾弃,等等。另外,有的人还有不少影响他人的坏习惯,或经常有令人讨厌的举动,这都会影响到同学关系。所以,刻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也应作为处好同学关系的一条重要措施。
4、加强交往。良好的同学关系全赖互相了解。要达到互相之间彼此了解,就要加强交往,在思想和态度方面经常沟通。所以,除了在学习中彼此主动互相照应外,学习之余要多搞些社交活动,主动找同学谈谈心,讨论某个问题、交流某些信息;也可以一起下下棋、打打扑克;还可以搞点郊游、远足之类的集体活动。总之,只有你了解同学、同学了解你,水乳交融,才能密切同学关系。
5、完整人格。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其特有的行为模式,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与同学相处时,固然需要迁就别人的需要,持比较随和的态度,但那也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一切原则,迁就亦非予取予求。真正那样做的人,根本就不会得到同学的信任和尊敬。但是,当你拒绝同学的一些有违于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的请求时,有一点值得你注意的是,即不可过分强调自己的道德和行为标准,标榜自己的公正、清高、廉洁和守法的品质,从而使对方感到难堪,甚至觉得你是在间接地责备他。你只需说明你不能满足他的愿望的原因,特别是要指出元益于对方的情况。对方若是明理之人,当不会责怪你;如果你这样做仍不为对方所谅解,也就只好随他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两句话有时是要记住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日的接人待物中,能将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同学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别人知道了你的作风,就不会过分勉强你去做你不愿做的事情了。

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理的隔膜,多一些宽容就多一份友爱,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的是人的胸怀,忍一时风平浪静。争做文明人,创和谐校园。

活动现场